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逸偲 | 探求意识实在性的终极根据: 费希特与谢林早期先验哲学的平行演进(1794-179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
探求意识实在性的终极根据: 费希特与
谢林早期先验哲学的平行演进(1794-1797)
倪逸偲 | 文
作者简介
倪逸偲,1994年出生于安徽芜湖,江苏南通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先验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
摘 要:由于受黑格尔主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界更关注费希特与谢林早期先验哲学方案之间的差异而非联系。本文试图指出,费希特与谢林早期先验哲学方案虽有差异,但仍然具有共同的理论主题,即他们都是对意识实在性的终极根据的平行探索。两者都将自我意识作为先验哲学的中心问题,并都试图将思维-存在统一体建立为哲学的最高本原,从而在完成意识实在性奠基的同时,建构起先验哲学的完整体系。与此同时,作为哲学最高本原的思维-存在统一体也是先验哲学的终极根据与原初开端。
一
费希特1794/95版《知识学》中基础性自我意识理论的困难
费希特于1794/95年发表的《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以下简称《知识学》)对于德国唯心论的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莱茵霍尔德的影响下,费希特着重探寻我们的意识事实(Faktum des Bewuβtseins)的根基——绝对自我(das absolute Ich)或自我意识(Selbstbewuβtsein)的内在结构。任何对意识活动的实在性根基的探索都必须首先落实为对自我意识的内在结构的澄清。费希特在《知识学》的前3节中发展出了一套“基础命题”(Grundsatz)体系来实现以上目的。其中的推证过程由如下四个步骤组成:
二
谢林1795年《论自我》中的“思维-存在”同一体构想
谢林在1794年9月完成的作品《论一种全部哲学形式的可能性》(Ueber die Möglichkeit einer Form der Philosophieüberhaupt)与费希特第一个版本的《知识学》在时间上几乎同步。青年谢林追随莱茵霍尔德与费希特的哲学构想,试图从基础命题——绝对同一性“A=A”出发,建构一套自最高本原而下的哲学体系。(cf.Schelling,SW I,1,97)但是,谢林很快就放弃了这条路径并转而尝试一个全新的哲学构想,专注于奠基问题。在发表于1795年的论文《论自我作为哲学的本原》(Vom Ich als Princip der Philosophie)的前3节中,谢林提出了原初主体-对象的理念(Subjekt-Objekt)作为哲学与全部科学的最高本原,或者用德国学者伊贝尔(Christian Iber)的话来说,谢林提出了“一种先验哲学的存在论根基”。
),这个终极的理念进入了“前意识”(Vorbewuβtsein)领域,因而不可能被有限的人类理智以任何概念化的方式加以把握。但是谢林在绝对自我中没有作出任何已然存在的区分,而任何一种尝试在绝对自我中制造区分的努力都会被谢林视为某种特定的概念化行动——在无条件者的领域内,这种概念化活动根本就不被允许。这一体系性的困难从一开始就让谢林的绝对自我的动力学机制戛然而止。而笔者试图在下文指出,只有到了1797年,在费希特对自我意识的构造问题的新思路的启发下,谢林才得以重新深入地界定理智直观的结构化概念,并彻底解决这里出现的困难。
三
费希特1797年《尝试》中的基础性理智直观理论
本文第一部分已经论证《知识学》第1节中实现的自我的绝对同一体是纯然形式化的,并不能生成它自己的原初实在性。从绝对自我到有限自我(世界之中的理性存在者)的行动传递机制本身也有缺陷:一方面,作为两者之间的中介的非我仅仅被绝对自我从形式上设定;另一方面,非我又确实从外界“借入”了实在性,这就与非我只被绝对自我设定相冲突。笔者认为,1794/95版《知识学》中的这一困难也许可以归因于康德、莱茵霍尔德与青年费希特等人所主张的批判哲学的方法论的一些固有缺陷:为了避免先验实在论,这些哲学家们在构造哲学的基础实在性概念时往往犹疑不决。而在谢林与荷尔德林的影响下,从1796年开始,费希特明显更改了他在1794/95年的旧方案,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哲学构想。
四
结论:分道而行还是殊途同归?
正如笔者在导引中所言,长久以来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之间的真正联系一直被遮蔽在两位哲学家的表面争执与他们后来的追随者与批评者们的论争之下。费希特与谢林的分歧早在1795年就已经初见端倪:谢林尝试将他自认为严格遵照批判哲学方法论建立起来的自我概念的形式化结构展示给费希特,而费希特则拒绝接受谢林哲学中不断增长的先验哲学的“存在论化”的倾向。在谢林1797年发表的《论知识学的唯心论阐释》(Abhandlungen zur Erläuterung des Idealismus der Wissenschaftslehre)中,谢林第一次强调了,他的哲学是对费希特体系的纠正。谢林认为,绝对同一性应当被视为先验唯心论的最高本原,而费希特却鲜少使用类似于“观念性与实在性的同一体”这样的术语。(cf.Schelling,SW I,1,427)谢林认为,最高本原只能通过理智直观——即绝对的内向性启示自身,这与费希特对基础命题体系的概念化把握全然不同。但费希特认为谢林的想法忽略了自我意识的多维度结构内部的精细环节。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