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沙 尘事如沫——《沙与沫》教学随感
小时候,理想很大,总是想将来自己能有经天纬地之才,做一番震古烁今之事;
长大后,经历世事,理想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只能终日生活在失落与彷徨中;
而现在,年过不惑,才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是如此地平凡,于是,不再空想,也不再自我否定,而是接受了现实生活的平淡,学会了过一种风轻云淡的生活。
人生如海,其实,每个人都是大海中的一粒沙,渺小得让人无法找寻,但渺小也是一种存在,只要存在着,我们就要生活着,好好地活着。而人所经历的那一件件事情,不管在发生的时候,是多么地让我们悲伤,亦或让我们多么地惊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瞬息,也都将会过去,最终成为历史,就像海水激荡产生的泡沫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瞬息间化为乌有。所以,我们还不如怀着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眼睛向前,做我们想做的事,看我们想看的景。
喜欢《沙与沫》,因为,这部小小的散文诗集,揭示了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真谛,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从而,在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的同时,不再计较得与失。
很幸运,《沙与沫》竟然成为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我想让它成为我的《沙与沫》,于是,我让那些参考书籍静静地躺在书桌的一隅里,先让它们休息一会儿。拿出书本,我是那样专注地盯着教材中所选录的这二十则内容,思考着,解读着,渐渐地,我对《沙与沫》的认识开始清晰了起来。当我再拿起参考书的时候,在参照中纠正着我的思考的同时,也对教参的解读有了辩证的分析。对教参的内容,我摒弃了我想摒弃的,我接受了我想接受的。终于,我知道,是时候把他们完整地呈现给学生了。在设计如何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有一个愿望越来越强烈,那就是,我想知道我的学生如何理解这篇文章,他们是如何赏析这些像珠玉一样的句子的。这节课,如果我完全一字不差地把我的解读倾倒到学生的大脑中,那,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思想上的戕害。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完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是教师卖弄学问的场所。
教学设计,其实就是一种想象,它是我们对一节课的预设,在课堂上生成得如何,谁也不知道,在期望中,我忐忑地开始了我的“沙与沫之旅”。
导入的形式其实很简单,就是问一问学生上一学期学的《孩童之道》的体裁是什么,有的说是诗,有的说是散文,可就是没有一个说是散文诗的。我记得,在上一学期学这首诗的时候,我是清清楚楚地告诉过他们,《孩童之道》的体裁是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既有诗歌语言的表现力,也有散文的叙事性,散文诗是诗,但它是融合了诗歌和散文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形式。学生回答不出来,我只能倾倒,我再次地,像第一次讲授散文诗一样,告诉了学生有关散文诗的一些知识,学生好像理解了什么是散文诗,又好像没有理解,可我不能够再等待,我还要继续我的课堂。我进入了正课环节。
首先是朗读,而朗读前需要攻克的,是字词识记关。学生能学会的知识,我们不能越俎代庖,一切交给学生吧!让他们自己解决。“谁敢到黑板前来?”这是我常用的一个办法,学生们已经习惯了,知道,我的询问其实就是要考查他们字词的掌握情况了。有两名女生走到了黑板前,女生,为什么总是女生,男孩子都在干什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语文课堂竟然成了女生的一片天,男生这时都很羞涩,不敢举起他们粗壮的臂膀。考查的结果是,两名女生在书写的时候,都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没有全对的。可我并不着急,学习不就是这样吗?存在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况且,这些记诵性的知识,回家让她们多记记,多写写就可以了。
朗读,采取什么形式好呢?且让学生都读一读吧!于是,我让学生每人读一则,尽量大声一点,深沉一点,读出格言的味道,让他们像一位智者一样,开启人们的思维之门。可实际上,学生读得仍是差强人意,朗读,虽然基础,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运用得很好。它需要的是一种朗读技巧的把握,需要的是一种情感的投入,央视的《朗读者》的出现,其实是一种引领,它在告诉我们,每一个朗读者,不要把自己放置到文章之外,要融入到文章中,才能真正地读好文章。
终于到了解读文章的环节了,我说过,我不想把我的朗读倾倒给他们,我想看一看他们思维会迸溅出多么美丽的火花。于是,我让他们分组讨论,自由地讨论,“文章中的哪一则打动了你?”“你读完后有怎样的体会和感悟?”抛出这两个问题后,我把课堂完全地交给了他们。
学生们讨论得很热烈,看着眼前的热闹场景,我真的有点迷醉于我的课堂,这是我想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的课堂。
分组展示环节,各组代表走到了讲台上,我成了一名听众,站在学生中间,我欣赏着他们的表演。真的不要低估学生的潜能,他们,每一人都是一个宝藏,就看我们教师如何地发掘。六名学生,对他们所喜欢的那一则格言,是真正地在思考了,这些哲理性的语言,在他们的表述中,完美地呈现了出来。而对每一则的感悟,学生们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我在下面静静地听着,很惬意,很舒畅,我感受到了课堂生成之美。可我不能把自己游离于课堂之外,适时地,我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呈现出来,和学生交流。
我又让一些学生说一说他们不理解的格言,可我不做过多的解释,而是把解释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在理解上互相帮助,同样,我只是在他们理解上出现偏差的时候,做一引导罢了。教师,其实就是一位课堂的引领者,责任就是激发潜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
其实,格言是思维的火花,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说出这样富有哲理性的话语来,我一时技痒,展示给学生四则我写的格言,其实,我的展示只是抛砖,为的,是要引出学生的玉。学生们又一次沸腾了,开始了创作,他们,在创作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学生作品展示的环节也是精彩的,“人,停止了学习的那一刻,他成长的门也就关闭了。”“沉溺在手机的世界里,就如同跳进了万丈深渊。”……文字虽然青涩,但也很美。
当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我不禁对这节课产生了留恋之情,虽然这样的课堂并不完美,可我喜欢这样的课堂。我是尘世间的一粒沙,在教育的海洋里沉潜着,默默地做着有关教育的事,虽然这些事情最终会像泡沫一样消散,可这就是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