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认知方法论》认知的源代码:认知之树
【这章跨度比较大,从了解认知的信道,到如何屏蔽噪音,然后通过深思找到现象背后的规律,形成T型结构】
认知不是独舞,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当认知的场景和通道发生变化时,你获得的认知也会发生变化:
大树“轰然”倒下的声音,需要有耳朵去感知
认知的琴声:琴声是琴弦和指尖的互动结果
我们听自己讲话的声音,跟从录音机里的自己声音感觉不同,“媒介即信息”
【这个道理,其实就是综合了前面所说的“感觉制品公司”“格物”“侦察兵与司令官”等概念,必须要清楚,我们的认知不仅仅是你接受的信息,还要了解接受信息的你自己,就像双人舞一样,你必须有舞伴,还要了解你的舞伴】
媒介即信息。认知的信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认知的质量。有信道就有噪音。只有意识到噪音的存在才能有目标地对自己的认知信道进行降噪,提高认知的质量。【“认知的双人舞”这个概念就是起着提醒作用,“双”是重点。】
俗话说,“人自愚,查人则明;人自智,查己则昏”。从这个角度看就是:再蠢的人,看别人都特别明白;再聪明的人,看自己都特别不清不楚。所谓“反省”,就是放弃自己与生俱来、习以为常的认知信道、方法和途径,切换到别人对自己的认知信道上。一旦切换以后,你就会获得更接近于真实认知、更高级、优化了的认知——这跟你的智力没有关系,只跟你的信道有关系。
我们要获得更真切的信息的时候,要想办法降噪,而降噪的前提是你知道噪音的存在。如果你不知道噪音的存在,或者你把它视为当然,根本不认为它是噪音的话,你的降噪就无从降起。【虽然我知道会有噪音,但怎么才知道什么是噪音,什么是信息呢?】
【上一讲的问题,虽然我知道会有噪音,但怎么才知道什么是噪音,什么是信息呢?这需要“洞穴空间”这个概念】
如何排除噪音?被动与主动:
比如中国的佛教有一句话是“天下名山僧占尽”,有名的寺庙都在山上,远离人声嘈杂的地方。从空间中排除噪音(降噪)。【被动的降噪,就像我们如果不想接受太多垃圾信息,就主动屏蔽手机app的推算,或者就不去浏览那些app,想要了解某件事就主动收集信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我被迫在一个人声嘈杂的地方盖了房子,住在那儿,但是我听不见车马的喧闹。为什么呢?因为地虽然不偏,但心一远,地也就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了。【陶渊明的主动降噪,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境界。】
笛卡尔的解析几何,是通过代数来描述几何图形,通过XYZ轴的坐标来表达所有几何图形。这里可以看到“笛卡尔式”的视野:我们面对的世界至少是两重的世界,一重是“表征”的世界,也就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世界【具体的几何图形】;另一重是我们感知不到,但可以用理性去接触的世界,而且那种世界是更根本的世界【代数】。只有透过千变万化的现象找到不变的算法、方程式,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
【这又让我想起黄易小说《大唐双龙传》里面“井中月”的另外一个哲理性的词“星变”,“眼前这一切是多么奇异,自有天地以来,这些星星就永恒地存在着,不断循环往复,又在无限变化中隐含不变的定律。假若我们的武功能学星星那样,变化中隐含不变,是否亦可变成永恒不息呢?”】
想要从混沌到有序,就必须要在这些看似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找到一个具有统摄性的,万变不离其宗的“宗”。【看到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屏蔽噪音和过度互联的信息,给自己提供认知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能通过对世界进行垂直纵深式的思考,发现具有统摄性的规律、方法、原则、算法——这个空间就是“洞穴空间”。
【这需要我们心里要有各种认知的模型,把我们面对的所有信息都归类到这些认知模型中,而不是“格物”,只用一个锤子去面对?】
我们的认知就是一个基本程序:先有现象的东西,然后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去解码,去获取能够支配这些现象变化的、万变不离其宗的“宗”。【然后再用这个“宗”去理解这类现象。】
至于这个“宗”的获取,形成了西方哲学二分法:
“唯理论”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源于人头脑中的一些天生框架,就是我们以前讲到的“格物致知”的第一种:把外物放在我们内心的格子里,形成一个知识。也就是选择柏拉图,重视理型,重视理想,偏重人的心灵,向往永恒的这一面(需要理论指导实践)
“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一次又一次的体验和经验堆起来,然后归纳出一个东西。也就是选择亚里士多德:重视经验世界,想要对变化有所认识,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一个发展的方向,但不能忽略具体的状况。(从经验世界找出规律)【所以他研究了很多领域,所有学问只要他一接触就成为专家】
但是我们的认知既需要互联,又需要深思;既需要洞穴(理论),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满世界走(经验)。二者之间,你要形成一种平衡。也就是T型结构。
T型一竖一横,就像大树的树干和枝叶,一竖,指的是你在某一专业领域上能力的深度(要有深思),上面的一横,则是指你能把多个领域的知识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换句话说,它指的是你能力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