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粉文学沙龙II王樱霏随笔专辑
王樱霏随笔
孝女
在记忆中,有很多往事随着时间的逝去都渐渐淡忘了。但有件事至今都那么深刻的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
今天之所以把她写出来了,是因为她在我心中的形像是那样的高大,她那孝敬母亲的一言一行一直留存在我的心底。希望人们在分享了这个故事后,能受到心灵的启迪。
我的故乡是钢城。那里印留了我三十一年的足迹。1988年随老公来滨城生活。但每逢春节我们都会回钢城探望父母。
那是1997的春节回钢城。回到家后听妈妈说:'’我同学杰的妈妈得了脑瘫痪成植物人了,杰在那侍候'’。杰的妈妈就住在妈妈家的楼上,她们是邻居。
杰,是我的一位老同学。个子矮矮的、身材瘦瘦的、其貌不扬、言语不多。单从外表来看一点也没有出众的地方。甚至性格还有点小倔犟。但我们从小在一个班级念书,直至中学毕业。下乡后又在一个青年点,所以关系一直很好。
虽说来滨城后我俩见面的机会少了,联系也不多了,但听妈妈这么一说,我的心立刻感觉不安。
我急迫的敲开了杰妈妈家的门,迊接我的正是老同学杰。当我走进卧室看到躺在床上的杰妈妈时,她一点反映都没有。静静的躺在床上仿佛是在那儿睡觉,干净的被褥裹盖着她的身躯。看得出侍候她的人很勤快和干凈,不大个房一间收拾的很整洁。使人一点也没有家里有位重症病人的感觉。
中午时分,只见郜杰端着一碗搅拌好的营养糊糊来到郜妈妈的床前,她先围垫上一条干淨、柔软的毛巾在嘴边,然后用小勺,先压住舌头然后把营养糊送到妈妈的嘴里。不厌其烦的待妈妈呑下后再喂第二勺。
时钟滴滴不停的旋转,时间一秒秒的过去。每一勺都在重复着一个动作,是那样的娴熟和小心。喂完这一碗营养糊至少用了半个多小时。然后老同学又用一条干净的手绢将妈妈的嘴角擦凈。这一举一动我看在眼里,敬佩在心上......
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很多她家的事情。
杰家共姊妹三人,杰上边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她是家里最小的。按理说照顾老人的事应该是由姊妹三人来承担,可是她却将这付重担一人独揽下来。首先听到的是她这样的话:'’我哥是个男人,照顾妈不方便。我姐心脏也不好,可我一人造吧'’!短短的两句话,一点怨言都没有,仿佛照顾妈妈的事很简单,举手之劳。
然而事情并非是这么的简单。它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代价,不是一般人所都能牺牲的。首先杰辞去了单位保管员的工作,幼小的孩子丢在家里,由丈夫照看,她昼日住在妈妈家。听了后我很振惊,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和孝女。因杰爸爸早已不在了,杰妈妈也没有正式的工作,退养金很少,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当我听说:年三十晚上家里只包了一顿饺子,其它的什么都没做,而且还是哥哥送的10元钱买的肉。不知是同情还是怜悯,听了后心里很难受。真不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帮帮她?那时虽然自己也不是很富裕,但临走时我还是将100元钱塞进了老同学杰的手里。可瘦小的杰骨子里就是有着一股'’犟'’劲,说什么也不肯收。推来推去的,我没办法只好放了一句狠话:如果你不收!那我们以后再不做朋友了!也许是我这句话刺激了她,她只好收下。
杰妈妈在老伴去逝后,因精神受了点刺激,平日里有时会说一些不动听的话,在儿女面前也常常是这样,也很伤儿女的心。这件事情我之前就听说过,可是面对终日躺在床上的妈妈,郜杰一点怨恨都没有。仍然日复一日精心的照料,照顾老人比照顾自己的儿子都上心。躺在床上的杰妈妈直到离去都没有得过褥疮。杰常说:'’我的命是父母给的,不管怎样我都会去爱她!照顾她'’!杰妈妈就是这样在女儿的精心、耐心的照料下,在病床上躺了两年的光景后,才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一个人的美丽不仅仅是她的外表,更重要是她那心灵深处的美,才会使她更绚丽芬芳。一个人的孝心之美、爱心之美、善良之美难道不正是这人世间最美丽和灿烂的花朵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很需要这些美丽的花朵来点缀。孝女杰正是这万花丛中一束美丽的花朵,正绚丽地绽放着......!
原创作品欢迎纸媒选载
作者简介
王樱霏:沙区作协会员。自幼喜欢文字。近年在大连新商报、大连晚报发表作品十余篇。代表作《父母的淳朴孝顺是我一生学习的典范》、《葛文芬:在作家森林吸了很多氧》、《李和平:我在基层守望文化》等,荣获《大连市首届环保征文比赛》成人组二等奖。喜欢摄影。
格言: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
以宽容善良之心去对待他人,以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去生活,爱生活中的真、善、美和美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