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赤石脂

1、《名医别录》:“疗腹痛肠澼,下痢赤白,女子崩中漏下,难产胞衣不下。”

2、《本草纲目》:“五色脂,涩而重,故能收湿止血而固下。甘而温,故能益气生肌而调中。中者,肠胃肌肉惊悸黄疸是也。下者,肠澼泄痢崩带失精是也。”

3、《神农本草经》:“主黄疸,泄痢,肠僻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

4、《本草汇言》:“渗停水,去湿气,敛疮口,固滑脱,止泻痢肠僻,禁崩中淋带。”

5、《本经逢原》:“赤石脂功专止血固下。仲景桃花汤治下利便脓血者,取石脂之重涩,入下焦血分而固脱……火热暴注,初痢有积热者勿用。”

6、《长沙药解》黄元御:“味甘、酸、辛,性涩,入手少阴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经。敛肠胃而断泄利,护心主而止痛楚。”

7、《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甘、酸、辛,大温,无毒。主养心气,明目,益精,治腹痛,泄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久服补髓,好颜色,益智,不饥,轻身,延年。”

8、《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甘,性平无毒,入心经。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下痢,痈疽疮痔,女子崩漏产难,下胞衣。石脂色赤,宜入心经,腹痛诸证,皆火为之殃。崩漏诸证,皆血为之祸,心主血属火,得石脂以疗之,而更何庸虞哉?”

9、《本草经解》叶天士:气大温,味甘酸辛,无毒。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肠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人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久服补髓好颜色,益智不饥,轻身延年。(火煅)

赤石脂气大温,禀天春夏木火之气,入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络经;味甘酸辛无毒,得地中东西土木金之味,入足阳明燥金胃土、手阳明燥金大肠。气味升多于降,阳也。

心包络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代心君行事之府也;石脂气味酸温,则条畅心包络,而心君之气得所养矣。肝开窍于目,辛温疏达,则肝和而目明。精者五脏阴气之华也,甘酸之味可以益阴,所以益精而补髓也。

腹者太阴经行之地,太阴为湿土,土湿而寒则痛;石脂气温,温能行寒去湿,所以主之也。胃与大肠为阳明燥金,阳虚不燥,则肠澼下利;石脂温辛收涩,故主下利及小便利,盖涩可以固脱也。

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火有虚实,实火可泻,虚火可补,心包络代君行事;其气味酸温,可补心包络之火也。肝藏血,肝血不藏,则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矣;味甘酸可以藏肝血,气温可以达肝气,所以主之也。

久服补益阳明,阳明经行于面,所以好颜色。肾为悭藏而藏智。酸收益阴,所以益智,阳明胃气充益,所以不饥而延年也。

10、《饮片新参》王一仁:“赤石脂如红泥块。辛香甘平。固涩大肠,治久泻,生肌催产,止崩带滑泄。”

11、《本草新编》:赤石脂,味甘、酸、辛,气温,无毒。入脾与大肠。凡有溃疮,收口长肉甚验。能止血归经,养心气,涩精,住泻痢。此亦止涩之药,内外科俱不可缺者也。

赤石脂,禀土金之气,而色赤则象离火,寒邪之下痢白积者,似可涩之。若大热暴注滞下,全是湿热,似宜祛暑祛积,未可用此以止涩之也。

12、《药性歌括四百味》:“赤石脂温,保固肠胃。溃疡生肌,涩精泻痢。(色赤黏舌为良。火煅,醋淬,研碎。)”

13、《冯氏锦囊秘录》:禀土金之气,色赤则象火,故味甘、酸、辛,气大温,无毒。气薄味厚,降而能收,阳中阴也。入手阳明大肠,兼入手足少阴经。味涩可以去脱,色赤可以入血,甘温可以补中,所以为阴分收敛补益及涤除温热之用也。

赤石脂,系收敛之剂。火锻醋淬,研碎,百溃疡疽,收口长肉,一切来血,止塞归经,养心气塞精,住泻痢除痛。治肠癖浥下,崩带脱肛,取色赤以和畅血脉。且体重而涩,直入下焦,以收敛也。治胞衣不下者,取体质之重,兼辛温而使恶血化也。故云:“固肠胃有收敛之能,下胞衣无推荡之峻”。

主治(痘疹合参) 治痘疮胃虚泻痢不止者,权用人丸药,为去脱收涩之方,宜煅红醋淬用之。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四水硅酸铝,还含有钛、镍、锶、钡等微量元素。

2、作用:本品有止血、止泻、抗炎、保护消化道黏膜、促进尿磷排泄等作用。

3、药理:有吸附作用,能吸收消化道的有毒物质、细菌毒素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并保护消化道粘膜,能显著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故对胃肠道等有止血作用。

(0)

相关推荐

  • 敛肺涩肠药的简单归纳

    五味子 <神农本草经>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主产于辽宁.吉林: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西南及长江流 ...

  • 凉血止血药的简单归纳

    小 蓟 <名医别录> 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气微,味微苦.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 1. ...

  • 中药古今研究:冬葵子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久服坚骨长肌肉,轻身延年." 2.<本草经集注>:"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 ...

  • 中药古今研究:石韦

    一.典籍摘要 1.<本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2.<名医别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藏,去恶风,益精气.&q ...

  • 中药古今研究: 补骨脂

    点击加载图片 一.典籍摘要 <药性论>:"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 <开宝本草>:"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 ...

  • 中药古今研究:石榴皮

    一.典籍摘要 1.<名医别录>:"疗下痢,止漏精."2.<本草求原>:"洗治疥癞." 3.<本草拾遗>:"主蛔虫, ...

  • 中药古今研究:砂仁

    一.典籍摘要 1.<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2.<开宝本草>:"治虚劳冷痢,宿食不消,赤白泻痢,腹中虚痛 ...

  • 中药古今研究:青风藤

    一.典籍摘要 1.<本草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药酒中用." 2.<本草汇言>:"清风藤,散风寒湿痹之药也,能舒筋活 ...

  • 中药古今研究:茵陈

    一.典籍摘要 1.<中药大辞典>:"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2.<神农本草经>:"主 ...

  • 中药古今研究:瞿麦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 2.<名医别录>:'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 ...

  • 中药古今研究:地肤子

    中药古今研究:地肤子 药王追随者2021-05-02 09:24:53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2.<名医别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