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寺里忆旧游
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无锡崇安寺这三处皆是商业繁盛游客云集的场所,在江南地区的京沪线素来享有美名。如今的崇安寺高楼林立,现代气息的声色光影里,老崇安寺的那些记忆却愈发地使人怀想。
崇安寺,相传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宅舍,晋哀帝兴宁二年改作寺院,名兴宁寺。宋朝太平二年御赐额为“崇安寺”,山门(原人民路“第一副食品商店”所在位置)上有贴金砖刻“梁溪首刹”、“吴会名胜”等题额。明朝时期,崇安寺曾经佛道并举,庙会兴旺。清朝乾隆年间,曾一度改名为静慧寺。
清光绪元年,无锡知县廖纶为表示对皇帝的忠心,特在崇安寺大雄宝殿建造了“经谕亭”,亭内供有牌位,上书“当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崇安寺“皇亭”之名便由此而来,不过辛亥革命期间“经谕亭”被毁,改为四面开通的瓦楞敞厅,上午这里为菜市,下午就成了杂耍和小吃摊的集聚地,但“皇亭”这个名字却留传至今。
“不到崇安寺,枉来无锡城”
自明朝始,便有“不到崇安寺,枉来无锡城”之说。
民国年间的崇安寺以“皇亭”为中心,周围约有二里路,南起观前街,东达图书馆,公花园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公花园正门沿公园路大马路,东边侧门由同庚厅旁开在盛巷,西边后门出口则在推官牌楼下打铁桥上。此时的同庚厅实则为一处集会、喝茶之所。每年春三四月起,直至秋深的八九月,同庚厅楼上或同庚厅前,每天下午的茶客数以百计,其中不乏锡邑一些有闲的仕女。若是碰到周末,去者更多,热闹异常,只有在雨天茶客才会少些。
老公花园一景
在崇安寺原三清殿原址上建起的县立图书馆,正面朝南,北靠公园路,铁栅围墙大门外,一条宽大直道穿过观前街直达大娄巷。玉皇殿在民国成立时改为市政公所,后又改设私立大同医院,抗战胜利后改为县议会议场。图书馆西右边为教育馆,内有各种飞禽走兽植物标本,楼上设有各种科学仪器以及人体全副骨骼等陈列品,任人免费参观,还有专人讲解试验示范,设馆的目的在于以增民智。教育馆南后面为县教育会,即全县教师组织的会所。
县立图书馆
教育馆前的那条马路对面,楼下是一家名为“天真”的照相馆,楼上则是一家“逍遥游茶室”。这家茶室实则为一间俱乐部性质的茶室,门槛比较高,前去喝茶的多为锡邑士绅,普通老百姓一般不会去喝茶,便是去了恐怕也会吃闭门羹。这“逍遥游茶室”往西有家“癉泉四乡茶楼”,这家茶楼的门槛就要低许多,普通老百姓也是消费得起的。茶室人群聚集之所,必有评话弹词叮咚起伏。这家茶室也是评话弹词的联络处,但凡哪里需要弹唱的,都可以到这里来接洽。癉泉茶楼的右侧就是闻名的王兴记大肉馄饨店,店堂宽敞,生意兴隆。
每天下午,崇安寺照例会成为民间艺人们卖艺营生的主要场所,比如无锡小得利唱着“小热昏”卖梨膏糖、卖伤膏药的卖拳场以及各种杂耍等,瞎子阿炳则一般不会挤在嘈杂的广场,而多在皇亭后面“说新闻”。
此外,崇安寺并非仅是一个市井气息活色生香的地方,这里也曾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民国时期,除县立图书馆外,这里是无锡《人报》报社的所在地,另一份报纸《锡报》的印刷厂就设在崇安寺后门中的隐院。书店则有日癉山房、文华书房,书摊也有四五家。
老字号云集
崇安寺自然是吃的天堂,仅这山门外观前街上就有四家名气很响的大饭店——迎宾楼、鸿兴园、杨添兴和新兴园,这四家饭店可谓各有特色。这迎宾楼中西合璧,那是不用多说的。杨添兴有一道招牌菜,名叫“糟鲜白鱼”,烧鱼的浓汁,不用菱粉增加汤的浓度,而是辅以重佐料自然煮烧而成的浓汁,名曰“自来茨”。山门右手有一家叫高顺兴的面馆,店里的汤鱼浇头也是一道鲜美名菜;隔壁勤新酿造公司出品的九制老卜干也是深受锡城老百姓的欢迎。那里还有两家书场,名字起得倒是有些小情调,一为“雅叙”,一为“蓬莱”。
崇安寺老字号迎宾楼
崇安寺金刚殿烧毁后改为民房,开了照相馆和药房。金刚殿两旁街道进去,有家“听松园茶馆”,茶客多为两种人,一种是没落的旧士绅,大凡泡了一壶茶要从上午吃到晚上,锡邑坊间打趣其为“揩鼻涕乡绅”;另一种房地产掮客,他们多半会在这里喝着茶就把生意谈成了,类似的茶馆还有玉壶春、老棚上等。
1958年的崇安寺古庙
从金刚殿西左边进去,有家马永兴牛肉铺,内有牛肉包子、牛肉线粉等供应,但说这牛肉线粉汤中的牛肉,是用牛腱肉切成的薄片,食客来时,先将线粉烫熟,然后放入牛肉,再加上汤。鲜红的牛肉,加上白色的线粉及碧清的汤,其味之鲜美实不在话下,价格也十分平民,不过是二十个铜元,折合当时的法币不过七分钱。无锡人虽吃牛肉,但当时城里的菜市场鲜见牛肉供应,只有马永兴这种专供穆斯林饮食的清真餐馆才有生、熟牛肉卖。
这里还聚集着油面筋店、拱北楼面馆、万昌茶馆、金门旅馆、章万源酒店、百货公司等。万昌茶馆的茶客全是养鸟人,门窗檐下挂的全是鸟笼,百灵、画眉、金丝雀、八哥、白头翁……总是鸟语喧杂。这也衍生出一些与鸟有关的生意,如果你想购买一只训练好的鸟,可以在茶馆内找个专门驯鸟的人谈价购买;如果你想买一只新鸟自己训练,则可以到对面皇亭内的两家鸟店选购。到了秋天,北乡乡人还会把从乡间捕捉来的大批蟋蟀放在万昌茶店门前供人选购。
这许多家店或许在当时不过是普通的店铺罢了,但只要能延续至今必然就成了不折不扣的老字号。
物美价廉的小吃世界
民国后皇亭的格局一直未变,小吃摊越来越多。有数据显示,到1935年,崇安寺的小吃有十六种花色品种。走进崇安寺,就是一个小吃的世界,小笼馒头、烧卖、玉兰饼、烧饼油条、蟹壳黄桥酥大饼、鸡子大饼、鸭血线粉汤、炸排骨、凉粉、酒酿圆子、百合汤……无锡的特色小吃都能在这里找到,价格大多低廉。
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崇安寺菜场
无锡人嗜甜,这里有一家名为“黄梅记”的糖粥摊最大,名气也最响,当然卖的并不仅仅是粥。据一位老无锡回忆,自己就好“黄梅记”的桂花糖芋头,每临八月桂子飘香,这家的桂花糖芋头一天要卖出近千斤。横直街道中,另有荤汤豆腐花摊、煎清油豆腐干摊,那时就有煎鱿鱼的小摊了,千万别以为煎鱿鱼是现在才有的小吃。现今我们在街头看到的多是油煎臭豆腐,当时无锡人家也吃臭豆腐,不过多以家中自制为主,街上并无售卖。在万癉茶馆对面的广场街旁,有几家专做“芋头铳”的摊头。这“芋头铳”可不是和芋头有关的小吃,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梅花糕,“这些小吃若是一道道回忆起来,那真要是说个几天了”。
这崇安寺的小吃光是听着名字就极是诱人。1947年,皇亭小吃品种较出色的摊担有20多家。到1949年,皇亭的风味小吃更是暴增至146个摊担。解放后,每逢节假日,崇安寺皇亭风味小吃总是吸引了众多食客。
来源:崇安寺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