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盗版侵权问题严重,需健全监管政策
随着智能手机深度侵占现代人的生活,年轻人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碎片化,这让知识变现迎来黄金期。知识付费自古存在。在出版、教育和培训等领域,你一定为书籍、培训班等买过单,这就是在为知识付费。
2016年被视为中国知识付费元年,经历了持续1年多的火热,一大波知识付费产品抢占资本市场,整个行业呈现快速成长、持续向上的发展趋势。
知识付费经由2017年前后穿透力极强的爆发式增长之后,大众认知度及接受度已大为提高,商业模式渐趋成熟,市场教育大体完成,行业逐步进入稳定期,图文、音频、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已陆续加入到知识付费产品阵营中来;垂直平台和综合平台各自发展,它们所面对的问题也表现出了日渐分明的差异化,而这当中前者的流量瓶颈已是一个广为人知且至为突出的核心尴尬,能否大力度破圈引流及高效转化,决定着它们未来还能走多远。
随着知乎、喜马拉雅、创客匠人等平台不断拓展边界,泛知识付费风起,吸引了更多元的受众。根据预估,2020年知识付费行业规模将突破392亿元,同比增长41%。
2020年年初,一场疫情让足不出户的人们增加了对内容付费的意愿,知识付费再度起飞。
2020年疫情让人们对在线学习、自我提升需求增长,知识付费再度起飞,但内容含金量是知识付费领域的关键,同时也需要聚焦细分用户群体。而对于用户而言,对付费课程、音视频的内容价值要有判断力,不要被质量不高的知识付费“割韭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线上知识付费发展带来了机遇,各种线上知识服务平台应运而生,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调查发现,名目繁多的知识服务平台乱象丛生,有的知识服务平台名不符实,收取的费用与消费者预期大相径庭,无良商家陷入价格欺诈的困局不能自拔;有的则挂羊头卖狗肉,干起了违法经营勾当,造成色情暴力充斥;有的无视他人权益盗版侵权,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防止和避免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发生。有些线上知识服务平台根本没有独创的内容,未经知识产权人授权,随意剽窃他人成果,东拼西凑之后拿来为我所用,从中牟利。对这种侵权行为必须“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目前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猖獗的原因有三:一是目前网络交易平台多遵循“通知删除规则”,被动处理网络盗版,在主动打击方面措施有限;二是网络盗版行为违法成本比较低,尤其是著作权侵权法定赔偿上限比较低,而且没有惩罚性赔偿机制,权利人起诉维权往往得不偿失;第三是监管部门缺乏常态化的监管措施。
针对此,首先,网络交易平台加大管理力度,对侵权卖家给予更严厉的处罚,如关闭网店、扣除保证金等;第二,尽快完成著作权法的修改,提高法定赔偿的上限,增加惩罚性赔偿;第三,监管手段也需更新,构建常态化治理机制,如建立专门的部门,通过技术手段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查处网络盗版行为。棒喝侵权行为,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是知识产权部门的一项职责,容不得马虎与懈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