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市场季节性分析

    一、模式识别

通过对比郑棉近10年价格走势图,可以发现郑棉具有相对明显的价格波动规律。在一年中,有三段明显的涨势,两段明显的跌势。涨势对应的时间段是9月-10月、12月-1月以及4月;跌势对应的时间段是7月-8月以及11月。

除了直观观察外,还可以通过统计数据验证季节性规律。笔者统计了郑棉上市以来的每月涨跌幅度、概率、均值及期望,通过红绿颜色对比可以提供很好的参照。

9月份上涨概率为46%,涨幅均值为2.65%;10月上涨概率为54%,涨幅均值1.42%;12月上涨概率为77%,涨幅均值1.61%;1月上涨概率为50%,涨幅均值为1.27%;4月上涨概率相对低一些为42%,涨幅均值1.29%。

7月下跌概率为77%,跌幅均值为-1.35;8月下跌概率为69%,跌幅均值为-1.40;11月下跌概率为69%,跌幅均值为-1.02%。

把年度价格转化为涨跌幅数据,可以发现另一个规律:长期来看,棉花上涨幅度远大于下跌幅度,寻找做多棉花的机会更容易获利。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棉花是基本的生活物资,在长期通胀的影响下更容易上涨。

    二、季节性规律背后的原因探究

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能较好地诠释棉花季节性规律背后的原因:棉花属于经济作物,上游是农产品特性,下游是棉纺工业特性,供给端和需求端均对季节性波动规律有影响,其中又以供给端驱动为主。

9月-10月属于棉花吐絮期,这段时间非常怕下雨,下雨会导致棉花颜色、纤维等质量指标下降,影响收割进度和产量。同时,下游棉纺处于“金九银十”的旺季,棉花需求很好。两方合力影响下,棉价更容易上涨。12月-1月涨势主要由下游备货需求驱动,4月涨势主要由种植面积炒作和种植期天气炒作驱动。

7月-8月跌势是因为棉花处于非关键生长期,花铃期虽然怕旱,但新疆有雪山融水灌溉,内陆一般多雨,所以天气影响弱化。同时,6月之后棉纺进入淡季,老话说“七死八活九旺”,7月、8月属于消费淡季,棉花需求不给力。两方合力下,棉价更容易下跌。11月下跌是由收割低点驱动,新棉集中上市导致棉价承压。

    三、棉花季节性规律的应用技巧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参考棉花的涨跌规律和数值外,还需要结合空间的高低来综合判断投资机会的有效性。笔者通过打乱时间顺序,截取任一时间点上的最高值、最低值和均值三个指标构建价格的空间历史维度,以此参照系判别当下价格相对高低水平,判断价格是否高估低估、是否有价值回归需求。

以2016年的棉价走势为例,选取2007-2016共10年的价格数据,那么在任一时间节点都有十个价格数据,分别选取任一时间节点在10年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再次以时间坐标轴构建价格曲线,得到下图。在2016年4月1号,郑棉价格为10240,而10年中这个时间节点的最高价为28170,均价17375,最低价12475。郑棉价格比历史最低价还要低,显然棉价被低估,有价值回归需求。而4月属于三个季节性涨势中的一个,时间和空间共振,做多盈利概率很高。假设我们4月1日买入,月内上涨至13355,获利3115点。同理,在第二季节性涨势中,9月初棉价为13680,低于10年均值,有价值回归需求,买进棉花持有到10月底价格变为15125,获利1445点。

    四、棉花季节性规律的应用拓展

同样,我们可以把以上研究思路和技巧运用到棉花现货价格、基差、价差领域。分别举例,图表汇总如下。

    五、季节性规律失效因素分析

季节性规律本质上是概率大小问题,并不一定真实发生,有时还会出现大幅度逆季节性走势,因此季节性规律仅能作为投资参考,在具体实践中要综合考量各类影响因素。笔者研究发现,导致棉花季节性规律失效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宏观出现大矛盾,资金配置资产的力量远大于季节性规律的力量。如图在2009年11月,棉花并没有下跌反而大涨7.91%,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后四万亿刺激政策导致的宏观巨变,所有商品持续上涨为主。

二是,基本面出现大矛盾,供需缺口驱动价格的力量远大于季节性规律的力量。在2011年4月,棉花没有上涨反而大跌7.31%,这是因为棉花正处于熊市初期,历史高位的种植面积驱动产量增加、库存积累,供需失衡驱动价格持续下跌。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