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鎏金剑是一把民间文物,因为它有三个问题,故此真伪难定

在民间文物收藏市场中,曾出现一柄名为“三星堆鎏金剑”的文物,它一度被认为是三星堆文物珍品。然而在它的身上却出现了三个问题,致使其露出“狐狸尾巴”,被鉴定为赝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三星堆遗址的出土,令全世界人民都为之侧目,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正是因为遗址之内出土了大量奇特且精美的文物,也正是它们的出土,让三星堆文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中不乏特殊的文物,如外形样貌与《山海经》中“扶桑树”极为契合的青铜神树,如方脸纵目微笑的青铜大面具,同时还有神秘且闪耀的金箔图案器物,它们无一不在昭示着数千年前伟大的文明历程,让后人感到由衷的敬佩与赞叹。

毫无疑问,古蜀国是一个部落型的城邦国家,从文物类型上来看,国内的子民都过着与世无争、安居乐业的生活,与此同时,古蜀国的贵族们也追求美的真谛,他们让工匠努力的在玉石及青铜器上雕刻,以此彰显文明的光辉。但在中原古书中的记载来看,古蜀国绝对不是一个平庸的小国,相反,该国还是一个极为善战的国家,甚至屡次与中原王朝发生摩擦,并取得过多次胜利。然而事实就摆在眼前,在考古专家发掘过程中,他们惊讶地发现,在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文物之中,兵器数量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微乎其微,只有区区几件以青铜打造的礼仪兵器。

据考古专家称,三星堆遗址内二号坑内的青铜兵器,器型保存十分完整,并且分布也较为密集,总共有61件之多。通过鉴定分析发现,二号文物坑内出土的文物以青铜戈居多,同时还有少量的青铜剑。从青铜戈规格上来看,它们曾依照严格的标准打造而成,其通长为20.4-21厘米,宽度为2.5-4.3厘米,形制均为十字形。三星堆十字形青铜戈的援呈细长等腰三角形,两侧处均有锯齿或连弧状刃口。

考古专家介绍称,三星堆出土的铜戈,其本身可能就是巴蜀三角援无胡式铜戈的祖型。但在研究考察的同时,考古专家们也注意到一个问题,如果从理论而言,铜戈属“青铜兵器”,既然是兵器,其最主要的设计理念就是具备足够的杀伤力,如此才能撕裂敌人的护甲,继而对敌人造成巨大伤害。但三星堆铜戈却恰恰相反,其本身制作材料为薄片状,完全不具备攻击效果,因此可以推断它们应该属于“中看不中用”的礼仪器物,是用于驱邪镇灾的法器。

三星堆遗址文物中的兵器果真少的可怜吗?事实并非如此,在不少民间收藏家的藏品中,兵器类文物比比皆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物当属“三星堆鎏金剑”。“三星堆鎏金剑”是一把青铜古剑,其造型风格与三星堆文物极其相似,更重要的是,青铜古剑剑身全部采用鎏金工艺打造,远远看去仍金光闪闪。此时一个问题顿时涌现出来,“三星堆鎏金剑”作为一件民间文物,它的真实性是否靠谱?对此疑问,考古专家在研究之后给出了具体的答案。

考古专家们认为,所谓“三星堆鎏金剑”,其实只是一件以“三星堆”为噱头的仿制文物,换句话说,它是一件彻头彻尾的赝品。专家们的结论绝非臆断,相反,它是基于大量事实证据之上的理性言论。考古专家认为,“三星堆鎏金剑”第一处破绽便是鎏金工艺。众所周知,鎏金工艺出现的最早时间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工匠们会将金和水银混合在一起,制作成合成金汞剂,将其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对其加热使水银蒸发,当水银全部蒸发之后,黄金便会牢牢的附着在器面而不至于脱落。三星堆文明距今约有3000-5000年,早东汉1000-3000年,因此古蜀人不可能掌握鎏金技术,反而他们更热衷于使用贴金之法。

“三星堆鎏金剑”的第二个漏洞便是其样貌特点太过于现代,无论是剑身还是剑柄的造型,似乎与古装电视剧中的道具剑毫无二致。

最后一点最重要,考古专家称,对于三星堆遗址的保护工作十分完善,凡是出土的青铜文物都未出现过损毁与丢失情况,更不可能向外界流出,“三星堆鎏金剑”又会如何通过层层关卡的盘查而流入市场呢?综合来看,“三星堆鎏金剑”无疑是一件赝品,并且是一件仿制手段低劣的赝品。

三星堆遗址的谜团数不胜数,需要更多出土文物进行揭秘,但我们需要的文物却不是一些浑水摸鱼的赝品,因为它们只能凭空添乱,对我们的视线造成干扰,因此必须对其加以拒绝与摒弃。

参考资料:《三星堆之谜》 四川出版社出版 刘明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