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5】郁美兰:听母亲说父亲 ——记郁达夫最后的日子

【“纪念抗日英烈郁达夫”专栏编者按】

夏衍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胡愈之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自1985年在北京和富阳两地举行纪念郁达夫先生殉难四十周年座谈会以来,郁达夫烈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在抗战胜利的纪念日里,我们特别推出了历年来郁氏后人及家乡人民的纪念文章,以资更好地体现“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断地去拥护、爱戴、崇仰”的理念。

听母亲说父亲

——记郁达夫最后的日子 

郁美兰

1996年是父亲诞辰周年100周年的日子,回忆往事,不免使我思绪万千。父亲对我说就像天上的星星,在我心目中永远闪闪发光,却又是那么遥远而不可及,因为我也像你们中的许多人一样,从未与父亲见过面。

我是在父亲“失踪”(被日本法西斯从家里骗出去暗杀)那一晚的翌日凌晨而呱呱落地的,只差几小时没能与父亲见面。因此,最早就是从母亲那里听说一些有关父亲的情况。这里有必要对我母亲介绍一下,因为迄今为止,连对父亲最后那一段历史最有权威的胡愈之伯伯(我的先生即是胡愈之的侄儿),都把我母亲说成是在印尼土生土长的华人,这是不对的。其实,我母亲是一个有着坎坷命运,极为普通的千千万万中国妇女中的一员,平凡得就像中华大地上的一颗小草。

母亲于1921年出生在广东台山县江联区东碧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现在老家),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在老家,一个在广州)和两个妹妹(一个在香港,一个在美国),外祖父名叫何子原;外祖母叫欧琼叶(均已过世)。母亲原名叫何如转,1931年在她10岁那年,因为家中贫困潦倒,外祖父不能不忍痛把母亲送给一位陈姓人家,从而改名陈莲有,随后被陈家带到印尼去,成年后在一个制作饼干的工厂工作,1943年经别人介绍与父亲结婚,时年22岁,比父亲小25岁。由于母亲从小家境贫困,从没有机会上学,只会讲广东台山方言和印尼语(过去所有文章都错称母亲只会讲印尼语),所以也不可能对父亲有深入的了解,这也就是在那种特定历史背景下,父亲最后时期的苦心所在吧。

母亲在晚年时,曾深情地对我说:我与你父亲生活的那几年虽短,但却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期。母亲的经历使她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每当父亲看到了母亲舍不得花钱时,就动员母亲说:“钱你就随意花吧,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也许还因为父亲长母亲25岁之故,对母亲格外关怀、体贴,尤其是母亲身怀有孕,出门行走不便时,总是悉心掺扶着母亲,这对从小受苦而又缺乏家庭温暖的母亲来讲,印象真可谓刻骨铭心,回报予父亲的,当然是无限的深情和深深的谅解。母亲曾问及父亲过去是干什么的?父亲回答说:“读书匠”,因此每当看到父亲在看书,沉思或写字时,母亲从不去打扰父亲,甚至连走路都要蹑手蹑脚,让父亲能在一个静的环境里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当有客人来找父亲时,母亲除礼貌地送上茶水表示欢迎后,就主动回避,有时还起“放哨”的作用。这种默契与和谐,也正是身陷日本法西斯监视处境下,父亲所希冀的最好结局,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声誉海内外的文学家,诗人郁达夫,在他一生中最艰难、最危险,也是他最成熟的日子里,会与一个不识字的华侨子女结婚了,这就是郁达夫的性格。这一点,从父亲当时所写的诗句中即可明显地看出:

“洞房红烛礼张仙,碧玉风情胜小怜。

玉镜台边笑老奴,何年归去长西湖。

赘秦原不为身谋,揽辔犹思定十洲。

老起看花意尚动,巴东景物似湖濆”

父亲以化名赵廉,一个酿酒厂老板的身份与母亲结婚的,平时家中自然备有各种各样的藏酒。父亲非常善于广交朋友,他的朋友中,除了当地的华侨、华人和印尼人外,甚至还有日本人。但是,每当有日本宪兵到家里来作客并要酒喝时,父亲总是叫母亲专门为日本人准备的酒,并一再对他们劝酒,直至他们喝到九分醉意才罢休,而父亲本人却不怎么喝,等到日本宪兵一离去,父亲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恨恨地说:“让这种高酒精度酒慢慢毒死这些坏东西!”母亲回忆说:当时她只感到无比感动和自豪,觉得父亲这个文弱“读书匠”还是个很有血气的人,非常了不起呢!父亲在那种条件下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反抗日本法西斯。

母亲还经常对我们讲:你父亲可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好人啊,他常常是出门时身上装着钱,回家时却身无分文了,原来是每当遇到朋友有可能或需要用钱时,他总会毫不犹疑地慷慨解囊相助,而且从不放在心上,更不指望得到任何回报。然而,当父亲“失踪”后,竟有许许多多母亲认识的或不认识的朋友来看望、并给母亲送钱、送东西等等。这些小事对刚刚经历了分娩和失去丈夫痛苦的母亲来说,是一种多么巨大的安慰啊。父亲的为人处世,还让母亲、哥哥(长我一岁)和我这孤儿寡母的生活,在父亲“失踪”后的许多年月里,都能不断得到当地华侨、华人,甚至当地许多印尼朋友的关心和资助,若父亲在天有灵的话,也该感到欣慰了。

本文作者系郁达夫的最小女儿,原江苏省侨联主席

(0)

相关推荐

  • 赣鄱专栏 | 心灵的舞者:年味记忆之穿新衣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心灵的舞者 / 图:堆糖 年,一个最具诱惑力的日子. 儿时记忆中,似乎正月刚过,小小的心思就 ...

  • 【作家专栏】马丽君|​我的父亲母亲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心|得 童年长于乡下,青年辗转城市,浸染草木之气.始于书画,陷于文字,在主业之外觅得半亩花田.年少遍读缠绵与江湖,后缤 ...

  • [黄石诗坛]查生教的诗《想念父亲》(外一首)

    想念父亲 又到清明 春寒路上细雨霏霏 处处坟冢添新绿 父亲,我想你-- 仿佛那年梨花满枝头 枝头一遍白 父亲呻吟咳嗽中 整树梨花,纷纷飘下 飘成父亲坟头小白花 那场梨花雨, 清冷又咸涩 和泪浸泡成思念 ...

  • 赣鄱专栏 | 心灵的舞者:甘蔗没有两头甜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心灵的舞者  图/万界平 傍晚陪父亲散步,不知怎的聊起了去世的小奶奶(父亲的乳母).一时间, ...

  • 和平日报 | 归侨故事:印尼归侨曾水亮:有比较更觉幸福

    和平日报, 2021年4月4日,曾水亮,印尼归侨,现年72岁,退休前任职于福建省龙海双第华侨农场. 当年回国的归侨,现在都是老人了,大家在一起喝茶聊天,日子过得悠闲安逸,但时不时地会回忆过去,回忆海外 ...

  • 再无父亲可尽孝

    刺耳的救护车报警声,划破夜的静谧,也将我的思绪牵引到父亲所在的天堂,您在天堂还好吗?父亲,尽管您已去世十几年,这些日子我却时时想起您.浓浓的思念,隐隐的伤痛,不时从我的心底泛起. 由于手术,我一直在家 ...

  • 【济外专栏】最美的遇见 | 山东兰斐 初三年级

    你好文字,我来了 你就是未来作家 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中小学作文精选平台"为全国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习作发表机会,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让孩子爱上写作,写出最美满分 ...

  • 任志宏朗诵《兰亭集序》,原来可以这么美,听醉了!

    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王羲之为记此次雅集,即作<兰亭集序>. 音频来自网易云音乐-任志宏诵 ...

  • 克兰听波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五 克兰听波 杨建英 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曾在一篇写阿勒泰城的文章中,说过一句关于克兰河的话,非常有意思:"城不大,中间一条'叮当作响'的大河穿城而过......&q ...

  • 周郁2021开年专栏:研美巴士是怎样炼成的(上)

    这是美业观察的第1035期内容:新朋友请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mygc360关注. 创新案例 12月19日,武汉汉街万达广场,吴圣老师创立的新发妆连锁品牌研美巴士首店一周年庆,在商场里环形剧场般的中 ...

  • 音乐版《兰亭序》原来这么美,听醉了!

    音乐版《兰亭序》原来这么美,听醉了!

  • 【济外专栏】最美的遇见 | 朱昕曈 初三年级

    你好文字,我来了 你就是未来作家 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中小学作文精选平台"为全国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习作发表机会,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让孩子爱上写作,写出最美满分 ...

  • 专栏|牟全中:母亲的快乐

    < 母 亲 的 快 乐 > 作 者:牟全中(陕西) 这一天 我翻遍 康熙字典 翻遍 汉字图解字典 要是 能寻找到辞海 那怕不睡觉 翻到天亮 也要找寻到 有关与母亲节 有关联的温暖名言绝句 ...

  •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检察院

    最高检大检察官带头办案,四级检察院合力化解行政争议  登门沟通打开"心门"  张雪樵(右二)等最高检办案组成员在陈某家里. 最高检办案组成员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政府. 陈某签订和解 ...

  • “遵义杯”第五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游普陀山记​II陈爱兰(江苏省)

    2021"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游普陀山记☆ ☆陈爱兰(江苏省) 与普陀山一别多年,今年正月,和三五好友踏上了这片故土. 普陀山,中国四大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