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力维艰(2)
吴老师与钟老师均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参加工作,分别于六一年和六二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彼时春风得意、精神焕发。弹指光阴,不经意间六十载春秋就从指缝间溜走,当年的帅小伙、单身汉,如今已是满头霜花的老者,儿孙满堂的阿公、公太。苍苍白发中记录着漫漫艰辛历程,珍藏着许多感人故事。四世同堂的钟老师,他可爱的曾孙女都已就读二年级了,肉都都的脸庞忍不住伸手掐一掐。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钟老师于1962年暑假挥手作别母校,牢记先生的殷殷嘱托辞别学弟学妹,他被安排至本县的堑垣小学。暑假期间,他领到了试用期内的第一份工资31.5元,每月固定26斤平价大米,旱涝有保障衣食无忧,用客家话形容叫做“眠倒来打唔跌”。回忆过往只是轻描淡写地娓娓而谈,然而,当真切地拿到滚烫人民币时,着实让他高兴得几天几夜没睡好觉。这区区的31.5元,可谓内涵深刻,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物质体现,是农家子弟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
那年代,执行的是几十年一贯制的工资标准,无论中师或大专毕业,试用期均为一年,一年后,分别套36元和42元的转正工资,同样享受26斤平价大米。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计划经济年代,国家无能为力替公职老师和公务人员涨工资。对老师要求还特别严苛,严格要求老师吃住在校,没有人性化管理缺少人文关怀,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为遵守规矩,只能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家里一任事务全然管不了,扮演甩手掌柜。随着家庭负担的增加,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有顺口溜云:“教书生声么人贪,每日见其着本衫……”。
老师们为了钟爱的事业克勤克俭,几十年如一日为人师表,是你们用甘守清贫、撑起教书育人那片蔚蓝的天空。克勤克俭的精神不会过时,向老前辈们致敬!
钟老师的梅师同学大都被安排在山区,诸如南北磜、文广福之类的偏远山村,在山重水复的犄角旮旯里,而他则被安排在离蕉城一箭之距的堑垣小学,是幸运之神的光顾,家在九岭的钟老师感到很满足。堑垣离九岭村不算远,站在高处极目远眺,或许都能看得见大概模样。然而,因为一河相隔,似乎距离被突然拉远了。要过桥或过渡,碰上雨季时水流湍急,这对于先天就晕桥的钟老师而言,无疑是极具挑战性。每当大水降临时,总是狼狈不堪地爬着走过中间的那段最长的桥板,回忆起来至今仍心有余悸。
他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找教育局长说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时任局长申明情况,请求调动,没想到居然在次年的春天接到工作调动的通知。钟老师于1963年春季开学时节,被调动至华侨场的寨洋小学任教,从此与蕉华场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