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一手准备,避免亲情因现实碾压而廉价
文丨师利国
游览古镇返回十堰的途中,同行的朋友给我说:几千年的古建筑群有人来参观欣赏,可人老了后还不如这条古镇。我说这个不能相提并论,逛风景是自愿而来,不仅饱眼福,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而照顾老人是儿女们应尽的责任,对老人孝顺的就事事想着老人,心里也觉得安宁舒服。平时对老人不好的,你逼着他去孝顺,他心里也不痛快。
朋友认同我的看法。他说:我今天早上仔细阅读了你今天发表的《生命走到最后一刻,就不要再为难孩子了》,很有同感,目前在搜狐网已经有十多万人阅读,文章引起了共鸣,说了很多年轻人想说而没有说的话,同时也给年长者提了个醒。要达到你文章所写的,需要一个漫长过程,但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目前我虽然达不到你现在的境界高度,但我认可你的做法,也许若干年后,你不想这么做,法律法规会规范你必须照办。其实,我所说的并不是什么创新,而是很多人早就这么做了。我没有想到此文有这么多人关注,看来冷门的事也会有热议。
文章发表的当天,我接到几位朋友打电话议论文章内容。有一件事我很有感触,认为有必要写出来:
有一位老人去世两个多月了,三个儿女为遗产争论不休,目前只是三方调解,但无任何进展,估计走调解之路难度较大。周围邻居及朋友私下议论,很好的一家人,因老人离去闹得不可开交,这是老人没有想到的。
老人退休多年,妻子走了多年,生有两男一女,老伴去世后,因年龄大了需要人照顾,家人商量,经老人同意,考虑到女儿打临工也挣不到多少钱,由女儿回来照顾老父亲。老人的身体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差,为方便照顾老人,女儿把自己的住房出租,全家都搬到老父亲家。日常生活开销老人全包,两个儿子也经常来看看父亲,时不时地三家人小聚一下,相处得十分和睦,逢年过节老人还给晚辈封个红包。
老人过世后,兄妹三人热热闹闹地办理老人丧事。十天后兄弟俩找到妹妹,叫她搬回去住,妹妹不理解地说,我精心照顾老父亲多年,凭什么搬走,老人也曾经讲过把房子给我。兄弟俩说,当初你的经济条件一般,同意你回来照顾老人,其实是对你的关心,假如老父亲没有退休工资,你会回来照顾吗?这多年老人的钱花到哪里去了?你是清楚的,我们不说什么,主要是让你安心照顾老人。现在老人走了,你再继续住显然不合理,我们也从没听老人说房子归你所有,仅凭你自己说没有法律依据。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兄弟俩强行锁门。考虑到一母同胞,平时又没有什么矛盾,待心平气和时再商量。看目前的发展趋势,走法律程序是早晚的事。
讲到这里,让我想起五年前,我的一位伯伯交给我一张纸,叫我保管好。我随手放进兜里,回家后我仔细看了内容,是一份遗嘱,有关财产分配及其他事项。我想这是老人考虑问题太多了,有必要写这份遗嘱吗?我知道老人的儿女,个个都是明事理,懂道理的人,要地位有地位,经济条件都很好,他们绝对不会为老人的遗产而争吵。通过上面的事例,我明白了老人的良苦用心。
钱是杀人不眨眼的刀,很多亲情的廉价,是因为现实的碾压。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却是骨感的。如果老人有遗产的情况下,在身体健康,头脑清醒立下遗嘱,应该是明智之举,这样可以减少后人的矛盾纠纷,也不至如兄弟姐妹反目成仇。而我们有些老人,明知道自己走后,儿女们会闹矛盾,生前不做交代。也许是儿女太多,不能一碗水端平,立下遗嘱反而更加麻烦。反正走后什么也不知道,你们自己处理吧。我认为,老人没有财产时可以不立遗嘱,如果有财产,无论多少应该事先有个交代,立下字据为好。
从古至今因财产继承,导致家庭矛盾的事例不胜枚举,教训极其深刻。因处理不公的,平时有矛盾的,老人活在碍于情面的。因老人的离去,一切问题都浮出水面,造成面和心不和的,反目成仇的,互不往来的大有人在,这是老人不想看到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素质的提高,为遗产纠纷的会越来越少,亲情的分量重于金钱的重量。有一种亲情叫血浓于水,有一种牵挂叫拳拳之心,有一种情叫兄弟姐妹情。亲情与生俱来,亲情是润物的细雨,醉人的春风。兄弟姐妹情谊不能因为空间距离而疏远,也不能因为父母离开而淡化,更不能因眼前利益而迷失了双眼。
2021.5.16十堰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