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师生学习真正发生
编者按: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昨日,10余位教育专家、名校长来到古朴典雅的海淀敬德书院,参加以“阅读润泽幸福人生——学校引领师生阅读的探索与思考”为主题的2021年第2期“海思论坛”。活动现场,各位专家、校长极具价值的观点频频呈现,自本期开始,本公号将陆续刊发与会嘉宾发言的整理稿,以飨读者。
(吴颖惠院长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作为教科研单位,我们高度的关注学生阅读,我们把学生的阅读叫做学习阅读。海淀教科院联合北京一零一中学开展了全学科阅读研究,探索语文、数学、外语各个学科如何开展阅读。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阅读让教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通过阅读,教师真正地走上了专业的发展道路;通过阅读,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通过阅读,海淀区教育质量提升了。
(张晓玉博士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阅读成为
“全学
科”的事儿
启动全学科阅读研究课题,从宏观背景来说,现在处于终身学习的时代,信息化程度和信息更迭程度极速加快,如果不学习跟不上这个时代发展。所以我们要进行全民阅读,进行终身学习。而学科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奠基工程和深化工程。
从中观背景来看,课程改革及中高考改革深化对阅读提出了更高要求,使阅读成为“全学科”的事儿。
从微观层面看,学生阅读明显“偏食”及浅表化。目前学生主要聚焦文学阅读,而文学阅读本身质量并不高,所以低阶阅读能力方面有所集中。而且到中学以后学生阅读时间非常紧张,这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将阅读融入到学科,开展全学科阅读成为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
全学科阅读既然有了必要性,如何去开展?我们确定了这样的目标:一是全学科阅读的本体探寻:是什么?二是全学科阅读的核心追问:读什么?三是全学科阅读的方法路径:怎么读?四是全学科阅读的实施评价:“怎么判断效果并引导自主、深度阅读?”
在做调研当中发现,除了课时紧张是一大困难,第二困难是缺乏优质的学科阅读资源,核心内容要进行优质学科阅读资源的开发。
基于以上目标、内容和现状,我们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主要通过院校联动开展驻校式科研,我们海淀教科院科学研究中心落户北京一零一中学,我们科研人员和一线老师在一起共同合作进行课题式研究,总体采用行动研究法。
开展全学科阅读探索以来,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效。
1.我们构建了全学科阅读的理念价值系统,在厘清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形成逻辑自洽的体系。
我们将全学科阅读置于时空维度之下,分析其起源及特征,并在相关概念的辨析中明晰其内涵和外延。我们明确了全学科阅读的分类,分析了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数学与思维、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六大学习领域阅读的价值、特点、内容及方法路径,并对跨学科阅读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
对于全学科阅读的外延,可以说,全学科阅读是在全部学科当中开展的一种学科阅读,多学科阅读以及跨学科阅读。我们既有基于学科的,每个学科内部去融入的学科阅读方式,同时有很多多学科阅读以及跨学科阅读方式。这都在全学科阅读的整体范围之内。
全学科阅读包含学习阅读与阅读学习。学习阅读是阅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而阅读学习是学习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全学科阅读是在“阅读学习”的理念下催生的,其核心价值是“通过阅读来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它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科兴趣、理解学科本质、提升学科素养。
2.我们现在编写完成了“中学全学科阅读指导用书”系列丛书,11册资源读本覆盖10个学科,初高学段,可操作性强,可迁移应用范围广,为全学科阅读教学实践提供依托和载体。
3.我们探索形成了全学科阅读教育实施的方法、路径,形成了可操作、可迁移的指导策略。
在每个学科中常常使用五种方法路径:一是情景创设式,通过一种真实而持续性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去理解;二是任务驱动式,通过核心任务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是问题解决式,学生阅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筛选问题、师生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反思提问、凸显自主探究;四是跨界融合式,小说、电影、戏剧不同类型的阅读相互生发;五是学科特色策略。即聚焦学科,刚开始给学生教材上一段文字,然后给学生一个支持或者反对教材文字的材料去看。通过对反对材料的具体分析,最后再回归,让学生对教材材料形成一个新的认知。因此三次取材料分析法在我们历史课堂上是非常普遍的一种使用方式。
此外,我们还构建了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形成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评价方法、工具和流程,形成一些阶段性成果。
实施全学科阅读项目以来,教师学科阅读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师生获得真实、可持续发展。现在,全学科阅读成为各学科教师的思想共识及行为导向,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真实感受到了如下进步:理解了学科价值,增强了学习兴趣,学会了从其他角度理解学科知识,提升了学科素养,受到了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增加了未来发展的动力等。
未来,我们要加强全学科阅读评价研究,开发基于核心任务或单元教学的量规量表,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跨学科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凸显新课改综合育人导向;加强小学阶段全学科阅读的关注,惠及区域内外更多的学校和师生。
作者:吴颖惠(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晓玉(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
编辑:海教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