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过程如同破案,这场演讲听得太过瘾了!

演讲全文▼

//
演讲题目:漫天蝗虫的奥秘 神秘有趣的学科
演讲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生态基因组学领衔科学家 康乐
//
1、蝗灾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有多大?

大家好。蝗虫可以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一直走来。它在人类的历史上与旱灾、水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蝗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埃及的古代的壁画,在《古兰经》、《圣经》都有对蝗灾的记录。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清朝的末年,大概两千多年的历史当中,中国有记录的比较大的蝗灾是八百多次。一旦发生以后草木皆失,一平方公里的蝗群它一天消耗的植物的生物量,相当于三点五万人一天的口粮。农作物一旦被蝗虫消耗殆尽的时候,就会发生人民的流离失所,就会发生逃荒,所以这个危害是非常大的。

那么人类和蝗虫斗争的历史是非常长久的。过去古代,人工扑打、人工捕杀、拿土埋掉、还有放火去烧,都使用过。那么到了近代,一些化学农药都被应用来控制蝗灾。可是大家去想一想,这么大规模地防治蝗虫,那这个化学农药又没有选择性,那会不会是在杀死蝗虫的过程当中,对其他的动物也有危害呢?同时我们知道蝗虫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当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它不成灾,我们把它保留在自然界,我们在自然界能够听到虫鸣,能够听到鸟叫,这不也是一个很好的回忆吗?这就需要我们的科学家去发展环境友好的,或者说是特异性的防治技术来控制蝗灾。

2、是什么让蝗虫能够由零散的个体聚集成群?

那么这个问题首先的切入,蝗虫是怎么聚集起来的?这里边有一个什么东西在发挥着这样一个作用呢?1976年的时候,就有一个科学家他发现了蝗虫释放的一种化合物,他认为这个化合物是把蝗虫吸引起来的一个关键化合物,他起的名字就叫蝗醇。在他之后又有许多的科学家又陆续报道了其他的化合物,但是这些报道的所有化合物,不能满足群聚信息素的所有条件。有的只对蝗虫的幼虫有效,有的只对蝗虫的成虫有效。但是所有这些化合物经受不了在野外田间试验的检验,都在自己实验室做一做可以。我和我的团队的成员,我们就来开始研究,我们一共鉴定了有三十五种化合物,有两种化合物是只有群居型释放,散居型是不释放的。一个叫苯乙腈,一个叫4-乙烯基苯甲醚。我们就首先做这两个化合物。

3、群居型蝗虫释放苯乙腈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苯乙腈呢,过去许多国外的科学家认为是一个群聚信息素。但它有矛盾,有的科学家认为它有驱避作用,有的科学家认为它是一个性外激素,就是吸引异性的。群聚信息素必须是能把大家都吸引来同时没有性别偏好,那这就不符合群聚信息素的基本的概念。所以我们就去调研,那么它在蝗虫里起什么作用呢?我们调研的结果发现这个化合物在某些植物里边是起到抗虫的作用,那么蝗虫合成它一定有它的目的。我们猜想它可能是应对天敌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蝗虫成群的时候它无法掩藏,那么这时候可能鸟就会过来捕食它。我们把一个群居型和散居型的蝗虫让鸟类进行选择的情况下,鸟类就取食绿色的散居型蝗虫,而不取食黑色的群居型蝗虫。那么有的同学可能就问了,那是不是颜色在起作用呢?我们为了再验证这个工作,我们又把散居型蝗虫给它一个抹上苯乙腈,一个不抹着苯乙腈,结果鸟类仍然选择的是那个抹溶剂的,而拒绝取食抹苯乙腈的。就说明体色在这个当中不是鸟类选择的这样的一个前提条件。我们后来发现当有些鸟类试图在取食群居型蝗虫的时候,苯乙腈迅速合成成氢氰酸。氢氰酸是有毒的,所以这个鸟如果误食了有氢氰酸的群居型蝗虫的话,它就会中毒。中毒以后长期的这样的一种选择,它就会记住群居型蝗虫是不能吃的。第一个化合物我们解决了,跟国际上报道都不一样。

4、群居型蝗虫释放4-乙烯基苯甲醚的目的是什么?

那么我们就马上转向第二个,4-乙烯基苯甲醚。那么我们首先看这个气味化合物对蝗虫有没有吸引性。过去这样的选择性实验是使用一个“Y”形管,一个管子一端是气味,一个管子一端是空气,然后把蝗虫放进去以后,看它进行选择。大家都知道,人都会犯错误,蝗虫能不会犯错误吗?它万一这走错这胡同,它又退不回来,你就给它记录成它选择这个。所以我们就想在这个实验的设备上能不能进行一个改进,我们就做了一个平面的这样的一个装置。这个装置一分为二,一边是释放气味,一边释放新鲜空气,让蝗虫在这里边自由地去爬行。它在哪儿爬行的时间长,那就说明它喜欢这个地方,它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校正它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这样经过这样一个实验,我们就发现只有4-乙烯基苯甲醚对蝗虫有持续的吸引力。

大家看这个图,右上角那个就是4-乙烯基苯甲醚的吸引的这样的一个行为的一个图,其他大家可以看就是没有选择,而最左边这个说的是苯乙腈,它就有趋避作用。你看蝗虫都在这边活动,所以说这个图就很好地说明什么呢?以前报道的一些化合物不是没有吸引性就是要不就有排斥性,所以确立了4-乙烯基苯甲醚对蝗虫有明显的吸引性。

5、4-乙烯基苯甲醚是造成蝗虫聚集成灾的关键信息素吗?

那么这样的有吸引性,它是不是跟群居型有关?我们做了两个实验,第一把群居型单个单个饲养,然后4-乙烯基苯甲醚的合成和释放迅速下降。然后我们又把散居型给它群居饲养,五头、十头、二十头这样群居饲养,结果发现散居型也能释放气味化合物,只要四五头蝗虫聚在一块它就能释放。而散居型的行为的选择在我刚才说的装置上跟群居型是完全一样的,这跟我们在野外观察到群居型的蝗群里边,不断地有散居型蝗虫加入这样一个现象是非常吻合的。

许多的科学家的实验就做到这儿就停住了,但是我们没有停住。蝗虫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它有一百四十多个化学受体,它跟哪个化学受体结合呢?我们就得要一个一个化学受体,跟4-乙烯基苯甲醚进行作用。经过这样一个发现只有OR35,就是一种化学受体对4-乙烯基苯甲醚有作用。完了我们又在行为当中去做,把蝗虫进行了基因编辑,发现OR35缺失的突变体不能做出对4-乙烯基苯甲醚的吸引性行为。所以的话这个工作做到这儿,在实验室应该做的都已经做完了。可这时候我觉得另外一个挑战放在我的面前,你这个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你能不能够到野外去,把野生的蝗虫吸引过来?如果把这个实验做完,那么这个工作就是非常地完美。结果我们到天津去做,结果非常令人吃惊,只要有4-乙烯基苯甲醚,不管背景的蝗虫密度有多高都给它吸引过来。

所以经受了野外的考验。就说明你这个工作的证据是非常非常地充分。这文章一经发表,国际立即承认和接受,4-乙烯基苯甲醚这样一个化合物是蝗虫的聚集信息素。这些发现给人类提供了一个未来害虫控制的新方向。我不是在杀死你,我是要瞄准蝗灾发生的最关键节点,给它确定在一个特定的基因,特定的一个信息化合物来操纵蝗虫的行为,而不是简单地去喷施药物,这把我们害虫的控制的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6、聚集以后的蝗虫是如何从散居型转换成群居型的?

在一百多年前,人们都认为散居型蝗虫和群居型蝗虫是两个不同的物种。1921年有一个科学家叫尤瓦洛夫,他经过长期的实验观察发现这是同一个物种的两个生态型,这两个生态型之间可以相互地转变。

这个用现代的词叫作表型可塑性。这个研究过去是世界上的科学家对它束手无策。我们大概从2000年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当时就不想再去重复世界上其他科学家,所猜想的这种生理学的差异。我们一步进入基因表达的调控。最后我们发现,这里边非常非常有意思的是,多巴胺和多巴胺代谢通路上的几个基因,调控了两型的转变。大家都知道多巴胺这个东西调控人的情绪,没想到是蝗虫的聚集,是一个让(蝗群)兴奋的这样的行动,是一个让它们能够组织起来的这样的一个行动。我们把多巴胺合成途径上的每一个基因逐个敲掉,它就不能够从散居型变成群居型了。我们给它外源地去注射这多巴胺的前体化合物,散居型就变成群居型了。在行为上就实现了这样一个互变。这工作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散居型要想变成群居型,它必须要提升多巴胺,或者多巴胺的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要上升。那么这工作有没有普遍的意义呢?其实许多动物的聚集,人的聚集,都是多巴胺上升。这个过程就是你刺激我我刺激你,然后使多巴胺就上升,太高了就失去理智了。所以说我们说一些群体性的行为,我们有时候要看它的生理学的基础。但是如果你这时候采取一个很好的方法,你知道我刚才研究的科学方法的话,你就把那个带头的你把他请到你的办公室,他一脱离群,他多巴胺水平就下来了。这时候就非常容易沟通非常容易交流了,他这会儿理智就回来了。还有选拔不同的运动员,或者从事不同的职业来根据多巴胺的情况进行一个参照,这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7、为什么群居型蝗虫会发生体色的变化?

刚才说的更多的是行为,大家看到没看到,刚才群居型蝗虫穿着个“黑马甲”,腹面是棕色的,而散居型蝗虫通体是绿色的。

这么大的一个差别谁调控的?你们大家可能一看,肯定是黑色素。但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多年。我的研究生几次跟我报告,做不出来。那么是什么?有一次我去这个德国出差,我在回来的路上,然后我就把这两张图来回切换着看,我看这个散居型和群居型你究竟的差异是什么?我看着看着过程当中我突然回忆起,在中学期间画宣传画的经历。人的头发我就用这个黑色的颜料去画,当时我的这个老师他说,康乐你不能这样去画。你用黑色的颜料画出来的头发太死板,就像假发。他说你要用红、黄、蓝三种原色去调出来的黑色,来画人的头发。这一下把我给启发了。那绿是什么?绿是黄和蓝的组合呀。黑是什么呀?在绿的基础上我把红调上来不就黑了吗?我一下飞机马上找到我的学生,我说黑色素别做了,找红色素。

经过我们一段的寻找我们发现,蝗虫取食植物,它会摄入一个叫类胡萝卜素,在散居型向群居型转变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酶上升了。这个酶叫β-胡萝卜素结合蛋白。它俩一结合就是红色。我只要给它个群居刺激,就会激发它这个β-胡萝卜素结合蛋白的表达,一表达身体变黑了,而腹部过度地表达红色,所以成了个棕色。我在一个蝗虫,小小的蝗虫的体内,我实现了一个什么梦想同志们?物理学的三原色规则。

一个蝗虫的研究,实际上给我们许多的启示。我就是用一个蝗虫来研究生命科学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就是表型可塑性。那么我现在在做什么呢?我现在是要研究蝗虫能不能作为人类疾病的模型。人类的许多疾病其实就是这样的。比如说痛风,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逆转的。那么它们其实就是生物的表型可塑性的一个在人身上的一个体现。还有联合国展望了人类未来的食品是什么?蝗虫是一个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类的一种食品,蝗虫在里边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蝗虫有过敏性,要想把它发展成为一个食品,你必须要消除它的过敏性,这也是我未来要做的一项工作。我们说了,一片树叶可以反映一个春天,一滴水珠可以折射一个世界,那么我们这样的一个研究,如果能够揭示这些问题,我们不仅可以控制蝗灾,我们还可以为人类的健康服务,这是我的梦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