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虫的功效与作用
百草中医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蜣螂虫的功效与作用
蜣螂,别名:屎壳郎、推粪虫、推屎爬、屎网螂、粪球虫、铁甲将军、牛屎虫、推车虫,为鞘翅目金龟子科昆虫蜣螂的干燥全虫。一般6~8月间捕捉,捉回后置沸水中烫死,烘干即得。干燥虫体呈黑褐色,长3~4厘米,宽1.8~3厘米,雄虫较雌虫稍大。雄虫头部前方呈扇面形,易脱落,中央具角突1支,长约6毫米。前胸背板呈宽半月形,顶部有攒形隆脊,两侧各有角突1枚。后胸约占体长1/2,为翅覆盖。雌者头部中央及前胸背板横形隆脊的两侧无角状突。前翅革质,黑褐色,有7条纵向平行的纹理;后翅膜质,黄色或黄棕色。足3对。体质坚硬,有臭气。以体黑、干燥、完整者为佳。具有定惊,破瘀,通便,攻毒的功效。
蜣螂的功效与作用
蜣螂的功效
【性味】咸,寒,有毒。
1.《本经》:'味咸,寒。'
2.《别录》:'有毒。'
3.《汤液本草》:'气寒,味酸,有毒。'
【归经】《纲目》:'手、足阳明,足厥阴。'
【功能主治】定惊,破瘀,通便,攻毒。治惊痫,癫狂,症瘕,噎膈反胃,腹胀便结,淋病,疳积,血痢,痔漏,疔肿,恶疮。
1.《本经》:'主小儿惊痫??,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
2.《别录》:'主手足端寒,肢满,奔豚。'
3.《药性论》:'治小儿疳虫蚀。'
4.《本草拾遗》:'治蜂瘘,烧死蜣螂末和醋敷之。'
5.《日华子本草》:'能堕胎,治疰忤;和干姜敷恶疮,出箭头。'
6.《本草权度》:'去大肠风热。'
7.《本草求原》:'治小儿积滞,土包烧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分;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蜣螂的作用:
1.治小儿惊风,不拘急慢:蜣螂一枚。杵烂,以水一小盏,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滓饮之。(《纲目》)
2.治膈气吐食:地牛儿二个,推屎虫一公一母。同入罐中,待虫食尽牛儿,以泥裹煨存性,用去白陈皮二钱,以巴豆同炒过,去豆,将陈皮及虫为末,每用一、二分,吹入咽中,吐痰三、四次愈。(《孙天仁集效方》)
3.治大、小便闭,经月欲死者:推车客七个,土狗七个。新瓦焙,研末,用虎目树南向皮,煎汁调服。(《本事方》推车散)
4.治小便血淋:蜣螂研水服。(《鲍氏小儿方》)
5.治疳:蜣螂裹烧熟,与儿食。(《韩氏医通》)
6.治赤白痢、噤口痢及泄泻:黑牛儿烧研,每服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以黄洒服。(李延寿)
7.治痔漏出水:蜣螂一枚。阴干,入冰片少许,为细末,纸捻蘸末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纲目》)又方:用蜣螂焙干,研为末,先以矾汤洗过,再加药末敷贴。
8.治一切疔疮:地上新粪内泥堆中大乌壳硬虫,活者取来,用蜜浸待死,新瓦上煅灰,用好蜡调敷上。先用针火上烧过,待冷,拨损疮头。(《普济方》)
9.治鼻中息肉,不闻香臭:蜣螂一十枚。纳青竹筒中,以刀削去竹青,以油单囊筒口,令密,纳厕坑中,四十九日,取出曝干,入麝香少许,同细研为散,涂息肉上。(《圣惠方》)
10.治小儿重舌:烧蜣螂末和唾敷舌上。(《子母秘录》)
11.治大肠脱肛:蜣螂烧存性,为末,入冰片研匀,掺肛上,托之即入。(《医学集成》)
12.治附骨疽及鱼眼疮:蜣螂七枚。和大麦面,烂捣封之。(《圣惠方》)
13.治疬疡:途中先死蜣螂,捣烂涂之,当揩令热封之。(《千金方》)
14.治针灸疮血出不止:死蜣螂末猪脂涂之。(《千金方》)
15.大小便不通:用夏天收集、阴干的蜣螂一个,放净砖上,四面以灰火烘干,当腰切断。大便不通,用上截;小便不通。用下截,二便不通,用全部。各研为末,水送服。
16.无名恶疮:用死蜣螂捣汁敷涂。
现代研究
临床应用
①治疗膀胀、尿道结石
蜣螂去头,置于新瓦上焙干,研成粉末。每次口服1.5~3克,每日2次。临床观察20余例,部分病例可见结石排出。
②治疗麻痹性肠梗阻
取蜣螂虫7只,黑白丑3钱,石菖蒲3钱。水煎,1日2次早晚分服。服至大便畅通为止。临床试治3例,均愈。
化学成份
含有毒成分约1%。有效物质能溶于水、乙醇及氯仿,但不溶于乙醚。
药理作用
蜣螂毒素。注射于小白鼠后表现不安,数十分钟后因痉挛发作致死;静脉注射于家兔后,血压一时下降,随即上升,呼吸振幅增大,频率加快;对蟾蜍离体心脏有抑制作用,灌注于蟾蜍的后肢血管,有暂时的扩张作用;对家兔肠管及子宫有抑制作用,对蟾蜍的神经肌肉标本有麻痹作用。
1.对呼吸作用:蜣螂毒素。注射于小白鼠后表现不安,数十分钟后因痉挛发作致死;静脉注射于家兔后,血压一时下降,随即上升,呼吸振幅增大,频率加快;
2.对心脏作用:对蟾蜍离体心脏有抑制作用,灌注于蟾蜍的后肢血管,有暂时的扩张作用;
3.对平滑肌作用:对家兔肠管及子宫有抑制作用,对蟾蜍的神经肌肉标本有麻痹作用。
蜣螂的禁忌
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羊角、石膏。'
②《药对》:'畏羊肉。'
③《品汇精要》:'妊娠不可用之。'
传播中药知识,弘扬中医文化!
中医讲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有阴就有阳;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一物降一物,没有一种物质是单独存在的、没有制约的!维持整个宇宙的平衡运转,各个维次空间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非常严密的制衡系统!所以每种疾病,也必然会有一种降服它的方法,只是我们暂时没有找到而已。
中医文化即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