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三年(2)
三月,庚戌,天王崩。
上次咱们说了二月初的日食。
古人认为日食是个不好的兆头,果然,到了三月十二日,周天子去世了。
咱们之前说过,天子去世叫“崩”,诸侯去世叫“薨”。这位“崩”的天子是谁呢?
就是周王朝东迁洛邑之后的第一位周天子——周平王。
西周末年,犬戎攻陷镐京,杀死周幽王,诸侯拥立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为了躲避犬戎的祸害,平王下令将王城迁往洛邑,开始了“东周”时代。
平王东迁之后,周王朝元气大伤,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周王的实际统治区域只在现在的洛阳市附近,还不如一个小诸侯国,更不用想对郑、齐、晋、秦这些大诸侯发号施令了。
2002年春,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洛阳市第二十七中学校园内的两座东周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其中一座为“亚”字形墓葬,墓室长7.5米、宽6.7米,有4条墓道,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规格最高的东周墓,墓主人是东周早期的某位天子。有专家推测,由于东周早期,平王执政51年,这很有可能就是周平王的墓。
这座墓已经被盗,但还是出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器物。
“王作”铜鼎,通高40厘米,腹内有铭文“王作宝尊彝”。这尊鼎是洛阳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周王自作器,极为珍贵。
如果这真的是平王墓出土,说明平王时期周王朝还是相当拮据的,我们来看看已出土的春秋早期诸侯国相同类型的鼎。
先来看看春秋早期风头正劲的郑国。
这是1923年出土于新郑郑公大墓的蟠魑纹鼎,通高46.5厘米,口径44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再看看春秋早期默默无闻、闷声发财的秦国。
现藏上海博物馆的秦公鼎,出土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高47厘米,口径42.3厘米,立耳折沿,浅腹略鼓,平底,兽首蹄足,颈腹饰兽身交连纹,立耳外侧饰鳞纹,腹内壁铭文“秦公乍宝用鼎”。专家判断该鼎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相比之下,“王作”铜鼎从制作工艺到纹饰,都不如诸侯铜器之精美,可以看出东周王朝不复西周时期的辉煌,也难以同日益强大的诸侯相比拟。
说回平王去世的事情。
《左传》记载:“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按照左传的说法,其实平王是在壬戌日(二十四日)去世的,但是周王朝的讣告上写的是壬戌日(十二日),那就按照讣告的日期为准来记载。
杜预推测,周王室通知诸侯时,把平王去世日期往前说,是为了让诸侯早点来会葬。
这种推测也不是没有可能,当时的周王室可能真的没有足够的费用来举行葬礼,迫切需要诸侯来助葬,否则也不会发生下面的事情:
秋,武氏子来求赙(fù)。
《公羊传》、《谷梁传》:“武氏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公羊传》和《谷梁传》都认为武氏子是周王朝的大夫,之所以没有称他的名字,是因为周王刚去世,还没有正式授予武氏子爵位。
不管对武氏子的身份分析是否正确,但三传都认为,武氏子是为周王的葬礼而来的。
咱们之前说过,助葬的财物中,车马叫做“赗”,货财叫做“赙”。(忘了的可以看隐公元年(5)-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按照《左传》中的记载,“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周平王三月去世,听闻讣告后,天下诸侯应当纷纷汇集成周,九月共同参加天子的葬礼,而秋天,七、八月份,武氏子居然跑到鲁国来求取助葬的财物,说明了几个问题:
1、周王室真的缺钱,平王葬礼的费用都无力支付;
2、收到讣告后,鲁国并没有派人前往助葬,而且这个时候还没动身,显然根本没打算参加葬礼。《春秋》经中,没有“葬平王”的记录,《公羊传》的说法是“何以不书葬?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意思是不用记载葬礼的时间,因为大家都会遵守礼仪,去世后的七个月一定是葬期。但是根据“武氏子来求赙”的情况来分析,鲁国很可能最终也没有去参加葬礼。
3、鲁国是周王同姓诸侯,又号称“周礼尽在鲁”,鲁国都没去助葬,其他大的诸侯国很可能也没有去,所以周王室只好厚下脸皮,派人四处去求取助葬财物,武氏子来鲁国,可能还有其他人去了别的诸侯国。
看来,“礼崩乐坏”的情况在东周就已经很严重了。
进一步设想,鲁国一直都不是经济强国,周王室派去其他富有的诸侯国“求赙”的人,身份可能也要比武氏子高,鲁国认为这种身份不对等的事情是“非礼”,所以才不书名字、不书职位地称呼“武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