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以及临帖的一些思考(一)
因为现在的“书法”已经远远突破了“古代文人雅士”圈,“书法家”已经成了这个社会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因为更多的大众,连最基本的书法审美概念都没有,更加不具备书写技术,所以整个社会“书法家”横行。不是他们真的有什么表达,而是我们社会和时代的更多人,需要自己墙上挂上“静心”,“吃亏是福”,“宁静致远”,“天道酬勤”这种自己做不到,自己也遇不到的“美好假话”。其实这样的内容,找个打印机就能干的活,真的不需要那么多“书法家”来提供服务的。
扯远了,我们回来。
1、为什么古代人写谁像谁,但是自己实际书写,却和谁都不像?
临帖,本质上不是“名人笔迹模仿秀”。我们后世的人去“临摹”古代佳作,更应该是一种通过自己亲手实践(书写、临帖),获得的理解和解读。这个就像看做菜视频、看无数菜谱,你根本无法获得做出美味佳肴的能力。那就需要跟着名厨去做菜,不断去比较、尝试不同的食材,去尝试不同的加工工艺和火候。老师只是引导自己去认识、理解其中奥秘的人。我们不可能具备和那位名厨一模一样的口味概念,也同样不可能和我们临摹的名家对线条、对字结构一样的理解和体验。可能不如他,更有可能会超越他。但是“模仿秀”一定不是一个好的方式和结果。
古代名家模仿更古的名家,从外在形态,到气质神韵,都“模仿”得很到位。我看过一些明代书家,临摹宋人的书迹,极其有趣。你知道是谁,又知道肯定不是他本人。书家本人有很清晰的认知和意识,并且在书写中保持了清醒的自我;然而他也在用心体会和理解古代名家的结构处理、节奏韵律,以及各处细节处理。
用瑞士建筑大师Le Corbusier 的话说,叫“分析解读式的实践”,而不是“名人模仿秀”。
单纯形式上的模仿,只是一种庸俗的迎合。大众都觉得古代有个叫王羲之,他书法好,以后谁模仿王羲之最好,谁就是书法家。那位“书法家”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通过模仿王羲之的笔迹,获得名利。这不仅仅是“书法家”的庸俗和堕落,也同样是外行民众的庸俗需求。民众并不期待借由一幅有价值的书法作品,来提升自己的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而只是满足于把一个名人的字画作品,挂到自家墙上。买好、挂上,一切都完成和满足了。这本质上只是一种愚蠢的占有行为。
2、古代的“书法家”,本身都是大知识份子,他们没有模仿谁书写的被动需要。他们也不需要靠写字取悦别人讨生活。本质上,古代社会但凡是好的读书人,字都好。字都好的提前下,其中有不但字好,字品也高的,就备受瞩目和推崇。当然,这也一定都是读书人圈子的事情。王羲之只换过鹅,怎么没听过他拿书法作品换马、换车,换房?因为卖马、卖吃的店老板,需要钱来维持生活,而没有特别的精神需要,来通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来满足。
也就是说,古代不存在“书法家”,他们也无法依靠“书法家”身份吃饭。所以我们的历史中,有文人通过卖画谋生的故事,很少听说卖字的。也就是民间讲得“好字不如烂画”。但是看看西方也是,绘画、雕塑雅俗共赏。知识分子、文人的喜好,的确民众很难有共鸣。
3、我们历史中有一个时代,社会各界都很热衷于书画,于是诞生了上海晚清、民国时期的“海上画派”。客观上来分析,那个时代需要装点门脸,各种风雅的送礼需求,就需要一批有相对品质的职业书画家,根据客人特点需求,来制作、生产产品。这是一种伺候人的服务,一种提供专业技术的服务工作。
这些庸俗化的书画家,和本身的艺术全无关系,只是借助自己的独特手艺吃饭。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把这一些人,当作中国书画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可不必。日本大城市至今还有一些带人写字的店,书写请柬、贺卡,书写牌匾、门牌。他们更像是本份的手艺人,通过书写技术和手艺,提供服务。可惜我们的社会本该有这样的手艺人存在,但是手艺人都只想获得一个“艺术家”的虚名。确实顶着这个帽子,吃喝方便一点,也容易被外行高看一眼。
3、古代书画从来都是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和赏玩方式。大家具有类似的认知和审美能力,比较接近的鉴赏能力。所以,一同的文会、笔会,交换各自的诗文、墨迹。这些文雅之士,自是能从其他人的书写中,读出对方的感情和情绪,对汉字结构和含义的理解,对韵律、音乐的品味,以及对整体和细节的把控能力。
这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的内心和对方的内心。也帮助自己有了另外一种思考和审美标准和系统的对比。
明代,祝允明本人的书法
祝允明临苏东坡
祝允明临黄庭坚
祝允明临蔡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