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三年(2)

三月,庚戌,天王崩。

上次咱们说了二月初的日食。

古人认为日食是个不好的兆头,果然,到了三月十二日,周天子去世了。

咱们之前说过,天子去世叫“崩”,诸侯去世叫“薨”。这位“崩”的天子是谁呢?

就是周王朝东迁洛邑之后的第一位周天子——周平王。

西周末年,犬戎攻陷镐京,杀死周幽王,诸侯拥立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为了躲避犬戎的祸害,平王下令将王城迁往洛邑,开始了“东周”时代。

平王东迁之后,周王朝元气大伤,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周王的实际统治区域只在现在的洛阳市附近,还不如一个小诸侯国,更不用想对郑、齐、晋、秦这些大诸侯发号施令了。

2002年春,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洛阳市第二十七中学校园内的两座东周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其中一座为“亚”字形墓葬,墓室长7.5米、宽6.7米,有4条墓道,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规格最高的东周墓,墓主人是东周早期的某位天子。有专家推测,由于东周早期,平王执政51年,这很有可能就是周平王的墓。

这座墓已经被盗,但还是出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器物。

“王作”铜鼎,通高40厘米,腹内有铭文“王作宝尊彝”。这尊鼎是洛阳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周王自作器,极为珍贵。

如果这真的是平王墓出土,说明平王时期周王朝还是相当拮据的,我们来看看已出土的春秋早期诸侯国相同类型的鼎。

先来看看春秋早期风头正劲的郑国。

蟠魑纹鼎

这是1923年出土于新郑郑公大墓的蟠魑纹鼎,通高46.5厘米,口径44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再看看春秋早期默默无闻、闷声发财的秦国。

秦公鼎

现藏上海博物馆的秦公鼎,出土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高47厘米,口径42.3厘米,立耳折沿,浅腹略鼓,平底,兽首蹄足,颈腹饰兽身交连纹,立耳外侧饰鳞纹,腹内壁铭文“秦公乍宝用鼎”。专家判断该鼎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相比之下,“王作”铜鼎从制作工艺到纹饰,都不如诸侯铜器之精美,可以看出东周王朝不复西周时期的辉煌,也难以同日益强大的诸侯相比拟。

说回平王去世的事情。

《左传》记载:“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按照左传的说法,其实平王是在壬戌日(二十四日)去世的,但是周王朝的讣告上写的是壬戌日(十二日),那就按照讣告的日期为准来记载。

杜预推测,周王室通知诸侯时,把平王去世日期往前说,是为了让诸侯早点来会葬。

这种推测也不是没有可能,当时的周王室可能真的没有足够的费用来举行葬礼,迫切需要诸侯来助葬,否则也不会发生下面的事情:

秋,武氏子来求赙(fù)。

《公羊传》、《谷梁传》:“武氏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公羊传》和《谷梁传》都认为武氏子是周王朝的大夫,之所以没有称他的名字,是因为周王刚去世,还没有正式授予武氏子爵位。

不管对武氏子的身份分析是否正确,但三传都认为,武氏子是为周王的葬礼而来的。

咱们之前说过,助葬的财物中,车马叫做“赗”,货财叫做“赙”。(忘了的可以看隐公元年(5)-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按照《左传》中的记载,“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周平王三月去世,听闻讣告后,天下诸侯应当纷纷汇集成周,九月共同参加天子的葬礼,而秋天,七、八月份,武氏子居然跑到鲁国来求取助葬的财物,说明了几个问题:

1、周王室真的缺钱,平王葬礼的费用都无力支付;

2、收到讣告后,鲁国并没有派人前往助葬,而且这个时候还没动身,显然根本没打算参加葬礼。《春秋》经中,没有“葬平王”的记录,《公羊传》的说法是“何以不书葬?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意思是不用记载葬礼的时间,因为大家都会遵守礼仪,去世后的七个月一定是葬期。但是根据“武氏子来求赙”的情况来分析,鲁国很可能最终也没有去参加葬礼。

3、鲁国是周王同姓诸侯,又号称“周礼尽在鲁”,鲁国都没去助葬,其他大的诸侯国很可能也没有去,所以周王室只好厚下脸皮,派人四处去求取助葬财物,武氏子来鲁国,可能还有其他人去了别的诸侯国。

看来,“礼崩乐坏”的情况在东周就已经很严重了。

进一步设想,鲁国一直都不是经济强国,周王室派去其他富有的诸侯国“求赙”的人,身份可能也要比武氏子高,鲁国认为这种身份不对等的事情是“非礼”,所以才不书名字、不书职位地称呼“武氏子”。

(0)

相关推荐

  • 周朝王室世系图,别看东周积弱,王位还是要抢的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什么叫封建?就是分封建国.周朝将功臣与族人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王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周朝一共传了37位王.第一代是周武王,而非周文王.武王之后周公旦辅佐成王,成康之治也 ...

  • 东周的衰微主要还是因为领土太大,队伍不好带了

    中国历史上曾有四个王朝被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周.汉.晋与宋,执政皇族没有变更,但是统治重心与综合国力却发生了转变,在法统上延续着王朝的走势.上述四朝中,东周王室衰微最为明显,东迁之后,威命不行,王纲解纽 ...

  • 东周五百年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来周平王东迁国都,周朝被分成了西周和东周两段.至公元前256年,秦兵东出灭西周公国,寓居于此的周赧王同年病逝,周王朝宣告灭亡.周朝 ...

  •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做“春秋”

    历史学家把周朝分成了两段:天子说话好使的西周.天子说话不好使的东周. 然后又把东周也分成了两段:天子有点面子的春秋.天子就是个渣渣的战国. ▲朝代列表 准确来说,生活在春秋时期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年 ...

  • 【杂谈】周朝失落的二十一年

    两周之交发生过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件事,叫平王东迁.一般情况下,我们理解的平王东迁是因为周幽王荒淫无道,宠幸褒姒,废长立幼,导致废太子宜臼的外公申侯联合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宜臼被 ...

  • 《春秋·左传》石碏大义灭亲(隐公三年、四年)全文,翻译赏析

    -----让自然本能服从于道义 [原文]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①,曰庄姜②,美而无子,卫人所 为赋<硕人>也③.又娶于陈①,曰厉妫(5).生孝伯,早死.其娣戴 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

  • 隐公三年(4)-“宋公和卒”和“葬宋穆公”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十有二月)癸未,葬宋穆公. 我们先来说说<春秋>记载诸侯"葬"的时间的问题. 按照"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踰月" ...

  • 《古文观止》石碏谏宠州吁(左传.隐公三年)

    [原文] <石碏谏宠州吁> 出处:<左传>隐公三年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①,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②.又娶于陈③,曰厉妫(guī).生孝伯,蚤④ ...

  • 《春秋·左传》晏婴叔向论楚晋季世(昭公三年)全文,翻译赏析

    -----末世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原文] 候使晏婴请继室于晋(1)...... 既成昏②,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 其 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③,吾弗 ...

  • 《春秋·左传》祁奚举贤(攘公三年)全文,翻译赏析

    -----不偏不党的滋味 [原文] 祁奚请老(1),晋侯问嗣焉(2).称解狐(3)--其仇也.将立之而卒. 又问焉.对曰:"午也可(4)."于是羊舌职死矣(5),晋侯曰:" ...

  • 第七回 公孙阏争车射考叔 公子翚献谄贼隐公

    话说郑庄公得了世子忽告急文书,即时传令班师,夷仲年.公子翚等,亲到老营来见郑伯曰:"小将等乘胜正欲进取,忽闻班师之命,何也?"庄公奸雄多智,隐下宋.卫袭郑之事,只云:"寡 ...

  • 鲁国史话十五:3句话引来杀身之祸,隐公最后的心愿也化为了泡影

    周桓王八年,即鲁隐公十一年,从咱们的"史话"故事刚刚讲到这一年的时候,在下就剧透了这是一个悲伤的年份.只不过这个伤感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比较靠后,因此,鄙人才迟迟没有提及.现在,我已经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僖公三年

    #提要 [主要事件] ◇徐人取舒 ◇齐桓公会诸侯于阳穀 ◇齐桓公归蔡姬,蔡人嫁之 [涉及人物] ◇齐桓公.宋桓公.公子友.郑文公.孔叔.蔡姬等 [涉及国家] ◇徐.舒.齐.宋.江.黄.鲁.楚.郑.蔡等 ...

  • 左傳進退·宣公三年

    [經]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傷,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猶三望.葬匡王.楚子伐陸渾之戎.夏,楚人侵鄭.秋,赤狄侵齊.宋師圍曹.冬十月丙戌,鄭伯蘭卒.葬鄭穆公. [傳] 三年春,不郊,而望,皆非禮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