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小故事,蕴含大哲理:育儿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育己
优秀的绘本不仅面向儿童,其实有时候更面向父母。
最近,我跟孩子共读了绘本《一条长长的狗》,它讲述的是有一条体型很长的狗,名叫拉尔夫,因为它的特殊遭到了全家人的嫌弃,但在关键时刻它却用自己的“特长”功能拯救了全家人的性命,最终感化家人并获得认可和喜爱的故事。
《一条长长的狗》的作者是法国的插画师——让·朱利安,他涉足多个领域,会为有名的摄影、服装、报纸、杂志公司做设计,也常以一种令人惊奇的视角进入童书市场,独特的风格和俏皮的插图让读者耳目一新。
老实说,《一条长长的狗》这本绘本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我读完之后却一阵难受……
拉尔夫是一条橙色的狗,因为它的与众不同,身型太长而遭到了全家人的嫌弃,它跳到爸爸妈妈的床上“汪汪”道晚安,却被嫌太吵;意外地出现在姐姐洗澡的浴缸里,却被轰走;爸爸在烫衣服时它过来弄得人仰马翻,却被训斥;
总之,它在哪,哪里就鸡飞狗跳,最终它被全家人驱赶,下楼梯时他神色黯然、眼角流下了一滴眼泪……
翻到这一页时,我儿子也突然伤心起来,他说:“狗狗真的很可怜……”
并伤心地问我“他们这样嫌弃它,那当初为何要养它呢?”
我顿时语塞,心里一阵难受,其实狗狗拉尔夫何尝不是我们眼里3-5岁的孩子呢?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在学习和探索怎么跟家人们相处的过程中,也在试着摸索各种行为边界,他们常常会因为我们认为的各种“烦人”的行为而遭到我们嫌弃。
更有孩子可能因为自身的原因,比如生理缺陷、过于内向、过于调皮捣蛋而无法获得家人的认可,从而让家人从心里排斥他们,甚至嫌弃他们。
那么,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呢?绘本给孩子找到了解决的方案,却给父母留下了无限的深思。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狗狗拉尔夫独自在外面睡觉,嗅觉灵敏的它突然闻到了奇异的味道,原来是家里房子意外着火,为了拯救家人,它冲进浓烟四起的房子,却不幸被门洞卡住,在千钧一发之际它只有通过不断拉长拉长……自己的身体把全家人带到安全区域,并叫来了消防员扑灭了火,这一系列英雄的行为感动了全家人,也让全家人接纳并喜欢上了它,故事结尾家人甚至因为它过长的身体而决定重新盖一所大房子。
虽然是圆满的结局,但我心里还是涌出一丝悲凉,原来只是利用自己特长,或是独特价值去救赎、或感化家人,才能赢得家人的认可和关注,也就是说孩子只有给家人提供他们自认为“有利”的价值,弱小的孩子才能被认可和接纳。
比如最近热播的家庭情景剧《小舍得》中读四年级的颜子悠,这个小角色隔着屏幕,我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无力感和压力感,因为他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获得更高的成绩甚至是奖励,才能赢得妈妈田雨岚的赞赏和肯定,其实现实生活 中也有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只有给父母“长脸”了,他们才值得被父母认可和接纳。
但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经常这样扪心自问:我们把孩子带来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为了取悦我们吗?
对此,我曾也困惑过,孩子没出生之前,我买了各种育儿书籍,也浏览各种育儿平台,我自信满满地以为:我肯定会是一个温柔有爱、循循善诱的妈妈。
但实际上,等孩子到了3-5岁年龄阶段,面对调皮捣蛋的他,他一有不如我的意甚至我看不惯的行为,我还是会忍不住怒吼他,训斥他,有时候语气足以伤人,更有时候我会动手打他,但每次事后,我都会深深自责和反思自己:这是我吗?说好的温柔且坚定呢?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从来不缺的就是各种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我们也能轻松快速地汲取各种育儿知识和理论,甚至利用这些知识和理论标榜自己是多么明主,多么科学地在养育孩子,但是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却屡屡碰壁,那是因为我们只想着教育孩子,却常常忽视了自我反思。
父母是一份不需考核便可上岗的职业,这份工作持续一生、且无法卸任。很多人认为,做父母是天生就会的,是不需要刻意学习的,但实际上,不是什么都是天生就会的。
我们把孩子带来这个世界,就应该明白: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他不可能完全符合你的期望,也不可能活成你期待的样子。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价值。而我们作为家长,第一步就应该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并在孩子童年时期给他们足够的爱和耐心,引导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育儿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育己,我们需要跟孩子共同成长,而不是自己停滞不前,却鞭打孩子快速成长!
作者:南极水,左手琴棋书画,右手柴米油盐,用心生活,用爱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