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之二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帛书校订本: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白话通译本:

有那么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它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无声啊,无形啊,独立存在、运行不止、永恒不变,它可以说是天地的母体(产生的根源)了。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给它取了个小名叫“道”。我勉强给它取了个名叫“大”,“大”有广大无边,运动不止,遁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意思。

大道是广大无边,周流不息的,天、地也是广大无边,周流不息的,那么遁道而行的王道(治理天下的法则)也应该是广大无边,周流不息的。宇宙中有四大,王道就是其中之一。人类及其社会取法地(道)。地取法天(道),大道取法自然(事物的本原)。

解读与评述:

本章承接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四章“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十四章“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指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物,惟恍惟惚。惚呵,恍可,中有象呵;恍兮,惚兮,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情呵;其情甚真,其中有信。”全面阐述了“道”具有浑然一体,广大无边,运动不止,遁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特性。进而引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即天人合一的思想)。

老子,实际上是中国的先古们认为天地万物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天地秉承这一特性,自然而然生成万物,没有刻意去安排天地间的万物的盛衰存亡等主观意愿,所以老子在第五章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话。由此类推,同样作为天地间的人,自喻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及其社会无论其多么的伟大和杰出,也不会摆脱其自然属性,即生老病死,盛衰存亡的命运。人类及其社会要想实现生生不息的自然状态,也必须效法自然,实行所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王道。

所谓王道,在老子看来就是效法天地(道)。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所以施行王道的圣人要“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要懂得“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和“为腹不为目”的重要性,运用“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手段,才能实现“为无为,则无不治”,“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的伟大功业。

在老子看来,效法天地的王道,首先在于法地(道),所以老子特别重坤柔。老子说“上善若水”,希望我们人类要学习水的“不争”、“不盈”、“以柔克刚”的特征;通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等自然人文现象,要懂得“曲则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并笃行之,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才能最终实现“道乃久,没身不殆”,平平安安地渡过人的一生。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必然还是说说而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文字背后隐含着的玄机.这一切的玄妙之处都在"有物昆成"章里.原文是: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繍呵缪呵,独立而不亥,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 ...

  • 道德经妙解 | 62 一村一天堂(下)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 ...

  • 道德经原成 道经二四章 炊者不立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炊者,不立. 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亡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二四章

    道经·二四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吴澄:又以人之行立譬前事.立与行亦因其自然,或于自然之外而求益趺立,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二四章·炊者不立篇

    道经二四章·炊者不立篇 烧火做饭者, 不能立身体. 以好恶之心自以为是者, 不能显荣耀. 以好恶之心自逞已见者, 不能辩事非. 以好恶之心揽功诿过者, 不能见功绩. 以好恶之心矜持自尊者, 不能为官长 ...

  • 道德经章成·道经二四章·炊者不立篇

    道经二四章·炊者不立篇 一. 王弼本: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河上本: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

  • 道经之十四、道恒无形,无声无迹

    帛书校订本: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胃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胃勿望.随而 ...

  • 妥妥读《三国》(二四)|| 败刘备曹操收关羽 诛颜文云长斩六将(第607期B)

    上期结尾: 黄祖说你看我怎么样.祢衡就说,你就是庙中的神像,受人祭祀,却并不显灵.黄祖气得青筋突突直跳,就把祢衡杀了. 刘表没有来归服,曹操就想对之用兵.荀彧说,目前最重要的敌人是袁绍,其次是刘备,再 ...

  • 道经之二、名可名,非恒名

    帛书校订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

  • 身体九宫图--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腹部按摩之根要

    这是一张"九宫图",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洛书"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按照这张图片,以肚脐为中心区,把肚脐外围分成八个部分. 即肚脐为第5区,肚脐正下方为第1区,肚脐 ...

  • (二四)五行别派

    阳春三月桃花夭,紫极兴味盎然.小子问于师'调木通候'. 紫极曰:"吾易医玄门首重者木,故称'调木派'.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当应五大家.自仲圣以来,金元四大家以成,欲知'调木',必先知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