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本曾经治愈过我的好书,今天分享给你

你知道吗?读书日的灵感来源于西班牙的一个传说:

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但并不像我们听过很多遍的故事那样,公主以身相许或是赠他黄金万两。

这位公主报答勇士的礼物,是一本书。

我想这就是西方对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另外一种诠释吧。

今天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我也搬出压箱底的私藏书单来了。

很多人问我,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有一个答案,我想是所有人都认同的,那就是:好书会治愈我们。

12本曾经治愈过我的好书,今天分享给你。

01丨《浮尘万象记》-毛晓雯

“我希望你在阅读任何一个片段时,

都难以想象接下来会与怎样的故事遭逢,

我要你这一秒遇见兔子和爱丽丝,

下一秒就遇见暴风雪。”

第一本是我的宝藏书,是一本你随时可以拿起,随时可以放下的小型博物馆,里面收藏了作者游历世界各地的历史文明之后,随手采撷到的灵光乍现。

全书分为9个篇章,博采众生,百无禁忌。有写中世纪的城市、古代的宫廷生活、商业、律法,还讲述了人类的美学、哲思形成过程中的蜿蜒细节。

你不知道接下来翻开的是怎样的篇章,会获得怎样的感触。期待你从这本悬念丛生的冷门小书里,找到你喜欢的沙砾或者钻石。

02丨《秋灯琐忆》-蒋坦

“是谁多事种芭蕉,

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是君心事太无聊,

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秋天的时候偶然入手了一本《秋灯琐忆》,是清代文人蒋坦所写的散文集,内容不多,蒋坦以笔记录了他与妻子秋芙生活的点滴。

古人写文总是平淡之处见风情,最是动人。

他们一起下棋,快要输时秋芙便耍赖,将小狗抱上棋盘,任它捣乱一番,蒋坦无可奈何,而秋芙被揭穿了也只是笑。“银烛荧荧,已照见桃花上颊矣。”

03丨《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咖啡煮着时,

他穿上蓝色裤子和蓝色外套,

踩上木屐,手往兜里一插,

这是时刻准备着为一无是处的周遭世界

感到失望的中年人常做的动作。”

欧维,一个59岁的小老头,脾气暴躁,行为古怪,恪守着别人难以理解的死板原则,11月的某一天,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他决定去死。

起初,我以为这是一本自带北欧气质,冰冷沉重的小说,翻开后,却意外地被它幽默可爱的文字逗笑了。你会哈哈大笑,也会哭得稀里哗啦。

它告诉你,你的孤独可以被理解,即使你不善言辞、忧郁笨拙,也会遇见属于你的幸福,这个世界,总会有人因为你是你,而爱你。

04丨《从前的我也很可爱啊》-石川啄木

“筱悬木的叶子落下来触着了我,

以为是记忆里的那个接吻,

吃了一惊。

当你孤独或者郁闷时,去读诗吧,我推荐你日本诗人石川啄木的诗集《从前的我也很可爱啊》。

他的诗总是画面感极强,“窗下”“春夜的夜里”“落叶”这些意象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了他的诗歌世界之中,虽然多是日常事物,但组合在一起却总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05丨《慢煮生活》-汪曾祺

“西瓜以绳络悬之于井,

下午剖食,一刀下去,

喀嚓有声,凉气四溢,

连眼睛都是凉的。”

心情苦闷的时候,最喜欢读汪曾祺。这次给大家推荐的是一本他的散文集——《慢煮生活》。

看这本书,总觉得汪曾祺的生活是不存在苦难的,饿肚子时他记得的是烤蚂蚱的香味,接受劳动改造时念叨的是“心里美”萝卜的脆甜,就连牙疼到浑身发抖,也不忘点盘冷拼,配上四两酒,美美的吃上一顿。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06丨《冬牧场》-李娟

“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

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

而是有所期望。”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启程,一路往南,最后驻扎到渺无人烟的地窝子里,《冬牧场》记录的即是她这三个月来的生活经历。

她笔下的冬牧场孤寂、辽阔、有种悲凉的美。

她用文字给我们揭开了牧民生活的一角,鸟儿远走高飞,虫蛹深眠大地,荒野深处沉默无言的生存,正等着和你相遇。

07丨《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王尔德

“我披着一身的纯金,你这就拿下来,

一片一片地拿,给我穷人送去。

天下人总觉得有了黄金就快乐。”

王尔德用一种甜蜜而忧伤的文字,一次次地治愈了我。

快乐王子看见人间疾苦,于是拜托燕子,把身上的宝石,一片片纯金的金箔,都送给了城里的穷人。天下人有了黄金,确实快乐了起来。可是快乐王子变得黯淡无光,燕子也死在王子的脚边。

快乐王子看尽了人间的黑暗和丑陋,失去了身上的宝石和金子,却仍然努力做一个发光的人。

心中有爱,就比任何宝石和金子都珍贵。

08丨《城南旧事》-林海音

“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

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林海音是一位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台湾作家。《城南旧事》是她的自传小说,她以小女孩“英子”的口吻,写下了自己13岁以前,在北京南城胡同里生活的童年往事。

童年总会像小鸟一样不会再回来,但童年里那些难忘的人和事,也需要我们郑重地与他们告别,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变成永恒,不被时间的风吹散。

这本《城南旧事》,正是写给童年的一首真挚的《送别》。

09丨《一个人的好天气》-青山七惠

“知寿,可不能在年轻时都用光了,

要是只留下愉快的事,

上了年纪,就会怕死了。”

高中毕业的女孩知寿,独自来到东京,借住在舅姥姥吟子家里。

春天的时候,知寿看吟子不顺眼,吟子也懒得多照顾她;等到夏天的时候,吟子会向知寿说起那些死去的猫;在夏日的夜晚,她们也会一起在院子里喝啤酒看烟花;秋天,知寿又会拉着男朋友藤田去看吟子的舞蹈汇报演出;再到冬天,吟子会对知寿说“如果我死了会把房子给你”这样的话。

直到第二年的春天,她们在同一个站台挥别,驶向各自的人生。

如果你也将要一个人生活,那么就看看这本书吧。生活也许不会处处充满惊喜,但或许会在你意想不到的角落藏着彩蛋。

10丨《一个人的朝圣》-蕾秋·乔伊斯

“用心说服理性,选择忽略一切证据,

去期待一种比不言自明的现实更大、更疯狂,

也更美好的可能性。”

这本书的主人公哈罗德,用了87天,从金斯布里奇徒步至贝里克郡的一所疗养院,从英国的西南角到东北角,627英里的路程,完成了一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朝圣。

在“朝圣”的路上,哈罗德记忆中那些尘封的往事也不断浮现。也是这场“朝圣”,将哈罗德灰暗的人生撕开了一道裂缝,20年的心结终于解开。

如果生活多一些勇气和信念,是不是最初的错过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11丨《白云剪裁的衣服》-毕淑敏

“生命真好,活着真好,年轻真好。”

当年不满17岁的毕淑敏,前往藏北高原,去到祖国最高的土地当一名女兵,写下了这本《白云剪裁的衣服》。

翻开这本书,你会看到一个神秘而不可小觑的世界。读毕淑敏的文章,心就会毫无征兆的静下来,她的文字总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质朴、纯真。

就像一位多年的老友,将她的人生娓娓道来,带你从她的视角,去体会生命的温柔与纯真。

12丨《布鲁克林有棵树》-贝蒂·史密斯

“不管它的种子落到什么地方,

都会长出一棵树来,

向着天空,努力生长

美国小说家贝蒂·史密斯的处女作《布鲁克林有棵树》,讲述了主人公弗兰西在贫民窟成长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有人生活在阴沟,但仍然选择仰望星空。

在布鲁克林,她看到的不是贫穷和污浊,而是满眼的绿意和希望,她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并化作养分,成为向上生长的天堂树。

最后丨

其实读对了书,读书日每天都过。

作者 / 都靓和她的朋友们

抖音 / 快手 / 微博 / 小红书同名

@都靓Amber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