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有五首诗词,既是人生五种经历,也是做人五种境界
境界是怎么来的。它是佛家的一种专业术语,是人对外界的一切感知,后经王国维先生将“境界”一词引入诗词鉴赏中,随后“境界”得以推广普及。一个人的境界绝不是凭空得来或是与生俱来,境界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历练程度。
所以,杨绛女士百岁感言时,曾写到: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这句话说得实在太好,真不愧为一代文学大师。境界来自生活,是生活打磨后所散发出的熠熠光辉。生活又是五味杂陈,是生老病死,是爱别离、怨憎会和求不得。这些看似偶然而又必然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的人生变成一壶陈年老酒,似乎越是陈酿的时间长,越是散发着浓烈的酱香。
距今千年前的北宋,有一个人才华横溢,论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论书画,他是宋四家之首。虽然身怀经天纬地之才,却终生活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此人便是宋朝第一才子——苏轼。苏轼的一生不曾得志,他用五首诗词描绘出五种人生经历,挺过去后便是五种做人的境界。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嘉祐六年,苏轼的人生迎来一片大好形势。少年得志,步入仕途。早已名冠天下的苏轼,在朝堂上意气风发,纵论天下大事,那时的苏轼眼里是纯粹明亮且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期望。做人要像雪地鸿爪那样,要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给后人另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宋神宗熙宁四年,正是王安石红得发紫的时候。苏轼与王安石因为公事,被王安石一封奏折调离汴梁城,贬谪到密州。四年后,苏轼在密州任上,一次打猎的经历写出《江城子》,表达出他人老志气高的精神状态。失意挫折是人生的常态,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抗打击能力,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经常听身边的人抱怨说,自己总是得不到幸运女神的眷顾,总是距离成功差一点运气。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读过苏轼的生平,或许不会再认为自己点背。苏轼从42岁开始,直到64岁病逝北还朝堂的途中,整整二十二年始终没有得到好运的眷顾。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压力,应该适当地吐槽一下,让自己有一个舒缓的机会。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苏轼用自己不得志的一生,向后人诠释身处逆境时,该如何以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所以后人称他为豪放的乐观派诗人。不要被苏轼潇洒的诗词所迷惑,他的一生穷困潦倒。不仅精神上遭受贬谪的打击,生活上更是没有保障。但苏轼从来不叫苦连天,也不说自己生活困难,只是笑着说“平生为口忙”。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是笔者最喜欢的一句诗词。虽然它的知名度远远没有《水调歌头》那么高,却写出一种平淡的坚韧。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逆旅,穷有穷的烦恼,富有富的心事。生活的压力再大,人生再迷茫无所适从,还得振作精神继续前行。纵使看不清未来的路,也要走好脚下每一步。
人常说,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人生如四季,没有谁的一生不经历风吹雨打。烈火知真金,人一定要遇见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儿,才会一步步让自己的心智变得成熟。
苏轼已经不再是一个文人的名字。他更像是一种境界的符号,他用自己的生平经历,给后人提供各式各样的人生参考。有些事,他早已替我们经历过,有些问题,他早已为我们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