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的安慰,帮我走出至暗时刻

华章妹说

当你生命中的某个人正在受伤,你是有实际具体的方法可以提供帮助的。

很可能,你的朋友此刻正需要你的帮助。假期在家,别忘了多给他们一点爱。

以下,Enjoy:

作者:凯尔西·克罗、埃米莉·麦克道尔

来源:华章管理(ID:hzbook_gl)

01 倾听:无声胜有声

与处在困境中的人交谈的最好方式不是说话,而是倾听。

一个母亲的孩子患有囊性纤维化,她说:

人们以为只听不说对交谈就没有任何贡献。截然相反,听我描述这个可怕的疾病是我能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之一。

倾听有巨大价值这一点,可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但在你的朋友处于痛苦中时,“我怎么能让他感觉好一点?”又是非常自然的反应。

在钻进拯救模式——提各种建议,换角度看问题,问一系列澄清情况的问题之前,我们要尽可能达到所谓的“情感共鸣”状态,即通过倾听调整到当事人如何感受自身处境的状态。

要倾听最先要做好的,也可能是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某人讲话时安静地坐好。

当你倾听时,你的注意力完全放在那个人所说的事情上,并且没有同时在想要怎样回应。(对,这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不可思议)。大部分情况下,这是我们能给予的最好的倾听。

所以,当你的朋友跟你说了一个很糟糕或者很可怕的消息时,你可以练习在回应之前等3秒。听起来好像时间很短,但事实上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3秒就好像永恒那么久。

有几种情况可能会发生:

沉默一直持续,你们两个人在沉思中静静地坐在一起,感受生活有多辛苦,这种体验其实非常深刻和奇妙(并不会觉得肤浅和尴尬);

你的朋友也可能会讲出更多的经历填补空当。

无论哪种都促进了真诚的沟通。

02 恰到好处的安慰

当我们亲近的人为丧失而痛时,不管是失去什么人,还是失去过去“正常的健康生活”、婚姻或者工作,或是失去本以为会到来的事情,比如一个孩子的诞生,我们的本能反应是帮助对方解决问题:

我们会说“再等等”,

或者“你很快就会有新的(孩子、工作、另一半……)”,

或是“你有没有试过……”

如果是谁丢了手机的话,这种安慰方式挺好。但当一个人正经历重要丧失时,这样做真的没什么用。

许多情况下,悲伤的人永远也回不到“正常”了,因为他们整个人生都被改变了,没有“正常”可以回去。对于这种冲击很大而又没有解决办法的处境,许多我们以为会有帮助的本能反应其实并不合适。

当我们努力想要找办法“解决问题”或者换个角度看事情时,发现对方会低下头,手臂交叉在胸前。

看到对方封闭自我时,我们也开始舌头打结,磕磕巴巴地想找话说。这使我们开始高谈阔论,而对方会感觉我们好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把他的每一寸痛苦都过分地翻了一遍。每个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也不好受。

我们常用“我懂你的感觉”这句话来让对方好受一些。一般来讲,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你就应该这样回应”,并且相信真的就应该这样,这样回应是有帮助的。

然而,共情的关键并不是要回应给对方一模一样的体会。

共情帮你了解真正的痛苦和恐惧是什么,了解那种感觉可能是什么样子的。但是,说“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听起来又有点无视当事人的痛苦和独特体会。

每个人的体验都不一样,刚刚拿到诊断书的体验和患病10年之久的体验显然非常不同。

你关心的这个人实际上是什么感觉呢?

就算你经历过类似的事,不问还是不会知道。我们知道开口问很难,下面有一些你可以尝试的方式。

这听起来很平常,但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很难开口问别人怎么样。

很多人不确定多亲近的关系才可以问对方过得怎么样。直觉很可能会告诉你别打听。练得多了,对于能否开口的判断就会有改善,问这句话就会更自然、更频繁。

记住:

事实上,绝大部分人,甚至不打算真心回答你的人,都会感激你问这个问题。

“你怎么样”是最简单的搭话,因为:

  • 它体现出你记得并且关心对方现在的经历;
  • 如果对方不愿意深聊的话,也不会有很大压力。

一位女士讲述了她的同事如何回应她失去母亲的事:

当我回到工作岗位上时,没有人提这件事。跟我关系不紧密的人不提也没什么,但连我当作朋友的人都只字不提,尽管我理解提这件事可能会尴尬,但这还是让我感到伤心。

如果你认同问“你怎么样”的意图是好的,你还可以说下面一些话,表现出你真的希望了解一个人内心的想法(但并不是逼迫对方):

1.“你觉得是什么情况?”或者“你觉得进展如何?”

这两句能很好地替代“你怎么样?”这句话,因为这两句话给人更多可以回应的空间,所以我们要经常练习。因为对方可能正一直想着医疗保险、律师费,或者想安静一会儿,而不是表达深层情感。

2.你今天怎么样?

脸书(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丈夫突然去世后,在脸书上分享了一个人与人联结的帖子。她写道:

“虽然一句简单的'你还好吗?’背后几乎永远都是好意,但是如果说'你今天还好吗?’总会更好一些,因为这个人知道现在我能做的就是撑过每一天。”

03 写在最后

带着真诚和脆弱支持另一个人,并且在人生困难的时刻坚守在一起,是将彼此最深刻地联结在一起的纽带。

共同经历的悲伤和害怕,会成为我们生命中最伟大的滋养时刻。


关于作者:凯尔西·克罗(Kelsey Crowe),是互助组织“共渡难关”的创立者,也是一位乳腺癌康复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福利博士,目前在加州州立大学教授社会工作专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