读通鉴(141)都在忽悠老板

读通鉴(141)曹家把国家经营成了一个门伐

解读:曹操重视法家,继承了北方大多数的产业,也留下了很多世故的世家子弟,北方的这些人对于曹家就是找个职业混个饭吃那种心态,而曹家也很少往这个方向去建设,于是整个曹家思维不像在治天下,而像是在创一个大的门伐,这种指导思想,对于跟在后面的这些人,也是一样,大家都在明面上笑脸相迎,该做的表面功夫一个少。

你老板喜欢什么,我就表演什么?

你喜欢直谏,好,我就直谏!你喜欢股肱之臣,我就是做出股肱之臣的样子!你喜欢有才的,我拿出才干给你看。

秋,七月,乙酉,皇子殷生,大赦。

黄初以来,针对诸侯王的法禁严切。吏察也特别狠迫,以至于亲姻皆不敢相互通气问好。东阿王曹植上疏说:"尧之为教,先亲后疏,自近及远。周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伏惟陛下给予我们像帝唐钦明那样闰德,体察文王翼翼之仁,惠洽椒房,恩昭九族,群后百寮,番休递上,执政不废于公朝,下情得展示私室,亲理之路通,庆吊之情伸展,诚可谓恕己治人,推惠施恩。至于臣,人道绝绪,禁锢明时,臣私下自伤。不敢再希望交好气类,修达人事,再叙人伦。近且婚媾之间不通,兄弟乖绝,吉凶之问堵塞,庆吊之礼废弃。恩纪之违,甚于路人;隔阂之异,殊于胡越。如今臣以一切之制,永无朝觐之望,至于注心皇极,结情紫闼,神明知道。然天意一直在做,说这些无意义!退惟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愿陛下沛然垂诏,使诸国庆问,四节得展,以叙骨肉之欢恩,全怡怡之笃义。妃妾之家,膏沐之遗,每年得以再通信,齐义于贵宗,等惠于百司。如此,则古人之所叹,风雅之所咏,复存于圣世,臣伏自惟省,无锥刀之用;等看到到陛下之所拔授,若以臣为异姓,窃自料度,不后于朝士。若得辞远游,戴武弁,解朱组,佩青绂,驸马、奉车,趣得一号,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辇毂,承答圣问,拾遗左右,这才是臣丹心诚愿,不离于梦想。远慕《鹿鸣》君臣之宴,中咏《常棣》匪他之诫,不思《伐木》友生之义,终怀《蓼莪》罔极之哀。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精义无所与展,未曾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臣伏以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崩城、陨霜,臣一开始相信,以臣心况,徒虚语!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回光,然向之者诚意。窃自比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实在陛下。臣闻《文子》说:'不为福始,不为祸先。'如今这样亲族隔离,友于同忧,而臣单独倡言,实不愿于圣世有不蒙施之物,想要陛下崇光被时雍之美,宣缉熙章明之德"

魏国皇帝下诏报说:"盖教化所由,各有隆敝,并非都是善始而恶终,事使之然。如今令诸国兄弟情礼简怠,妃妾之家膏沐疏略,本无禁锢诸国通问的诏书。矫枉过正,下吏惧谴,以至于现在这样。已敕有司,如王所诉。"

曹植再次上疏说:"当初汉文发于代国,疑朝廷有变,宋昌说:'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有齐、楚、淮南、琅邪,此则磐石之宗,愿王不要疑惑。'臣伏惟陛下远览姬文二虢之援,中虑周成召、毕之辅,下存宋昌磐石之固。臣闻羊质虎皮,见草则悦,见豺则战,忘其皮是虎。如今置将不良,有似于此。故俗语说:'患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为。'当年管、蔡放诛,周、召作弼;叔鱼陷刑,叔向赞国。三监之衅,臣自当之;二南之辅,求必不远。华宗贵族藩王之中,必有应斯可举的人。能使天下倾耳注目的,只有当权者。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豪右执政,不在亲戚,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盖取齐者田族,已非吕宗;分晋者赵、魏,并非姬姓。惟陛下明察。苟吉专其位,凶离其患的情况,异姓的臣多。想要国安,祈家之贵,存共其荣,殁同其祸的,要靠公族之臣。如今反而公族疏远而异姓得亲,臣私下疑惑。如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与共,岂得离陛下吗!不胜愤懑,拜表陈情。若有不合,乞且藏之书府,不便灭弃,臣死之后,事或可思。若有毫厘少挂圣意的,乞出之朝堂,使夫博古之士,纠臣表之不合义的,如是则臣心愿满足了。"皇帝只是以优文答报而已。

(曹植终于想通了自己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哪里?然而曹植的能力与想法有一些距离,他做不了周公,皇帝也悟不到成王的高度。)

八月,魏国皇帝下诏说:"先帝著令,不要使诸王在京都,针对幼主在位,母后摄政,防微以渐,关诸盛衰。朕惟不见诸王十有二载,悠悠之怀,能不兴思!其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適子一人朝明年正月,后有少主、母后在宫者,自如先帝令。"

汉国丞相诸葛亮进攻祁山的时候,李平留后方,主督后勤事。碰上天霖雨,李平恐怕运粮不继,派遣参军孤忠、督军成藩喻指,呼诸葛亮还军;诸葛亮承以退军。李平听闻大军退,于是假装惊讶,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又欲杀督运岑述以解己不办之责。又上表汉主,说"军伪退,想以诱贼与战。"

诸葛亮全部拿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违错。李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于于诸葛亮上表李平前后过恶,免官,削爵土,迁徙梓潼郡。再以李平儿子李丰为中郎将、参军事,出教敕说:"我与君父子戮力以奖汉室,上表都护典汉中,委君于东关,可以说是至心震动,终始可保,何图中乖!假如都护思负一意,君与公琰推心从事,否可复通,逝可复还。详思斯戒,明吾用心!"

诸葛亮又与蒋琬、董允写书信说:"孝起前为我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我认为鳞甲这东西但不当侵犯,不图再有苏、张之事出于不意,可使孝起知道。"孝起是卫尉南阳人陈震。冬,十月,吴主命中郎将孙布诈降,以诱惑扬州刺史王凌,吴主伏兵于阜陵以待其动静。

孙布派遣人告诉王凌说:"道远不能自致,乞求带兵相迎。"王凌腾孙布书信,请兵马迎接。征东将军满宠认为必诈,不与王凌兵将,而为王凌作加报书信说:"知识邪正,想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如今要遣兵相迎,然计兵少则不足相卫,多则事必远闻。且先密计以成本志,临时节度其宜。"正好满宠被朝廷诏书入朝,敕留府长史说:"若王凌想前往迎吴国孙布,不要给他兵马。"

王凌于之后索兵不得,于是单遣一督将步骑七百人前往迎接,孙布夜里掩袭,督将迸走,死伤过半。王凌,王允的兄长之子。()

先是有王凌上表满宠年过耽酒,不可居方任。皇帝将召满宠,给事中郭谋说:"满宠为汝南太守、豫州刺史二十余年,有勋方岳;等镇淮南,吴人忌惮他。若不如所表,将为吴国所窥,可下令还朝,问以东方事以观察。"皇帝听从。既至,体气康强,皇帝慰劳遣还。

十一月,戊戌晦,日有食之。

十二月,戊午,博平敬侯华歆卒。

丁卯,吴国大赦,改明年元曰嘉禾。

太和六年壬子,公元232年

春,正月,吴主小儿子建昌侯孙虑卒。太子孙登自武昌入都看望吴主,借机自陈久离定省,子道有阙;又陈陆逊忠勤,无所顾忧。于是留在建业。

二月,魏国皇下诏改封诸侯王,皆以郡为国。

皇帝爱女曹淑卒,皇帝心痛异常,追谥平原懿公主,立庙洛阳,葬于南陵。取甄后从孙甄黄与之合葬,追封甄黄为列侯,为之置后人,袭爵。皇帝想要自临送葬,又想要幸临许都。司空陈群劝谏说:"八岁下殇,礼所不备,况未期月,而以成人礼送之,加为制服,举朝素衣,朝夕哭临,自古以来,未有此比。而还要亲自前往视陵,亲临祖载!愿陛下抑割无益有损之事,此万国之至望。又闻车驾欲幸临许昌,二宫上下,全都一起东向,举朝大小,莫不惊怪。有人说要以避衰,有人说要以便移殿舍,人不知何故。臣以为吉凶有命,祸福由人,移走求安,则亦无益。若必当移避,缮治金墉城西宫及孟津别宫,皆可权时分止,何为举宫暴露野外!公私烦费,不可计量。而且吉士贤人,犹不妄徙其家,以宁乡邑,使无恐惧之心,何况帝王是万国之主,行止动静,岂可轻脱吗!"

少府杨阜说:"文皇帝、武宣皇后崩,陛下皆不送葬,所以重社稷,备不虞;何至孩抱之赤子而送葬呢!"皇帝皆不听。三月,癸酉,出行东巡。

吴主派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乘海到辽东,从公孙渊处求马。当初,虞翻性疏直,数有酒失,又好抵忤人,多见谤毁。吴主曾与张昭论及神仙,虞翻指张昭说:"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

吴主积怒非一天,于是迁徙虞翻到交州。等周贺等人去辽东,虞翻听闻后,以为五溪宜讨,辽东绝远,听使来属,尚不足取,如今去人财以求马,既非国利,又恐无获。想劝谏不敢,作表以示吕岱,吕岱不报。为爱憎所白,再迁徙苍梧猛陵。

夏,四月,壬寅,魏国皇帝到达许昌。

五月,皇子曹殷卒。

秋,七月,魏国以卫尉董昭为司徒。

九月,魏国皇帝行到摩陂,治许昌宫,起景福、承光殿。

公孙渊私下怀贰心,数次与吴国通好。皇帝命汝南太守田豫督青州诸军自海道,幽州刺史王雄自陆道征讨。散骑常侍蒋济劝谏说:"凡非相吞之国,不侵叛之臣,不宜轻伐。伐之而不能制,是驱使为贼。故俗话说:'虎狼当路,不治狐狸。'先除大害,小害自己。如今海表之地,累世委质,一年选计、孝,不乏职贡,议者先之。正使一举便克,得到这个地方其民不足益国,得其财不足为富;倘不如意,是为结怨失信。"皇帝不听。田豫等人出兵,皆无功,下诏令罢军。田豫以吴使周贺等人垂还,岁晚风急,必畏漂浪,东道无岸,当赴成山,成山无藏船之处,于是驻兵屯据成山。周贺等人还至成山,遇风,田豫勒兵攻击周贺等人,斩之。吴主听闻,始思虞翻之言,于是召虞翻于交州。虞翻却已卒,以其丧还健康。

十一月,庚寅,陈思王曹植卒。

十二月,魏国皇帝还许昌宫。

侍中刘晔为皇帝所亲重。皇帝将要伐蜀,朝臣内外皆说不可。刘晔入内与皇帝商议,则说可伐;出与朝臣讨论,则说不可。刘晔有胆智,言之皆有形。中领军杨暨,皇帝的亲臣,又重视刘晔,执不可伐之议最坚,每从内出,都要经过刘晔那里,刘晔讲不可之意。后暨与皇帝讨论伐蜀的事,杨暨切谏,皇帝说:"卿书生,焉知兵事!"

杨暨道歉说:"臣言诚不足采纳,侍中刘晔,先帝谋臣,常说蜀不可伐。"

皇帝说:"刘晔与我说蜀可伐。"

杨暨说:"刘晔可召来对质。"

下诏召刘晔至宫,皇帝问刘晔,终不言。后来单独见,刘晔责皇帝说:"伐国,大谋,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漏泄以增加臣的罪,焉敢向人讨论!而兵法诡道,军事未发,不厌其密。陛下显然暴露,臣恐敌国已听闻。"于是皇帝歉意。

刘晔见出,责杨暨说:"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纳,不可不精思。"杨暨亦谢。

有人对皇帝说说:"刘晔不尽忠,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陛下试与刘晔言,皆反意而问,若皆与所问反者,是刘晔常与圣意相合。每问皆同者,刘晔之情必无所复逃。"皇帝如言以检验,果得其情,从此疏远。刘晔于是发狂,出为大鸿胪,以忧惧而死。

(皇帝心里有一个股肱之臣的幻觉,底下的聪明人就给一个现实的例子。)

《傅子》说:巧诈不如拙诚,信矣!以刘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独任才智,不敦诚悫,内失君心,外困于俗,卒以自危,岂不可惜!

刘晔曾诬谮尚书令陈矫专权,陈矫恐惧,把这件事告诉其子陈骞。陈骞说:"主上明圣,大人为重臣,如今若不合,不过不作公。"后数日,皇帝果然意解。

尚书郎乐安人廉昭以才能得宠幸,廉昭好抉擿群臣细过以求媚于皇上。

黄门侍郎杜恕上疏说:"伏见廉昭奏左丞曹璠以罚当关不依诏,坐判问罪。又说:'诸当坐者别奏。'尚书令陈矫自奏不敢辞罚,亦不敢陈理,志意恳恻。臣窃愍然为朝廷担心!古之帝王所以能辅世长民,莫不远得百姓之欢心,近尽群臣之智力。如今陛下忧劳万机,常亲自在灯火下加班,而庶事不康,刑禁日弛。原其所由,非独臣不尽忠,亦主不能用人。百里奚愚于虞而智于秦,豫让苟容中行而著节智伯,斯则古人那里得到明验。若陛下以为今世无良才,朝廷乏贤佐,岂可追望稷、契之遐踪,坐待来世之俊杰!如今所谓贤人,尽有大官而享厚禄了,然而奉上之节未立,向公之心不一者,委任之责不专,而俗多忌讳的缘故。臣以为忠臣不必亲,亲臣不必忠。如今有疏者毁人而陛下怀疑其是私报所憎,誉人而陛下疑其私爱所亲,左右或因之以进憎爱之说,遂使疏者不敢毁誉,以至政事损益,亦皆有嫌。陛下当思所以阐广朝臣之心,笃厉有道之节,使之自同古人,垂名竹帛,反使如廉昭这样的人扰乱其间,臣惧大臣将遂容身保位,坐观得失,为来世戒。当年周公戒鲁侯说:'无使大臣怨乎不以。'言不贤则不可为大臣,为大臣则不可不用。《书》数舜之功,称去四凶,不言有罪无问大小则去。现今朝臣不自以为不能,以陛下却不能不任用;不自以为不知,以陛下都不以事相问。陛下何不遵周公之所以用,大舜之所以去,使侍中、尚书坐则侍帷幄,行则从华辇,亲对诏问,各陈所有,则群臣之行皆可得而知,患能者进,闇劣者退,谁敢依违而不自尽。以陛下之圣明,亲与群臣论议政事,使群臣人得自尽,贤愚能否,在陛下之所用。以此治事,何事不办;以此建功,何功不成!每有军事,诏书常说:'谁能当忧此?吾当自忧。'近下诏又说:'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伏读明诏,才知圣思究尽下情,然亦怪陛下不治其本而忧其末。人之能否,实有本性,虽臣亦以为朝臣不都是称职的。明主之用人,使能者不能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非其任。选举非其人,未必为有罪;举朝共容非其人,就是作怪。陛下知其不尽力也而代之忧其职,知其不能也而教之治其事,岂徒主劳而臣逸,虽圣贤并世,终不能以此为治!陛下又患台阁禁令之不密,人事请属之不绝,作迎客出入之制,以恶吏守寺门,这其实没有得到为禁之本。当年汉安帝时,少府窦嘉辟廷尉郭躬无罪的侄子,犹见举奏,章劾纷纷;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而有司嘿尔,望风希指,甚于受属。选举不以事实的情况。嘉有亲戚之宠,躬非社稷重臣,犹尚如此;以今况古,陛下自不督必行之罚以绝阿党之源。出入之制,与恶吏守门,非治世应该有的,使臣之言少蒙察纳,何患于奸不削灭,而养若廉昭等人!纠擿奸宄,忠事;然而世憎小人行之,以其不顾道理而苟求容进。若陛下不复考其终始,必以违众迕世为奉公,密行白人为尽节,焉有通人大才而更不能为此?诚顾道理而不为。使天下皆背道而趋利,则人主之所病,陛下将怎么乐!"

杜恕,杜畿的儿子。

魏国皇帝曾突然至尚书门,陈矫跪问皇帝说:"陛下想干什么?"

皇帝说:"想要查看行文书。"

陈矫说:"此自是臣下的职分,非陛下所应该亲临的。若臣不称其职,则请就黜退,陛下宜还。"

皇帝惭愧,回车而反。皇帝曾问陈矫:"司马公忠贞,可谓社稷之臣吗乎?"

陈矫说:"朝廷之望,社稷则不知。"(就差说司马懿是朝廷心头大患了。皇帝却听到的是司马懿很厉害。

吴陆逊引兵向庐江,讨论的人认为应该速救。满宠说:"庐江虽小,将劲兵精,守则经过。又,贼舍船二百里来,后尾空绝,不来都要引诱致致,如今宜听其遂进。但恐走不可及。"

于是整军趋杨宜口,吴人听闻,连夜遁走。这时,吴人每年都有来攻的计划。满宠上疏说:"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贼攻围城,得据水为势;官兵相救,当先破贼大辈,然后围才得解。贼往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难,宜移城内之兵,其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更立城以固守,此为引贼平地而掎其归路,于计为便。"

护军将军蒋济提议认为:"既示天下以弱,且望贼烟火而坏城,此为未攻而自拔;一至于此,劫略无限,必淮北为守。"皇帝未许。满宠再上表说:"孙子言:'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骄之以利,示之以慑,'此为形实不必相应。又曰:'善动敌者形之。'今贼未至而移城却内,所谓形而诱之。引贼远水,择利而动,举得于外,而福生于内矣!"尚书赵咨认为满宠策略为长计,下诏按满宠的计划办。

(0)

相关推荐

  • 他是魏国忠臣,曾远征到俄罗斯,还主导了淮南二叛

    曹叡与司马懿 三国前期,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后期虽然少了孤注一掷的决绝,却多了浩大的战争场面,魏国淮南曾有3次叛乱,一次王凌,一次诸葛诞,还有一次是毌guàn丘俭,字仲恭. 壮志凌云 毌丘俭家庭条件还 ...

  • 第五十八战:淮南三叛(3)司马懿的一生完成了什么历史使命?

    老领导曹爽被司马懿熏死后,令狐愚和他舅舅开始了不同原因的不谋而合. 外甥怕被司马懿反倒清算:他舅舅惦着搏一把,这俩人开始了密谋. 王凌派心腹去洛阳把想法告诉他做人质的儿子王广. 王广说了一堆,总含义就 ...

  • 《隐蕃传》:传奇间谍潜藏吴,为保猪队友身明!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329 篇文章 今天来讲 隐蕃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隐蕃,字 ...

  • 读通鉴(8)老板说什么的都是对的,臣下就一定是懒蠢

    读通鉴(7)老板的话都是对的,假如老板错了,也要执行成对的,直到老板把公司搞死为止 二十二年(辛丑,公元前380年) 齐国伐燕,攻取桑丘.魏.韩.赵马上伐齐,至桑丘. 注:齐国的战略弱后强,先北后南, ...

  • 读通鉴(235)大家内心里都失去统一天下的希望

    读通鉴(235)大家都像是丢了的灵魂 解读:刘备集团忙着东征,后面的士兵都认为东征是因为要为关羽报仇,关羽这个人在民间很受欢迎,大家把他当作财神,做生意的人都要拜他. 但是刘备集团存在的意义不是发财, ...

  • 读通鉴(229)逞勇、逞智、逞才、逞力都是人性的弱点

    读通鉴(229)逞勇.逞智.逞才.逞力都是人性的弱点 解读:关羽逞其勇,敢于同时得罪孙权,又得罪曹操: 公知自认为能说会道,可以混乱视听,所以不停逞其口舌之利: 郭美美不停炫自己的美色与奢侈品: 人性 ...

  • 读通鉴(226)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读通鉴(226)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注:马超起兵占据冀城,却被杨阜和姜叙所败,进退失据,最后只能逃奔张鲁,张鲁想要重用他,把自己女儿嫁给马超为妻,被底下的人所劝止. 马超的战力不比吕布差,只可惜无法发挥 ...

  • 读通鉴(283)都是战略白痴

    读通鉴(283)都是战略白痴 建兴元年癸酉,公元313年 春,正月,丁丑朔,汉主刘聪宴请群臣于光极殿,让晋怀帝著青衣行酒.庾珉.王俊等人不胜悲愤,此因号哭:刘聪厌恶这种事.有人告庚珉等人谋以平阳响应刘 ...

  • 读通鉴(211)每个人身上都有袁绍的这些毛病

    读通鉴(211)每个人身上都有袁绍的这些毛病 解读:人比人气死人,人不能拿出来对比,你把任正非拿出来比那些所谓的首富,在各个方面都完爆.我们今天投资一个公司,很多人会去调研公司,看公司的报表,市场占有 ...

  • 读通鉴(294)都是祼泳的人

    读通鉴(294)钱凤的孤注一掷 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 春,正月,王敦诬周嵩.周莛与李脱图谋为不轨,收捕周嵩.周莛于军中,诛杀:遣参军贺鸾就沈充于吴,尽杀周札诸兄子:进兵袭击会稽,周札拒战而死. ...

  • 读通鉴(205)都是乌合之众

    读通鉴(205)都是乌合之众 解读:山东军攻董卓,董卓心里害怕,想要迁都.而山东众军实际上是乌合之众,大家表面上尊袁绍为头,袁绍却并不想真心征讨董卓,大军聚集在一起每天置酒高会. 曹操带了几千人和董卓 ...

  • 读通鉴(309)大家都是野心家

    读通鉴(309)苻氏称帝 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 1.苻健称王 春,正月,丁酉,日有食之. 苻健左长史贾玄硕等请依刘备称汉中王故事,上表苻健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秦王. 苻健大怒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