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曹_清代_汉典书法
宋曹(1620-1701),字彬臣(邠臣),自号射陵逸史、耕海潜夫、汤村长史等。书法家,爱国诗人。生于江苏盐城南门(今市城区)。幼年受其父博学好古熏陶,7岁开始研帖临池。其著作传世的有《书法约文》、《草书千字文》、《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等。
宋曹工诗善书,才华出众,但仕途并不得志,南明弘光时,官至中书舍人。清顺治四年(1647)盐城书生司石盘、厉豫等先后起兵抗清,兵败,宋曹也受到株连,身陷囹圄。营释后,即隐居盐城南门外的汤村,筑“蔬坪园”侍奉老母,闭门养息,会友谈艺,造诣日深。清康熙元年(1662年),下诏举他为“山林隐逸”,他以母老固辞。后宋又几次拒绝出任清朝官吏,隐居不仕。59岁时,清政府朝廷为纂修明史,开博学鸿词科,征诏海内名儒,其时侍郎严沆和江苏巡抚慕天颜共举应试,他俱固辞不赴。
康熙22年,两江总督于成龙特地迎请他到南京,纂修《江南通志》,并总校其事,盛情难却,他带上长子恭贻一起赴任。志书编成,宋曹坚不留名,最终《江南通志》仅署了恭贻的名字。于成龙敬重他的人品,称他为"射陵先生"。于成龙邀其出山,终于使宋曹结束了隐居生涯。为了实现书法方面的抱负,他毅然离家出游,浪迹江淮,客维扬、润州、昆山、苏州、杭州等地,拜师会友,吊古觅胜。康熙六年,会顾炎武,互赠诗赋,结为友好。历数载,他饱览南北名碑,吮吸精髓,悟入微际,并加以融会贯通,取舍扬弃,为自己寻得一条正宗的书法道路。
顺治十八年,他的书法艺术已达纯熟地步。是年书成《草书千字文》,为他的代表作。该书法气势融贯、跌宕起伏,如行云流水,确有大河奔涌,一泻千里之势。现“宋曹故居”内有“草书千字文石刻”,供人观赏(时有木刻本,旧藏盐城兜率寺,道光二十八年(1848),其后裔又事重镌,复双勾勒石,嵌藏于家祠内)。
宋曹晚年,学与岁俱进,书法更臻精善,又撰成论著《书法约言》。全著含总论、论草书等7篇,对学书要略、文字和楷、行、草各书都有精辟论述。他仍过着隐居的生活,壮游山河,以吟诗写字自娱。诗风以杜甫自诩,书必杜诗,吟留下感怀言志的洋洋诗篇。《会秋堂诗文集 》是他的诗作精华,也是他的诗学代表作。
康熙四十年(1701年),病故于“蔬坪园”,终年82岁。他一生留有大量书法作品,散传于江浙沪一带,北京故宫博物院亦有收藏。这些墨宝,表现了宋曹不同时期的书法特点。当今日本书法界,有研究宋曹书学的学术群体。
《行书登飞来峰之作诗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