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之道(7)|用灵魂与热血铸造人生大道——北京市大兴区黄村一小起死回生的历程解码(五)
评星活动——扬自信
【张景浩】日本一位校长对他的老师说:“你们班有43个孩子,请给43个孩子找到43个'最’。全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纷纷寻找自己的优点。这个文学最好,那个数学最好”……全班只有一个男生什么“最”也找不到,他急得快哭了,最后,老师帮他找到一个“最”——皮肤最白,这个孩子笑了。但老师说:“皮肤最白是爹妈给的,你能不能通过努力找到一个自己的'最’。”后来,老师发现这个孩子爱吹口琴,就训练他专门吹口琴,使他成为口琴吹得最棒的学生。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一个孩子某方面智能的开发,将促进其他智能的发展。根据动机训练原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会激发他在其他方面尝试的热情。评星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牛一牛”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一次愉悦的内心体验,让每一个孩子都过一把“明星瘾”。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是球星。”老师问:“你为什么是球星?”这个孩子说:“昨天和四2班的踢球,我独中三元,他们称我是班里的小贝利。”老师说:“球星给你了。”专门给他发了一张评星喜报。第二天,学校的群星灿烂专栏出来了,第一张照片就是这个可爱的孩子,下面写着“球星李胜利”,评星理由:与四2班踢球独中三元。评星活动让学生自定星号,自找评星理由,挖掘自己的闪光点。这个学生说:“我是歌星,全班唱歌最好。”那个学生说:“我是长跑星,学校运动员长跑,我得了第一名。”许多学生争着说:“老师,我是数学星”;“老师,我是文学星”;“老师,我是诚实星”;“老师,我是节约星”;“老师,我是进步星”……评星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评星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
【陶继新】开展评星活动的目的,不是只让某几个所谓的优秀生受到表彰,而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到自己了不起。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独具的优势,只不过有的时候由于单一的评价遮蔽了这种优势而已。可是,一次两次或更多次的遮蔽,让学生失去了自我认可的信心。
有一次偶遇一位家长,聊天过程中了解到,他的孩子在班里是令所有老师头疼的一个孩子,几乎每天都会因纪律、学习等问题被放学后留下。那位家长不无惭愧地说:“唉,他被放学留下是正常现象,要是不被留下反而不正常了。”这位爸爸还说到,班主任老师多次找家长谈话,有一句话令他特别感慨。老师对他说:“你孩子是全班坏孩子的头。”他说:“我孩子是调皮了些,不过,他并不坏。孩子曾经跟我说,他也很想表现好,而且有些方面还是能表现好的,只是因为老师对他印象不好,他总也没有机会表现了。还有一次,孩子不知怎么的,超常发挥,考试考了100分,他同位是个比较乖的男孩子,却没有考到100分。孩子对我说'爸爸,我这次不得了,连我同位这样的好孩子都没有考过我’。孩子是一脸简单的得意,但是我听了心里真是酸啊。孩子自己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坏孩子了。唉!”从这位家长的谈话中,其实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无可奈何。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学校里,尤其是小学里,何其普遍啊,哪个班里不有几个这样老师的“眼中钉”、同学们的“公敌”啊。试想已经被钉上了“坏孩子”这个烙印的孩子,或许整个的学生时代都将无法翻身啊,甚至可能像这个孩子一样,在他自己的内心也会渐渐地认定自己的“坏”,并慢慢地真正地滑入“坏人”的人生啊。
所以,这个核心问题何其关键啊。教师内在的认定或者信念将直接投射成学生的外在现实,教育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不正是这一现象的实验性研究吗?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
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再后来这些孩子成人后也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在这里,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期待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因为他们受到了权威者的影响,坚信这部分学生就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也正因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难以隐藏对这些学生的信任与期待,而这种“真诚的期待”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
在小学阶段,对孩子来说,老师无疑就是最大的权威,其地位甚至超越了父母。基于孩子在小学阶段权威意识的发展显示,儿童期孩子的自我评价基本仰赖于权威的评价,也就是老师说什么一般小学生就信什么,包括老师对他的人格、能力、未来发展的评价性认定,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本质上就是老师所说的那样子的。当老师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星”的时候,他们也就认为自己是某个“星”了。于是,就在心里高度认可了自己,有了继续上进的信心,也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硕果累累——创辉煌
【张景浩】我们的研究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学校发生了显著变化。到2005年,学校在校生由2000年的287人上升到634人,仅有1700多平米的小学人满为患,学校先后被授予“大兴区小学示范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等多块铜牌,《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现代教育报》《北京教育》等9家媒体,先后12次无偿报道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2005年以来,我个人先后被授予“大兴区十佳校长”“大兴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重奖10万元)”“北京市杰出校长”“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第一名)”“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全国优秀校长特殊贡献奖(全国仅4名)”等多项荣誉。2005年,我入选“首都基础教育名家长廊”,2006年1月,《中小学管理》将我作为封面人物,同时发表我的《在理论与实践的轮回中寻觅教育的真谛》一文,《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电视台》等10余家媒体,先后报道我的工作情况。我先后应邀到全国讲学、讲座近500场,全国有近万名教育同行到我校参观学习。
【陶继新】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当是一种本然之事。因为任何的努力,都会收获成果。况且,您的努力,不是盲动,也不是一般化的行动,而是持之以恒之动,而且有了高位的人格与思想,有了丰富的储备与智慧。具备了这些条件,也就具备了抵达理想境界的可能。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您是极其辛苦的,同时,又是极其幸福的。因为您从中实现了自身的生命价值,更让你们的老师有了很大的发展,让学生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
【张景浩】在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基础力量薄弱校发展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调研,科学分析,选准学校发展的增长点,是基础力量薄弱校发展建设的前提。
二、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两支队伍的素质,是基础力量薄弱校发展的保证。
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让教师享受研究的快乐,在研究中不断成长,是基础力量薄弱校发展的关键。
四、明晰学校发展的阶段,加强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是基础力量薄弱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学习—实践—反思—创新”,是基础力量薄弱校发展建设的不竭动力。
校长要有思想,没有思想要有思路;校长要懂教育,校长应成为初段的教育家。我的工作做得很不够,许多还是刚刚开始,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学校管理的规律,不断研究新的问题。我今年60岁了,名利等许多东西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在有生之年,为教育、为自己的理想再干点什么。
有人问我,您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大的精神?我说:人至无求品自高,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我热爱教育工作,我爱当校长。有人说一个人的最大成功,是他已经退出了江湖,江湖上还在流传着他的传说。我希望有一天,我不当校长了,我的实践还对年轻的同行有所启示,那时,我可以无愧地说:“这辈子我没白活!”
【陶继新】“人至无求品自高”说得太好了!您这里的“无求”,不是不求教育教学的发展,也不是不求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更不是不求学生享受学习的幸福,而是不求自己的名与利。当然,如果是水到渠成得来了名与利,也是可以收取的。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过,“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现在有的人取得名利不择手段,“不以其道得之”,虽然得到了,可是,因其违道而行,往往到后来反而无名无利,甚至处于困境之中。而您不但不去追求这些身外之物,就是应当得到的也淡然视之,所以,才有了一种无所有畏惧的精神,才有了让人敬而仰之的高尚。而这些品质,则会化成一种巨大的精神能量,不但自己会发展,也会影响到师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您即使不当校长了,您的精神还在,您的影响还在,您的思想还会延续。况且,您现在还当着校长呢!
-全文完-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