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临床用药的一些延伸

本文中涉及用方用药心得,属于中医理解辩证后使用,不一定每人都有效,而且麻黄现在属于管控品,有一定副作用和社会危害性,请在专业医生辩证指导下使用。

麻黄,中医的基本用途都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和散寒通滞上。

其实,它还有很多其他用途,我为大家简单总结下,我就不引经据典,东拉西扯了,给的都是“干货”。

一、皮肤病

1、荨麻疹

多用于寒郁肌肤,受凉明显发作的荨麻疹。

参考方:麻桂各半汤

2、牛皮癣

多用于寒湿淤滞肌肤,皮肤角化增生,皮屑较多者。

参考方:麻杏石甘汤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 黄褐斑

二仙四物汤加麻黄,凌霄花。

4、湿疹

四妙散加麻黄,刺蒺藜。

二、振奋阳气

1、萎靡不振

理中汤加麻黄,刺五加。

2、性功能低下

归肾丸加麻黄,雄蚕蛾。

3、血压低

补血汤加麻黄,黄精。

三、孔窍病

1、鼻炎

苍耳子散加麻黄。

2、咽炎

脾肾阳虚:理中汤加麻黄,益智仁,木蝴蝶。

血淤痰凝:贝母瓜蒌散加麻黄,郁金。

3、遗尿、尿床

甘草麻黄汤加益智仁,五味子。

四、外用

1、黑膏药

温通止痛

2、儿童貼敷

止咳平喘

3、熏洗

祛风散寒

备注:文中涉及的方药,请在专业医生辩证指导下使用!心脑血管,高血压,精神亢奋,多汗需辩证后谨慎使用,且不能与强心甙同服,过量或久服可能会导致尿少或尿闭。

(0)

相关推荐

  • 小儿咳嗽(小儿肺炎),全程经方。

    翟,男,5岁,初诊于2018年10月24日 当时见证:咳嗽有痰,舌苔水润,伴有发热,最高38.5.无汗口渴,流清涕,大便头干后稀粘,小便不黄,双肺固定湿锣音. 辨证:发热有表证,咳嗽有痰饮,口渴化热之 ...

  • 东方子——右寸用药与方剂

    今天抽空再讲右寸 我们知道右寸是大肠升,肺降. 解表药用麻黄与石膏 那么大肠主升,如果右寸沉,那么除了要解表以外,那用什么去升举大肠之气呢? 根据我的学习总结,并从伤寒论和实践医案疗效中得到求证. 升 ...

  • 临床用药心得:麻黄——麻者黄也

    先从一则医案说起 陈某,女,58岁.主诉右肩疼痛并伴有后颈部及手麻木,冬重夏轻,阴雨天尤甚,病程缠绵达2年之久.今冬又重,来我处就诊,舌淡苔白,脉迟. 诊断:肩痹. 辩证:寒邪阻络. 选方:桂枝汤加减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8

    一. 秦艽苦而不燥,为风中润剂,祛风胜湿,和血止痛.善治游走性疼痛,肢节肿疼发热,其效甚佳. 二. 紫草.紫参.茜草三药凉血.解毒.活血,治肝炎有效.三药加石菖蒲(重用)可医肝硬化腹水. 三. 生地祛 ...

  • 老中医临床用药50余年的一剂疏调消核汤,...

    老中医临床用药50余年的一剂疏调消核汤,专治乳腺小叶增生! 乳腺小叶增生,属于女性纤维囊性乳病病理类型之一.在中医上认为,这种病症的原因多因肝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 病变肝腑责之肝脾,尤其是脾土虚 ...

  • 最新版发布|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

    引用本文 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4):49-57. 全文下载方式: 杂志官网 ht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8

    一. 白术性能燥湿,其多脂,多脂则燥中有润.陈修园曰:"白术主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而除湿之功则更大焉." 二. 江西抚州中医学校陈忠章认为大黄利小便之功不可废.临床酌情用少量大黄(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7

    一. 川军久煎则泻下通腑之功不著,而清热解毒活血破瘀之效尚存. 二. 冠心病胸闷,其本在虚,故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等香窜破气之药,宜暂用而不宜久用. 三. 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属脾虚者,可用参苓 ...

  • 赵进喜精讲临床用药经验——葛根

    葛根有干葛.粉葛之分,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块根.野葛根含大豆黄酮.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和β-谷甾醇等.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具有改善脑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以及改善学习记忆. ...

  • 三棱,临床用药治疗乳腺增生、结节, 痛经...

    三棱,临床用药治疗乳腺增生.结节, 痛经闭经,月经不调颇有奇效! 三棱,外形似芋头.红薯.分布于东北.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西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味辛,苦,平. 中医认为肝肾两经对乳房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6

    一. 胃的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 二. 朱丹溪认为:眩晕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栀子.黄芩.黄连之类. 三. <本草经百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