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氏源流之一易牙考辩

根据郜同麟《“雍巫”考》文补充

易佳宏

提要:

齐国雍巫氏,字易牙记载,较早见于先秦《左传》:“雍巫,字易牙,齐国大夫”。并未发现齐国雍巫氏,字易牙之人与有易氏、易水、易氏有任何渊源关联,直到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宰相李吉甫命林宝所撰官方背景的姓氏“正史”《元和姓纂》:“易,左传齐大夫易牙之后”?显然《元和姓纂》是假托《左传》,加以凭空杜撰易氏渊源的讹传!之后各朝代的姓氏典籍如《春秋四谱》、《辩论谱说》、《古今姓氏书辩证》、《万姓统谱》、《尚友录》等书所记“易,齐大夫易牙之后,”均是引自《元和姓纂》讹传的结果。成千上万易氏支系,创修谱较早的仅有四个支系:

1,晚唐状元重公之子赟公五代时期修谱,未见确切留存的谱证,仅见于(欢公支系)南宋释褐易祓公修谱叙述;
    2,唐末易优公十世孙、北宋江州瑞昌(罢黜榜眼)易完公于元祐六年辛未(1091)修谱;
    3,易欢公系后裔,南宋潭州宁乡释褐状元易祓公于开禧三年丁卯春(1207)修谱;
    4,南宋抚州南城迁公系易仕弼公兄弟于宝祐三年乙卯(1255)修谱。

较早的易氏谱序均未提到雍氏及齐国雍巫、字易牙之人。先秦典籍、考古证物也同样未能证实易氏与雍氏的雍巫、字易牙为同姓?易氏谱提到齐国雍巫氏,字易牙之人与易氏相关,时间均是明、清、民国之后所创修,追根溯源均攀考于《元和姓纂》及之后姓氏典籍的关于易氏历史渊源讹传的姓氏典籍,加以增益改编,故现攀附名人的表象。

正文:

春秋时有名的雍巫,字易牙之人,《春秋左传正义》认为他是主管国君饮食之饔官,《左传》者也多主此说;又或以为雍巫是巫人。雍巫既不是饔官, 也不是巫人;雍巫之“雍”应当是姓雍名巫;并认为雍巫本来是齐国人,是与雍廪同族。

易牙的生平,《左传》略有记载。《左传.僖公十七年》曰: “雍巫有宠于卫共姬, 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齐桓公) 。……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杜预注曰:“雍巫,雍人,名巫,字易牙。”(1)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曰:“《周礼》掌食之官有内雍、外雍。此人为雍官, 名巫而字易牙也。”于是, 雍巫的官职便这样确定了下来, 《左传》注家都是沿习其说(2)。后世很多人或有异议, 然而多是表述不清, 论证不详,不为后世人们所看重(3):任重《齐桓公佞臣考辨》曰:“巫,是其人之名,表示他所操职业为巫祝。雍,或堂、棠、常均应为地名,以地,名(籍贯)作姓是春秋时代习俗。”任重以雍巫即《管子》之堂巫,为堂地之巫祝,其说可商。任重既以雍巫、堂巫为一人,又以为雍、堂皆是地名,则一人又何以竟能以两不同之地分别为氏? 其前后矛盾,自不待言。另外,任重在此处混淆了先秦姓与氏的区别。

一,

细审《正义》之文,可以发现问题:

1,《左传》言雍巫“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 然而《周礼.内饔》曰: “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王举, 则陈其鼎俎,以牲体实之。”那么,管理诸侯饮食亦当为诸侯饔人之职务。如果雍巫是饔官,“割烹煎和”乃其本职工作,又何需“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公膳,日双鸡。饔人窃更之以鹜。”更公之食尚可,荐羞于公有何不可?

2 ,“内雍”、“外雍”在《周礼》中皆作“饔”,《秋官》另有“雍氏”, 是掌管水利之官④, 与雍巫易牙无关。古籍中”雍”、”饔”虽可相通⑤, 但各经书亦各有用字之例。《左传》中“饔人”一职出现两次, 《襄公二十八年》:“饔人窃更之以鹜”。《昭二十五年》: “及季姒与饔人檀通。”皆用“饔”字。而“雍”字在《左传》中出现数十次,全是作为人名、地名,无作官名者。

3,诸书言饔官, 或作“内饔”、“外饔”、“饔人”( 以上见《周礼》) , 或作“雍人”、“雍正”、“ 雍府” (以上见《仪礼》) , 皆无省略称为“雍”的单一的字。《左传》两次说饔官, 也是作为“饔人”( 见上引) 。

4,《左传. 桓公六年》,申  言命名“不以官,……以官则废职”。齐桓公有一儿子名“雍”⑥,所以齐国应该没有名“ 雍”的官职。

5, 雍巫在此次作乱后,并未在历史中销声匿迹。九年后,也就是鲁僖公二十六年,雍巫再次出现,《左传》曰:“公以楚师伐齐,取谷……寘桓公子雍于谷。易牙奉之以为鲁援。”这是九年前雍巫易牙作乱后,流亡到鲁国,是为鲁国“引援抗齐”,易牙作为鲁国派遣,帮助公子雍共同应对齐国(下详);雍巫前欲立公子无亏为齐国君, 后又奉公子雍助鲁国、楚国伐齐国,屡次掀起政治风波,可见在当时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可《周礼》中内饔、外饔皆为士, 地位甚低⑦。襄公二十八年之饔人,《左传》竟不载其名,其地位低贱可知,若雍巫仅为饔官, 大概是不太可能有如此作为的。

二,

《左传》中并未言雍巫为饔官, 至《正义》 何以推定雍巫之“ 雍”即为《周礼》之饔官呢? 这大概与先秦以来,战国时的一个传说体系有关。

战国时, 人们已多以易牙为知味者(8):

口之于味,有同耆者, 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 《孟子. 告子上》)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 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 言音者予师旷, 言治者予三王。(《荀子. 大略》)

关于易牙知味说还见于《战国策.魏策二》、《淮南子. 道应》等。

至战国末, 易牙的故事得到了进一步的改编(9):

今夫易牙,子之不能爱, 将安能爱君? ……(齐桓)公薨, 六子皆求立。易牙与卫公子, 内与竖刁, 因共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故公死七日不敛, 九月不葬《管子. 戒》。

夫易牙以调和事公,公曰惟烝婴儿之未尝, 于是烝其首子而献之公。……处期年, 四子作难, 围公一室, 不得出。有一妇人, 遂从窦入, 得至公所。公曰: “ 吾饥而欲食, 渴而欲饮, 不可得, 其故何也?”妇人对曰:“ 易牙、竖刁、堂巫、公子开方四人分齐国, 涂十日不通矣。公子开方以书社七百下卫矣, 食将不得矣。”公……乃援素幭以裹首而绝。死十一日, 虫出于户, 乃知桓公之死也《管子. 小称》。

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 易牙蒸其首子而进之。……桓公南游堂阜, 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 公守之室, 身死三月不收, 虫出于户。《韩非子. 十过》。

《韩非子. 二柄》、《难一》中也有与此类似的内容。

“ 易牙烹其子以慊寡人, 犹尚可疑耶?”……明年,公有病, 常之巫从中出曰:“ 公将以某日薨。”易牙、竖刁、常之巫相与作乱, 塞宫门, 筑高墙, 不通人, 矫以公令。有一妇人逾垣入, 至公所。公曰: “ 我欲食。”妇人曰:“ 吾无所得。”公又曰:“我欲饮。”妇人曰: “ 吾无所得。”公曰: “ 何故?”对曰:“ 常之巫从中出曰: “公将以某日薨。”易牙、竖刁、常之巫相与作乱,塞宫门, 筑高墙, 不通人,故无所得。”公……蒙袂而绝乎寿宫。虫流出于户 ( 《吕氏春秋. 先识览. 知接》) 。

战国末至汉初,此说流传特别盛行, 今仅举此数例,又见《韩非子.二柄》、《淮南子.主术》、《说苑.权谋》等不能遍录。

这些书的情节、语句都极近似,可以知道它们是同源的。罗根泽以为《管子.小称》“ 颇似儒家荀子一派之言”⑩, 韩非子则为荀子门生, 因此颇疑这故事乃是荀子一派学者所造(11)。将前举几段文字与《左传》相比,它们都将“荐羞” 具体为“烹其首子”,中间两例还以易牙为桓公之“主味”者。

为了便于我们对这一故事真实性的把握,我们可以先考察一下这几段引文的后半部分。首先,《管子》一书中的两段引文即已矛盾。《戒》中,齐桓公死于乱前,且也未说其死因。到《小称》中,齐桓公乃为易牙等围困致死。《戒》中关于易牙作乱的记载虽与《左传》略有出入,但还没作太多的发挥。《小称》中文字比《戒》中要详细得多, 则又是对其增益改编的结果了。

其次,《左传》、《国语》等书中并无齐桓公不得其死的记载, 唯《公羊传》曰:“ 桓公死,竖刁、易牙争权不葬。”亦未言其不得善终。《管子.戒》与《公羊传》大致相同,仅说齐桓公是缓敛、缓葬而已。至《小称》以后,则齐桓公因被围而死( 或自杀, 或饿死) , 死后竟会虫流出户,其状甚惨。与之类似的,《史记.赵世家》中有这样一段话:

( 公子) 成、( 李)兑因围(赵)主父宫。……乃遂围主父。令宫中人“ 后出者夷”, 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 又不得食, 探爵而食之, 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

此记主父之死竟与前引诸书所言齐桓公之死大致相同, 因此很怀疑这齐桓公惨死的故事乃是以赵武灵王( 即主父) 的死傅会而成的了。荀子即为赵人,或荀卿以故国旧事托之于易牙而抒其愤慨乎? 此故事先秦流传很广, 而司马迁并未采入《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应该是太史公也怀疑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性而未将其采入。马振方以为《管子》 中《戒》、《小称》等十余篇叙事之文多为“ 既有某些史料依据,又与史实多相背离,是后世作者凭对历史的某些了解加以想象和虚构的产物, 均为早期拟史小说”(12)。前文所引《管子》之两则应当都是属于这种“ 拟史小说”了。

关于易牙烹子而事桓公,杨树达《易牙非齐人考》、裘锡圭《杀首子解》皆有专论。杨树达曰:“越东、楚南、西羌并有杀首子进君之俗。(13)”裘锡圭曰:“在古代中国的边裔地区似乎相当普遍地存在过杀首子的习俗,而且首子被杀后往往被分食,并被献给君主。估计在较早的时代,中原地区大概也存在过这种习俗。”(14)由此,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这血腥故事的来源。《左传》中易牙荐羞于桓公的历史传说与少数民族地区杀子进君的习俗合并,便成了易牙蒸子献公的故事了。其实,根据裘先生的研究,“我国古代有些地方杀首子后还要'食之’,这无疑具有献新祭后的圣餐的性质,其目的应是求福、"宜弟"(15),也与易牙之谄媚无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传说中,易牙荐羞于公的媒介-- 寺人貂也被省去。于是,易牙也顺利成为“ 以调味事公” 的膳夫、饔人之属。而《左传正义》遂推定其为饔人, 也就不奇怪了。

至此,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这个历史发展轨迹:

从此图中,我们正可见所谓“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形成过程了。

以上所举诸书传说或以易牙为“为桓公调味者”,或以之为“ 知味者”。然而,先秦传说并非皆主此说。《上博( 五) . 鲍叔牙与隰朋之谏》:“ 或以竖刁与易牙为相, 二人也, 朋党群丑……不以邦家为事,从公之所欲更。……疲弊齐邦。” (16)此处所记是与前引《管子》情节上大体相同的一则传说。但同是谏齐桓公,《管子》以为管仲所谏,此则以为鲍叔牙与隰朋所谏;同是论易牙,《管子》以之为调味者,此则以之为相。易牙当然不太可能真为齐相,童书业在《春秋左传研究》中对齐相之制考证颇详,曰:“春秋末年以前,齐卿大夫执政者除桓公时之管、鲍外,皆为同姓。”为齐相者皆国、高等世家大族,以易牙之贱,是不太可能为齐相的。关于简文的历史性,李学勤指出: “ 简文有托古性质,不可全信(前文, 页95 可参看)。”但由此我们益见此类传说之不可信。

三,

既然雍巫并不是饔人,那么会不会是巫人呢?司马贞《史记索隐》曰:“《管子》有棠巫,恐与雍巫是一人也。”洪亮吉说法与其相同(17)。沈钦韩《左传补注》在引《管子》、《吕氏春秋》之后曰:“如二书所言,堂巫、常之巫与此雍巫决是一人。又有从中出之事, 其有宠于卫共姬, 信矣。传于寺人貂上脱'易牙’耳。”(18)许维遹亦略同其一样说法(19)。

所以以上四氏之说也是有问题的。对此,刘文淇早有论述“传之叙事, 名、氏、字、官每多参错不齐。此举雍巫、寺人貂,下云易牙、寺人貂,文正相承,贾注即据传为说也。”(20)其说甚是,《左传》每前后错综为文。《隐公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前曰“殇公”,后曰“与夷”,殇公即与夷,此谥与字互文者。《隐公十一年》:“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公孙阏”即“子都”,此名氏与字互文者。《桓公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屈瑕”即“莫敖”, 此名氏与官互文者。《左传》中此类之例极多,不遍枚举,然于此可见刘氏之说正确。

《左传》中所提及之巫有“ 范巫矞似”、“ 桑田巫”、“ 梗阳之巫皋”,皆系之以邑名。《管子》、《吕氏春秋》等书所提到之“堂巫”、“棠巫”, 刘文淇亦曰“棠、堂皆齐名”(21), 是也。若雍巫为巫,则“ 雍”亦当为邑名。然遍检书传史籍、考古证物, 并未见春秋时齐国有名“ 雍”之邑的地方。《尚书》之“雍”,周铭作“雝” 。《路史》云:“黄帝子姞姓之后封雝”,雍作雝、雝邑。王国维《殷墟卜辞中所见地名考》说:“殷墟卜辞中所见地名多至二百余,其字大抵不可识,其可识者亦罕见于古籍。”王国维对其中的八个地名龚、盂、雝、亳、曹、杞、载、扈进行了考证,而后提出:其地“皆在河南北千里之内”。后来又在《说亳》中补正说:“卜辞所载地名,大抵在河南北数百里内。”王国维称卜辞中的地名在二百余以上是对的,但是他对这些地名距离远近的分析却偏于保守。对此,《中国甲骨学史》和王宇信《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都有较大的纠正。《中国甲骨学史》说:“殷之地域是否果真以此为限呢?肯定要大得多了。特别是卜辞中有不少关于商之四方、四土的记载,这四方、四土的范围一定很大,决不在王畿附近或囿于殷王统治中心地区的千里之内。至于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所至,就应该更为辽阔和遥远。通过各地的调查发掘和对整个殷商文化体系的测定,清楚地看到,东至辽宁、渤海湾,南至江南,西到川陕,北至内蒙古的广大地区,都有殷商遗址遗物和深受殷商文化影响的其他青铜文化发现,从而使我们对商文化领域有了新的认识。”

《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说:“近年的考古发现也为我们认识商代的疆域和影响提供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商文化分布所及,北到辽宁喀左和内蒙古的克什克腾,西到陕西直至甘肃,西南到四川,南到湖南石门、宁乡,东南到江西清江,东到大海边的山东海阳。在这样广袤的土地上,发现大量与中原商文化作风十分相近的铜器或其他遗物,说明了商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影响。这些远离商都的遥远地区,当包括在甲骨文所记载的商代四土棗东土、南土、西土、北土的范围之内。”

郑玄《毛诗.秦谱》云:“至玄孙德公,又徙於雍”;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淆函之固,拥雍州之地。雍为秦国早期的都城,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禹贡》载,天下分九州时宝鸡即雍州之地。秦人受封立国的初期,即春秋早期,先后在雍地的千(今日陇县东南边家庄一带)、千渭之会(今市东郊戴家湾村一带)、平阳(今宝鸡县东杨家沟一带)、雍(今日凤翔南)地建都达383年之久。如果加上周孝王召使非子在千渭之间(今宝鸡县贾村塬,古称西平塬)为周王室养马的时间,则秦人在宝鸡的历史足迹至少有409年。《史记·秦本纪》虽然记载秦人早期的历史极为简单,而且语焉不详,但仅此,涉及到的重要事件都发生在雍地。《史记·封禅书·孝武帝》等史料中多次提及“唯雍四畤,上帝为尊”,则更进一步揭示了秦汉时期雍地的特殊地位,先秦时期雍地与齐国之雍无关。

且若雍巫即棠之巫,“ 棠”已为邑名,“ 雍”当作何解释?所以其只是以雍为姓的氏而已(见下引)。《周礼.春官.叙官》曰:“男巫无数,女巫无数,其师,中士四人。”其师仅是一般的中士,其余是无禄位的人。“范巫矞似”,《魏书.阳固传》引作“矞姒”,则“姒( 似)”是其姓。春秋之时唯妇人系之以姓(22),此称巫如妇人,亦见其贱。而雍巫如前所说,能弒君作乱、改立诸侯,则绝非巫祝之贱所能为。因此,雍巫也不大可能是巫祝之属。

张佩伦又以为“ 雍巫即食医之类,乃官名”(23); 杨树达以为易牙即狄牙,乃狄人(24)。二人另立新说,恐怕皆无根据。典籍文献中从没有“ 雍巫” 之官, 张说不足驳。杨氏以为“ 古狄易二字同音, 故可通假” ,其说甚是。然又引僖公十八年“ 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狄救齐”,以为狄救齐乃易牙为狄人之故,则并非如此,而是“ 齐人、狄人盟于邢”。僖公二十年(前642年),桓公之乱,其时间齐国已是孝公(前642年至前633年)为君矣, 而齐狄犹盟,所以知狄救齐与易牙无关( 见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 页50) 。又, 闵公二年“ 狄入卫”, 僖公十三年“ 狄侵卫”,僖公十八年“ 邢人、狄人伐卫”,卫国数被狄侵伐,狄与卫国乃有世仇。僖公十八年宋国伐齐国之师有卫国, 狄之救齐国是针对卫国之师,是与雍巫字易牙之人无关。

齐孝公,名姜昭,齐桓公之子。早年齐桓公和管仲立其为太子,并嘱托宋襄公予以照应。前643年,桓公卒,另外五子争夺君位,原桓公宠臣雍巫易牙与竖貂拥立公子无亏为君,姜昭逃奔宋国。前642年春,宋襄公联合曹国、卫国、邾国领兵攻齐,以助姜昭归国争位。三月,迫于诸侯军队的压力,齐众大夫在国氏、高氏两家的率领下诱杀竖貂和公子无亏,易牙奔鲁,迎立太子姜昭。但其余四公子的追随者兴兵攻打已入齐境的太子昭,迫使其逃回宋国。五月,宋襄公再度发兵,击败齐众公子于甗(今山东济南附近),太子昭遂得以入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即位,是为齐孝公。

纵观春秋前期,鲁齐关系经历了鲁齐争雄,鲁服于齐,鲁借楚抗齐的三个阶段。鲁僖公十七年,一代霸主齐桓公凄然而逝,齐国六子争立,霸业衰落。宋襄公意图称霸。齐桓公新逝,诸侯多叛离,鲁国亦然。宋襄公虽有图霸之志,但由于凌虐小国,加之不尊重王室,为诸侯所耻。当陈国请修齐桓公之好时,鲁亦参与齐之会,意在鄙宋。而后宋人称霸不成,宋襄公死于战事。齐孝公即位数年,国内渐趋稳定,也想称霸中原,鲁国在此时不得已约集卫国、莒国结成同盟共同抗击齐国,但仍然不是齐的对手,三国不得不请求楚国发兵抗击齐国。而楚国早有入主中原的想法,现在得到中原诸侯的邀请,何乐不为呢?

《春秋.(鲁)僖公二十六年》鲁国“引援抗齐”,楚国“悬师远戍”。公元前632年楚令尹子玉携带逃亡到楚国避难的齐公子雍攻打齐国,“冬,楚令尹子玉、司马子西帅师伐宋,围缗。公以楚师伐齐,取谷。凡师能左右之曰以,置桓公子雍于谷。易牙奉之以为鲁援。楚申公叔侯戍之。桓公之子七人,为七大夫于楚。”子玉攻克齐国的谷邑(今山东东阿县)之后,把公子雍安置在那里。易牙是为鲁国派遣,帮助公子雍对抗齐国;子玉同时派申公叔侯在鲁国援助下戍守谷邑,自己与司马子西班师回国了。

次年冬,楚成王芈熊頵率陈、蔡、郑、许联军因宋国叛楚服晋围攻宋国,宋遣公孙子固赴晋告急。晋文公乘机征伐楚国的盟国曹、卫以解宋围。楚与救宋之晋、齐、秦联军战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楚军溃败。《左传》(鲁)僖公二十七年:“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晋文公)之教也(25)”晋国赶走谷地楚国的驻军,解除宋国的包围,出外戍守谷地,晋文公为取得霸业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通过一次战争就取得了霸权。同时与楚国的政治进行对比,说明晋国的“文教”胜于楚国。因此鲁国抗齐的策略就不得不再次更改,依付于晋。晋文公称霸,诸侯间再次合旧好。鲁与齐修好,频繁见于史端(26)。

易牙作乱齐国,齐国公子争位为君的战乱,已经交恶于齐孝公和逃到楚国任大夫的另外齐国六位公子,晋齐鲁修好结盟,盟地就在谷,易牙应该不敢冒被杀危险回齐国,或去晋国、鲁国和楚国。至此,雍巫易牙的去向便不知所终。在中国民间, 普遍流传着食神易牙的故事。传说易牙干政事败后避居宋地彭城(今徐州),操烹饪业至终,而易牙食疗菜在彭城广为流传。易牙与彭城的渊源使他留名于今日的饮食文化中。鲁菜是我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 后来成为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 , 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易牙对鲁菜的形成无疑是有功的。元明之际的韩奕曾著一部饮食专书《易牙遗意》(27),即以易牙名之。台湾高雄还有一座易牙庙, 将他作为厨师之祖供奉着。

四,

雍巫既非饔人,亦非巫祝, 则“ 雍” 当为其姓氏。春秋时齐、宋、楚、卫、郑等诸国皆有雍姓。另见《左传.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于郑庄公……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 杜注:“雍氏,姞姓,宋大夫也。”此宋国之雍氏也。《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 :“ 雍子之父兄谮雍子,君与大夫不善是也。雍子奔晋,晋人与之鄐,以为谋主。”此楚国之雍氏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雍获殖绰。” 杜注: “ 雍, 孙氏臣。”此卫国之雍氏也。《左传.桓公十五年》:“ 祭仲专。郑伯患之, 使其壻雍纠杀之。……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此郑国之雍氏也,等不遍枚举,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有雍氏之姓,未见到任何雍氏之姓史料、考古证物与易氏渊源相关。

《左传.庄公八年》: “公孙无知虐于雍廪。”杜注:“雍廪,齐大夫。”此齐国之雍氏。《庄公九年》:“雍廪杀无知。”公孙无知此时已为齐君,雍氏气焰之盛,竟可弒君。《昭公十一年》:“王曰:'国有大城,何如?’(申无宇)对曰:'郑京、栎实杀曼伯,齐渠丘实杀无知,卫蒲、戚实出献公。’”雍廪为渠丘大夫。而申无宇将渠丘与郑之京、栎,卫之蒲、戚相比, 则亦为齐之大城。郑之厉公因京、栎而得国;卫之宁殖居于蒲,孙林父居于戚,而二人出其君。申无宇盖亦以雍廪与宁殖等人相比矣,则其为齐国强族可知。雍巫字易牙之人亦曾两度欲立新主, 甚疑此人亦为雍廪同族,搞政治运动盖乃族之家风也。

因此,雍巫以雍为姓氏,而贾逵、杜预以为其名巫、字易牙大致也是可信的。至于雍巫何以字“易牙”,似颇不易索解。春秋时,边缘地区部族之人名多难晓其义,如莒、杞、越、吴等国之人名皆是。齐国地处东夷,其境亦多少数民族, 而齐国政策较开放,多将其他部族之人吸纳入统治集团(28), 故齐国之人名,如夙沙卫、卢蒲就魁、狼蘧疏之类亦难知其义。因此颇疑“易牙”也是少数民族语言的译音(29)。

《吕氏春秋·精谕》:“孔子曰:“淄渑之合者,易牙尝而知之。”淄水和渑水的并称。相传二水味各不同,混合之则难以辨别,易牙也能够分辨出来。易牙对于味道有惊人的鉴别力。《孟子·告子上》孟子曰:“口之于味,有同嗜者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以嗜者也……至于昧,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孟子也高度评价易牙调和口味与善于辩味的能力。甚疑雍巫因善于调味与知辩口味而被世人称之为“易牙”?

五,

虽然中国家谱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但起初仅为君王诸侯世系,事迹逐渐演变来的,有《周官》,《世本》,秦汉后有《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论》,《风俗篇.姓氏篇》,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九品中正察官的依据,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从官方家谱流行于民间,是贵族所独有,与士族门阀制度有关,做为血统的证明,其内容也比较单一。如中山王墓出土青铜器记载的后期中山国的王世。唐宋前,非士大夫不能立宗庙,修宗谱,中国的家谱只能“官修”,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属于“犯上”。

宋代以后,民间言论开放,欧苏家谱体例的出现,普通人才开始创修家谱。起始于极少的宋代谱,只能够记叙到唐代为止的血缘世系,脉络流传。普通人不是没有生育权利,而是之前由于年远代湮,根本就没有家谱流传下来,追根溯源都考于官方谱牒或历史典籍, 故现普遍攀附名人的表象。

明、清、民国、现代创修家谱盛行于世后,又因战乱兵燹或文革的那些年代谱牒毁损,世系断代失讳普遍。各地区成千上万易氏支系而言,现存的各支派的谱十有九不全,百难剩一、二真实,也就很难说清楚家族世袭。在此情况下,攀附名人就成为姓氏中的一种常态。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姓氏书籍,凡是历朝历代、不同地域的名人都是家族世系的祖先,甚至时间、世次颠倒,都被供奉在家庙中祭祀了。如果细究起来,所供奉的唐宋之前的名人是否和我们有血缘关系,恐怕谁也说不清楚,能说清的只有成千上万易氏支系做人类分子学Y染检测分类了。

六,

易氏源于易水有易氏,是古老以地为姓的百家姓之一。黄帝釜山合符,起点就在易水流域,易氏族伴随着华夏氏族开启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脉。易水曾是唐尧故地,尧封唐后,陶唐氏族因易水流域水患西迁唐地(太原),但都城在九州的冀,“唐尧都冀,遗风至周”,有易氏族在唐尧都冀辖下,成就了易氏太原遗风的由来;

有易氏虽在夏帝泄十六年被先商上甲微杀君绵臣,但一直还是易水流域最大的氏族和氏族各方国。易族人勤王劳事、纳贡、助祭,不绝于史端。

周武王因克商伐纣,最早加封的就是易氏所在的诸候国,及早期中山、春秋末南迁的易氏族群战国中山,均未见与各诸候国的雍姓雍人相关。

春秋“楚久伐,中山君亡”,易氏部族被楚国经陈留上船南迁今淮河中游及安徽南部,造就易氏“济阳郡”的史传。留下了“易甲不屈白公胜威利,拒助弑楚惠王,著节义”,被大量的相关出土文物所证明。秦代太原郡辖易水,承续了易氏“太原郡”的千古流传。秦、汉南征南越,易氏由淮河、邗沟入长江、经鄱阳湖入赣地,基开豫章,播迁全国。

易氏谱书中易甲不屈白公胜威利,著节义,是因春秋“楚久伐,中山亡”早期中山国亡,易甲为代表的族群迁到了淮河中游及鄱阳湖长江北岸大片地域,被史籍和出土文物所证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这支易氏族群已经生活在今淮河流域附近及鄱阳湖长江北岸大片地域(详见以后发表的《易氏远祖历史源流考辩》);秦汉征南越,易氏由淮河、邗沟入长江、鄱阳湖进入赣地,易洸将军世系至迁赣的连续于谱传。并未见早期中山及后期中山国与雍氏的雍巫字易牙有任何关联。

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易氏现存最早谱序《完公序》“而瑞昌王仙乡颜辈里易氏,乃自海昏上坊迁焉”;宋元符戊寅(1098)年十二月十二日鄂州崇阳县主簿李  撰《弁公墓誌》“易氏本海昏上坊人”。在隋唐时的史籍叙事已不提海昏之名,完公和崇阳县主簿在宋代说到海昏上坊,说明完公春先公之前的先祖自汉代初至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的时候已经生活在海昏县上方,记叙是从古代时间的次序,繁衍的地域简略叙述到唐代。据《新建县志》载:吴城(今永修)吉山居民是“秦时移此”,至今已有2200余年,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立海昏县,县治设吴城镇区西北二里许之修河北岸的芦潭村附近。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海昏沉没,商业南徙。吴城遂正式立镇“废海昏,移建昌居之”(《建昌县志》)。    春秋末易氏族群已经在古白地以东的淮河及长江北岸大片地域生活繁衍,“秦时移此”与历史上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发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发江、淮、巴、蜀诸郡兵及罪人以平南越, 皆道出赣地”皆是北方移民来源之初的源由,北方移民经营赣地多地志书均有记载;安义谱曾经多篇幅讲到易氏修江第一名家相同。

今藏宜春博物馆的唐乾符二年三月二十六日《袁州宜春县唐故易府君墓志铭并序》,墓主易节(798-875)碑“……易氏出自太原,其先汉大将军(易洸)晃镇此郡,子孙因而居焉。府君即将军之裔也……”证实西汉时期易氏已经遍及豫章各地。

先秦《左传》等书的齐国雍巫氏、字易牙记载,并未发现与有易氏、易水、易氏何种渊源关联?却被见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成书,宰相李吉甫命林宝所撰的,有着官方背景的“正史”《元和姓纂》,书中“易,左传齐大夫易牙之后”?林宝明显是假托《左传》讹编易氏渊源的结果!

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学者邓名世,字元亚,江西抚州临川人,累官著作佐郎,著有《春秋四谱》、《辩论谱说》、《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书均是将诸多姓氏引源自各先朝典籍。《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易,齐大夫易牙之后,后魏荆州刺史易愷。前凉将军易掖,今望出太原、济阳。”是为沿用了《元和姓纂》和《晋书》之语;之后,南宋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等古代姓氏专著;明末的《万姓统谱》、《尚友录》等书称易氏源出“齐大夫易牙之后”,均是引自《元和姓篡》假借《左传》讹传易氏渊源的结果!追根溯源都攀考于历史典籍,加以改编,故现普遍攀附名人的表象。

南宋著名史学者洪迈(1123~1202)的《容斋随笔》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该书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是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容斋随笔》称《元和姓纂》“诞妄最多,盖有由也”。

南宋开禧三年(1207)春,状元易祓公修之绫谱、《庆源集》序,祓公作为当时重要的经学家、理学家。当是知雍氏记戴详于周礼,按《周礼》“雍人掌沟渎浍池之禁,……”这只是说职掌农用水和渔猎等事。各列国均有雍氏之姓,与易氏易水得受姓并无关系。也因详悉《元和姓纂》和《古今姓氏书辩证》之书的易氏渊源是假托《左传》讹误结果。虽祓公的绫谱《庆源集》序大部分是在驳斥赟公谱,但其“类於始祖以来,皆有嫡系,一或阙略,遂以为无据,期於有据,非牵依附会成之不可,淆乱之弊”之言,定是与洪迈的《容斋随笔》称《元和姓篡》“诞妄最多,盖有由也”有着相同感受!   所以,较早的史实证物均未见到易氏与雍氏的雍巫字易牙为同姓的任何渊源关系,见到的只是从《元和姓篡》开始假托杜撰讹传的结果!

唐代官方背景《元和姓撰》假借《左传》讹误易氏攀附易牙,被之后的《春秋四谱》、《辨论谱说》、《古今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万姓统谱》、《尚友录》等书所引用,称易氏源出“齐大夫易牙之后”。影响易氏谱在什么时候,只须看看各易氏谱易牙记载的谱序时间在明,清、民国、现代,修谱考于姓氏典籍、攀附大行于世的时候就能明白。
      如《易氏源流序》(宜春温泉易氏族谱,清道光十年,即公元1830年)“易氏之先,本出自有熊氏黄帝孙伯鲦(原为上攸下鱼结构,音“条”)之裔,封南燕佰,姓姞氏,至周时居郑地,仕郑,封于雍邑,以邑为雍氏。雍纠之裔尚,徙齐地,仕齐,食采于易,其郡山西太原易州,后以采为姓,此易氏之由来也”;易开公十二世裔瑞昌北宋易完公撰序提到易甲,易恺,雄公因“易氏得姓,远莫知其所自”是参考《刘向新序》和《晋书》而言;江西安义谱牵附易牙的谱序始于清乾隆二年丁已仲夏月,易时维撰序;瑞昌谱在乾隆十五年牵附易牙,民国时又被否定;鄂东谱光绪年间和民国九年谱攀附易牙、民国三十一年修谱撰序全面否定易牙;等等明、清、民国时期各谱才开始易牙的记载,不遍枚举。

易氏得姓诸多之说中的易牙,因江西抚州临川人邓名世接引著书之后,是为之后江西各谱普遍牵附春秋时齐国雍巫字易牙的缘由。部分各地易氏因迁自江西,谱书又江西谱而继续牵附。觉得舍去雍巫氏,将(字)易牙的字作为姓说不过去,增改为雍巫受封于易水称易牙,缚会雍纠,雍廪等多种源流,再推及雍姓,雍为易本姓,竟不顾常理?
     古人出生父母取名,供长辈呼唤,一般都是读书人在弱冠之年(20周岁)才有字,为了表示对人尊重,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号,一般都是自封的,就像我们现在取网名一样,而古人以字为姓者未有所闻?
       易氏是最古老的百家姓氏之一。远古黄河由今天津静海区入海,远古黄河下游即今易水流域,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时,易水流域之有易氏已明确于史端。夏前,有易氏在易水流域发展繁衍,到夏代成为整个黄河下游最大的氏族。易水也因有易氏而得名,公元前各历史时期,易氏族是以有易氏部落族群、地域方国存在演变而来,非受封赐姓。春秋时始以易为姓,没有确定的始祖因食采于易水。巳知易氏最早的远祖代表是春秋楚惠王时的易甲。现今有丰富的正史研究资料、古籍摘选、墓葬考证、青铜器、殷墟甲骨文等,且得到部分家谱记载证实。《辞海》已接受昆明易宪武教授和泸州易小平教授建议,否定易牙(31),认为意见中肯,随即修改其有关版面,改为“唐有易重(状元)”。可谓得到学界肯定认同,实亦否定了雍巫字易牙、雍纠、雍廪等分布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候国的雍姓为易姓和一切易氏受封赐姓说。
   未曾尽妥,谨望批评!

注释:
1,杜注盖本之贾逵注,《史记.太公世家》 张守节《正义》 引贾逵注曰: “ 雍巫, 雍人, 名巫, 易牙也。”( 裴骃《集解》 亦引贾注,“ 也” 作“ 字” , 余同) 盖先儒多主此说。

2,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年, 页337; 竹添光鸿《左氏会笺》 卷六, 东京: 富山房, 昭和五十三年( 1978) , 页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 修订本) , 北京: 中华书局, 1990 年, 页374。

3,任重《齐桓公佞臣考辨》曰: “巫,是其人之名,表示他所操职业为巫祝。雍,或堂、棠、常均应为地名,以地名(籍贯)作姓是春秋时代习俗。”( 任重《齐桓公佞臣考辨》, 《管子学刊》1996年第1期,页27)按, 任氏以雍巫即《管子》之堂巫,为堂地之巫祝,其说可商。任氏既以雍巫、堂巫为一人, 又以为雍、堂皆是地名,则一人又何以竟能以两不同之地分别为氏?其前后矛盾,自不待言。另外,任氏此处混淆了先秦姓与氏的区别。

4,《周礼.雍氏》:“掌沟渎浍池之禁,凡害于国稼者。春令为阱擭沟渎之利于民者, 秋令塞阱杜擭。禁山之为苑、泽之沉者。”

5,“雍”、“饔”为古今字。《古文字诂林》引唐兰说,以为甲骨文中

字饔字(《古文字诂林》第5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327),则饔字出现亦甚早。于省吾以为从食雍声之字始见于周器《郑饔邍父铸鼎》(见《甲骨文释林》, 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页181),则其字亦非后世所造。则《周礼》等书中之“饔”字当非后人所改。

6,《左传.僖公十七年》 : “ 宋华子生公子雍。”

7,襄公二十八年之饔人,《左传》竟不载其名,其贱可知。

8,关于易牙知味的传说还见于《战国策.魏策二》、《淮南子.道应》等。

9,战国末至汉初,此说流传甚盛,今仅举此数例,不能遍录。又见《韩非子.二柄》、《淮南子.主术》、《说苑.权谋》等。

10,罗根泽《{管子}探源》,《罗根泽说诸子》, 页334。

11,李斯曾为吕不韦舍人,《吕氏春秋》之作, 李斯亦当预其事( 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1 年, 页563) , 李斯亦为荀子门生, 或《先识览》即为李斯所作。

12,马振方《{管子}之小说考辨》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 年第1 期, 页9 --10。

13,杨树达《易牙非齐人考》 ,《积微居小学述林》,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年, 页246。

14,裘锡圭《杀首子解》,《中国文化》第九期, 1994年2月, 页48。

15,裘锡圭《杀首子解》, 页50,

16,李学勤《试释楚简{鲍叔牙与隰朋之谏}》  ,《文物》 2006 年第9期, 页94。另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6页176、185。

17,洪亮吉《春秋左传诂》 , 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页301。

18,沈钦韩《左传补注》 ,《清经解续编》第3册,上海: 上海书店, 1988年,页32。

19,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管子集校》,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6年,页518。

20,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页337。杨伯峻亦有类似之说, 详《春秋左传注》,页374。21,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页337。

22,可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页2—3;杨玄《三礼通论》,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页568-- 572。

23,见《管子集校》页518 引。

24,见杨树达《易牙非齐人考》,《积微居小学述林》, 页245。

25,这样在一个离楚国遥远的飞地,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维持一支楚国的卫戍部队。在中国先秦史上还未曾有过。终春秋之世,晋人没有胆识也没有魄力采用这种战略。张正明先生在《楚史》一书中分析了楚人敢于这样做的原因:“一则因为他们有控制飞地的经验,当初熊渠封三子俱为王,就是开辟了三块飞地;二则因为他们确信当时天下莫强于楚,深知(在鲁国援助下)齐人无力把这块飞地吃掉。果然,齐人对谷邑莫如之何。”

26《 左传》(鲁)文公十七(前610)年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齐侯伐我西鄙。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于谷。诸侯会于扈。秋,公至自谷。冬,公子遂如齐(做人质与齐修好)。《左传》文公十七年:齐侯伐我北鄙,襄仲请盟。六月,盟于谷。……襄仲如齐,拜谷之盟。齐懿公攻打我国(鲁国)北部边境,襄仲请求结盟。六月,在穀地结盟。襄仲到齐国去,拜谢穀地的结盟。《春秋》(鲁)宣公十四年(前595)经: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左传》同。)

27,韩奕《易牙遗意》 ,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4 年。

28,详见许倬云《西周史》, 北京: 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95年, 页134--137。

29,颇可玩味者, 鲍叔牙亦字牙。据《国语》韦昭注, 鲍叔牙乃姒姓之后(《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页222) , 而杞国亦为姒姓( 见《左传. 襄公十一年》杜注) 。

30,唐.房玄龄:[晋书],卷2,文帝纪,中华版38页 42唐.房玄龄:[晋书],卷56, 1977,中华版,2247页)中,提到易恺和易揣两将,易雄列传(注释:唐.房玄龄:[晋书],1977,中华版, 2214页)

31,易宪武《三论易氏源流》。

2014年2月16日记于河南商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