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少东家:蓝光不“卖身”,但缺钱 || 焦点
众多高质量的土储和项目,是蓝光与众多房企交易的筹码,对于提出“万亿野心”的孙宏斌而言,并购蓝光的部分项目,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首发
作者:方斯嘉
编辑:雷缓之
设计:布冬
实习生:郭曼怡
蓝光地产少东家杨武正,或许正面临着职业生涯的第一场危机。
“不会考虑出让控股权,不会甩卖公司。”这位在2020年12月上任蓝光发展(600466)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地产二代”杨武正,在4月26日投资人电话会议上,回应收购传言时直言。
一切源于近日业内传出消息,称融创将全盘收购蓝光地产。听闻消息,蓝光急了,火速澄清:“合作仅局限于项目层面。”言外之意就是,“我们还没到那个地步”。
实际上,蓝光虽然手握2640万平方米巨量土储,却因造血能力不足、负债攀升而陷入困局。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一年间,蓝光发展的股价由最高6.29元/股,曾一度跌落至3.97元/股,市值蒸发超60亿元。
如今,蓝光计划引入战投,以此输血地产板块。蓝光此次的自救能成功吗?被称为“四川一哥”的蓝光何以沦为割肉求生的境地?年仅26岁的少东家杨武正将怎么做?
2000亿债务压顶,蓝光走投无路?
蓝光被称为“四川一哥”,在创始人杨铿的带领下,曾经在2017至2019年间,实现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认为:“企业出现问题,跟管理层、房地产市场、企业经营等因素相关,一些企业注重经营,但疏于背后财务、经营、投资、拿地、销售等逻辑关系,一旦中间出现问题,就容易出现连锁的反应。”
实际上,依托高周转的发展模式,蓝光埋下了多个隐患。
早在2015年,蓝光便开启了项目拿地3个月开工、4个月开盘、开盘当日去化率在60%、1年内实现项目正现金流的高周转模式。高周转虽然获得了高增速,却近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蓝光一季报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29.0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9.11%。在2020年,蓝光发展实现利润总额49.47亿元,同比减少11.51%;归母净利润33.02亿元,同比减少4.53%;净利率为8.56%,同比减少2.05%;净资产收益率18.60%,同比减少5.28%。
与此同时,蓝光仍不吝现金,大手笔拿地。2020年,蓝光新增土地总建筑面积为962万平方米。据“九鞅科技”统计,蓝光发展近5年来拿地均价呈波动式攀升,2020年的平均拿地价格攀升至8561元/㎡。
▲2020年的平均拿地价格比2019年陡然升高。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大幅拿地、开发,2020年蓝光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流出61.27亿元。
虽然蓝光一直在进行积极的周转策略,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据克而瑞统计,蓝光销售金额从2019年的1079.8亿元、排行全国33位,降至2020年全年金额1036.3亿元,排名下滑5名,为38位。
▲蓝光的销售金额同比增长率近年来呈下滑趋势。图片来自网络。
在回款慢、支出高的背景下,截至2020年末,蓝光发展负债总计达2118.68亿元,总资产2582.64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已高达1667.87亿。
▲负债金额则是逐年升高。图片来自网络。
从长远来看,蓝光发展目前的有息负债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财务杠杆日渐失衡。2020年,蓝光的有息负债总额为722.4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27%。相比之下,营收则呈萎缩趋势,2020年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29.57亿元,但增速从2019年的27.17%,减缓至增长9.6%。
此外,蓝光的隐藏债务风险也潜藏其中。自媒体“小债看市”指出,蓝光发展少数股权权益比和损益比相差较大,存在“明股实债”嫌疑。2020年,蓝光发展的少数股权权益由199.07亿元激增至278.64亿元,占比由51%增长至60%;而少数股东损益却从7亿降至3.74亿,占比从17%降至10%,估算其明股实债规模超200亿。
此外,为蓝光输血的“后盾”力量逐渐减弱。受“打包出售”消息影响,4月26日,蓝光发展2022年到期美元债甚至创出历史最大跌幅,每1美元面值买价跌15.6美分至68.2美分附近。同日,“16蓝光01”成交净价较上一交易日下跌约6%。
蓝光曾依托融资进行输血,但融资渠道并不顺畅。近年来,蓝光的平均融资成本逐年上升,2015年至2020年融资成本分别为7.19%、7.54%、8.65%和8.2%。在三道红线政策出台之后,踩中一条红线的蓝光,被动收紧了融资窗口,蓝光只能转而进行高成本的融资。在2020年6月,蓝光曾发行一笔11.9亿元债权融资计划,利率达10.5%。
另据自媒体“董小姐”爆料,2020年10月,蓝光因逾期还款,被“金主”平安纳入了自己的合作黑名单。而在此前,同为平安旗下的平安创新资本曾作为“二股东”重仓蓝光,在2016年,平安最终减持1亿股,套现逾8亿元。
蓝光的自救和等待
地产始终是蓝光的主心骨。即使遭遇危机,甚至将医药、物业频繁出让,蓝光却极少卖出地产资产。
2020年7月28日,蓝光及蓝迪共享以9亿元对价,拟将合计持有的蓝光系医药板块迪康药业的100%股权,出售给汉商集团和汉商大健康。其中,蓝光发展持有迪康药业91.41%的股份。
不足半年后,2021年2月25日,蓝光发展宣布,碧桂园物业以现金方式收购旗下蓝光嘉宝服务64.62%股份,总价约48.46亿元。此举被称为“物管行业最大并购案”。近期,蓝光嘉宝的交割已经完成,所有资金已经到位,资金用于公司境内外到期债务的兑付。
然而,以上9亿元、48.46亿元的金额,相比超2000亿负债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如今,蓝光只能忍痛割“地产”自救。事情闹到这一步,拯救蓝光的白衣骑士会是谁?
有消息称,融创将全盘接手蓝光。但蓝光即刻否定此事,表示合作仅局限于项目层面。此外,业内多方消息传出,包括华侨城、华润、建发、美的等公司正在接触蓝光,企图洽谈合作事宜。不能否认的是,蓝光拥有巨量的地产资产,若能引入具有强运营能力的房企合作,或能拯救蓝光的运营危机。
对于众多房企而言,蓝光依然是个金矿。据2020年年报显示,蓝光发展进驻全国80多个城市,开发超过400个项目。从储备情况上看,蓝光覆盖成都、滇渝、华中、华东等区域。2020年,公司新增房地产项目60个,总建筑面积约 962万平方米。可以说,蓝光在成都、华中等商圈的影响力依然巨大。
▲蓝光依然拥有巨量而高质的土储。图片来自网络。
众多高质量的土储和项目,是蓝光与众多房企交易的筹码,对于提出“万亿野心”的孙宏斌而言,并购蓝光的部分项目,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业内人士推测,除了项目合作之外,蓝光或许还在等待国资入场。严跃进认为:“问题出现后,应当寻求政府的解决,并寻求投资者给予更大的宽容,方能度过难关。”
蓝光除了寻求“他救”,同时在积极“自救”。对于蓝光而言,杨武正的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蓝光的未来。
杨武正是杨铿的次子,出生于1995年,2020年12月成为蓝光常务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在投资人电话会议上,现年不过26岁的杨武正频繁登场,并回应传闻称:“不会出让控股权,不会撤离上海。”
在电话会议上,杨武正表示:“公司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上,特别是提升经营性现金流上。”不过,此类呼声,似乎略显无力。早在2020年年初业绩会上,蓝光发展总裁迟峰便呼吁:“今年现金流必须做大做强,要降低融资成本,控制资产负债比率,销售端加强销售回款。”然而,如今看来,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杨武正亦指出,目前仍不会把蓝光全盘卖出,并考虑引入合作方。“公司考虑在项目层面引入合作方,是以平衡公司短期现金流和长期发展考虑。有合适的机会,也会考虑在股权层面引入财务实力强的战略投资者,但仅是财务层面,不会考虑出让控股权,不会甩卖公司。”
“蓝光是杨铿一手创办并经营三十年的企业,发展和风险控制,以及对股东、投资者、客户、员工负责肯定是底线。”杨武正始终咬定不会出让控制权。那么,这位刚从父亲杨铿手上接过棒的少东家,将如何守住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