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的回顾与思考
本以为“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早已经结束,刚才偶然看到《邹继海观音山上浅谈70万征联评审结果,权威解疑答惑》一文,引起了我对对观音山征联的思考与回顾。
想当初,在征联开始的时候,在全国形成了一股空前的“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旋风,顾客如潮。其中有会对联的,也有不会对联的;有名家高手,也有初涉联坛者,都纷纷投入到创作队伍。他们为创作好对联,穷搜观音山资料,以“吃透”观音山公园。亦有不少人乘飞机、坐火车、驾汽车到观音山公园实地“踩点”,求创作灵感。甚至有海外华人,专程组团到观音山公园“打擂”,那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
可如今天,征联结束已近半年,质疑声却持续不断,双方都对评选结果不满意。“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方本来是想借“弘扬优秀的楹联文化”的旗号,免费推广公园旅游。但是,最终结果却是“一地鸡毛”。为什么会这样呢?
l5句
从最终征联的结果看,15句中选下联中,“词性对品出律”1句,“平仄对立出律”3句,“用词不合乎规律或习惯,结构对应出律” 2句。(详见:观音山上观山水”终评结果公告,为什么还征不到“理想”的下联)。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一个看热闹的联友都能看出这么多的问题,评委的水平可想而知。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个人认为:如果评委能把这些“出律”的下联排除在“15句”之外,受到的质疑会少很多。当然,这也不评委故意为之,如果评委认识到它们是“出律”了的,肯定也不会把它们当成“高佬”,因为它们连“矮仔”都不是。这才是征联结果“一地鸡毛”的根本原因。把这些“出律”的对句,作为“优秀”对句推广,不是在“弘扬优秀的楹联文化”,其实是在砸楹联文化的牌子。
实是求是的说,要以观音山公园内的景点正对“观音山上观山水”,那真是没法对的,因为主办方设计了太多的条件。如果以《联律通则》为准则,用反对、巧对、借对对“观音山上观山水”,还是有人能对的。关键是要有懂联的“伯乐”(评委),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比如,有网友面对观音山公园的人山人海的“万人相亲大会”的宏大场面,就写了一句下联:顾客面前顾面容。
众里寻他千百度
根据主办方的要求,“观音山上观山水”的两种解读为:① “观音山上//观//山水”和②“观音//山上//观//山水”。
那么“顾客面前顾面容”的两种解读为:① “顾客面前//顾//面容”和②“顾客//面前//顾//面容”。
寻找
① “顾客面前//顾//面容”就是:众里寻她千百度。
面谈
② “顾客//面前//顾//面容”就是:面谈。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顾客面前顾面容”的两种解读就是一个完美的相亲过程:从“寻找”到“面谈”,
面谈
然后再到“牵手”。
牵手
“观音山上观山水,顾客面前顾面容”就是一句广告语:顾客可以到观音山公园观赏山水,也可以到观音山公园看帅哥美女。
有些的联友会说:“顾客面前顾面容”太直白了,难道“万人相亲大会”就只是“看面容”吗?其实相亲首先就是“看面”,有眼缘后再“看容”,“面”就是:表面、外貌。“容”就是:内容、素质、气质。
有聪明的联友说“观音山上观山水”还有第三种解读:③“观音山//上//观//山水”,你真是太聪明了,邹老先生的两种解读都已难倒了天下的书生,你还嫌难度太小吗?
其实邹老先生比你聪明,他为什么不搞第三种解读呢?因为“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根本就没有“观音山”这么一座山,他玩的是一个模糊概念。
从网上的资料看,“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名称是2005年12月才获国家林业局批准正式命名,它是以笔架山、飞云山等地的森林为资源注册成立的“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注册时并没有把某一个山注册为“观音山”,之所以称为“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因为公园方把“观音”请到了公园的山上。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请邹老先生或当地的联友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