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式的《恰好是少年》是一次修行丨专访导演胡明

文 │星星

“关上灯,倒上一杯饮料,花一个多小时观看,从而收获一种情绪或者一点点思考。”导演胡明这样描绘《恰好是少年》的收看场景。从一开始,胡明就没有把《恰好是少年》当成一档综艺节目来做,有一点精神洁癖的他藏着私心:《恰好是少年》要传递一种感觉,让观众看得舒服,让更多的人感慨“中国的少年也很美好”。

去年身为导演的胡明还在《向往的生活4》中与蘑菇屋家族讨价还价,究竟多少农作物能换一种食材,今年他来到《恰好是少年》,抛开综艺节目中所有游戏规则设置,来了一次全新体验,把主动权全程交给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三位少年,胡明告诉他们,全国各地想去哪都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少年们在无规则束缚下玩得异常兴奋,想走就走,想睡就睡,不用考虑任何节目效果,结果三人玩嗨了,不经意间属于朋友之间的嬉戏打闹成为了《恰好是少年》的吸睛关键。

导演组也特别欢乐,胡明把《恰好是少年》比作是自己的一次好奇之旅,没有夹杂太多的工作压力,虽然有网友把这档节目比喻成导演组变形记,他们在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的带领下随时改方案,但大家都自得其乐。而且令导演组感到意外的是,少年们特别松弛,这正是大家最想要的状态,让观众在《恰好是少年》中看到更多面、更立体的三位少年。

“先有人才有节目”

“无聊却好看,导演很会挑人。”不少网友这样评价《恰好是少年》的精彩之处。而节目组和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几乎是一拍即合。

回忆最开始找到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当嘉宾,胡明用很顺利形容。“三个人没有考虑很久,很快就答应了。”而以旅行方式展开也是节目组早就确定好的。《恰好是少年》的前期筹备就像节目本身传递给大家的感觉一样,顺利且轻松。

但《恰好是少年》更像是一档“定制化”综艺,主要是因为它的整体调性随嘉宾而动。换句话说,如果《恰好是少年》不是这三个人,那么风格会完全不一样。

市场上的旅行综艺不少,组团或单人,打卡、穷游、完成任务,各式各样的玩法都出现过,但胡明和节目组还想要让《恰好是少年》和大多数综艺区分开来,他们从这三位少年出发,想着怎样才能让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三人聚在一起时碰撞出更多的化学反应。

虽然三人经常活跃在银幕上,他们的身份职业也不尽相同,囊括演员、歌手、idol,但显然都不是常驻节目的综艺咖。如果要追求好玩好笑,逼着他们做任务,胡明觉得这会让嘉宾和观众都很别扭。

“节目组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他们三个人适合做些什么。”胡明说。工作人员不断询问,如果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在一起,观众最感兴趣的点是什么?”得到大家最多的回答是“想看他们在私下生活中的真实样子”。

基于此,《恰好是少年》锁定了两个关键词,面貌和真实,导演组把控制权交给了三位少年。

“我们决定了保丽江、争大理,上午出发……”董子健刘昊然一时兴起决定了路线,立刻通知导演组,说完之后,两人就兴冲冲地回房间休息,准备一早出发去大理。可以说在《恰好是少年》中,嘉宾把导演组安排得明明白白,而工作人员开始紧急开会准备。

少年们自己选定目的地,行进途中,他们紧着玩松着玩都可以,甚至改变原本定好的地点,临时决定放弃,突发奇想路过某个城市后,直接下车看看,这种事情经常在《恰好是少年》中发生。少年们总是随心而动,一路上没有任何的包袱和任务,唯一的目标就是自己定下的旅行终点。胡明开玩笑说《恰好是少年》不像一档节目,更像一场修行。

节目组给予少年们充足的空间,《恰好是少年》全程没有任何规则设置,少年们每次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节目组甚至只派出一两辆车在后面跟着。但“不控场”的导演组也承担着看不见的探路和安全保障任务。

在少年们出发前,导演组会先派一辆车提前一小时出发,为少年们开路,试试这条路是否可以通行。而且在每隔15分钟的地方,就有一个大部队聚集地,里面都是工作人员。保证在尽量不干涉的前提下,如果少年们遇到突发情况,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赶到。

到底多自由?

“镜头太糊、不稳。”节目播出以来,胡明也听到不少观众对《恰好是少年》发出这样感受,这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在整个拍摄的过程中,胡明和导演组一直在研究的是,如何让少年们更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个自由包括让三人不被路人和工作人员围观。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

这就先要保证围在少年们中间的机器和工作人员都尽可能少,因此节目组必须轻装上阵。如果节目组弄了很大阵仗,一群工作人员拿着机器在后面跟着,少年们很有可能被工作人员和路人围住,一旦被围住了,路人和保安都会被拍到,这样出来的画面就“不干净”了。路人还会拿手机对着少年们拍照,这样“不纯粹”的镜头让胡明觉得不太舒服,他甚至调侃自己可能有点精神洁癖。

让少年们自己自由选择行走路线,节目组都不能提前知晓三人下一步将驶向何地,直接将路透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而且只要少年们是在外行进的过程中,节目组就会将大的摄像机替换成小型机器偷偷在嘉宾后面跟着,减少街道上的工作人员数量。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节目组也没有要求摄像必须拍到三位少年每人的近景、全景等各个角度。大多时候只要保证三个人、三个机位,拍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有时节目组甚至不直面少年,直接趴在马路对面拍摄。少年们如果分开行动,节目组会在每位少年后面只跟出去一台摄像机,同时还要尽可能离少年们远一点,胡明说只要看到三个人是安全的就好,千万别过多干涉他们。

这样的操作方式会让节目在最后的画面呈现上有些不尽如人意,但胡明觉得有所得就会有所失,这样的拍摄方式能够让嘉宾感到舒服真实,体会到真正旅行的状态,那么即便镜头呈现有些瑕疵,他们也可以接受、是意料之中的。

嘉宾们确实很放松,刘昊然甚至吐槽自己,唱歌不好的他居然被音乐节目找去当导师,跟董子健、王俊凯开玩笑说,“那个音乐节目绝对是疯了,如果我真的接了,慌的肯定是导演。”

除此之外,胡明还跟骨朵分享一个很有趣的点,他说《恰好是少年》是自己做过的打码最多的节目,这也成为了《恰好是少年》在后期剪辑中的一大难点。

不难发现,在《恰好是少年》中,不仅目的地、路线都是少年们自己选择的,餐馆和酒店也是,很多地方都是节目组第一次见,这也增加了很多的不可控性。特别是少年们居住的房间,节目组不仅没有办法提前摆放商务,房间里还会出现很多不符合节目播出的东西,最终《恰好是少年》打码量上升。

但胡明觉得这样也挺好,带给了节目组工作人员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也侧面证明了导演组没有提前干预,能让观众感觉更加真实。

“果然是一档小众节目”

《恰好是少年》的后期制作花了节目组很长时间,直到现在胡明还趴在机房里剪片子。

相对于《向往的生活》每天都是在固定的蘑菇屋拍摄,几乎一直奔走在路上的《恰好是少年》,其整体内容是动态、随机的,因此节目组每次都要花很长时间合板,胡明估摸着大概一周才能合出一天的内容。而且因为是第一季,内容、形式等一切都是全新的,节目组一直在磨合思考,究竟以怎样的方式才能呈现出舒服的“少年内容。”

《恰好是少年》第一期、第二期的剪辑花了很长时间,最终节目组没有采用常规的剪辑方式,摸索出了一套自己想要的剪辑风格。非直接先告诉观众三人到了哪里,而是借助少年们的第一视角或者第一主观镜头交代所到之处,然后再用客观的第三视角点明目的地,营造出一种沉浸式观看体验。就这样观众随着镜头,一点点跟着少年们驾车驶向川西、云南、海南“探险”,恣意人生。

而《恰好是少年》对导演胡明来说更是十分重要。胡明说他把《恰好是少年》当成一部作品来做,但没有想过将其做成一档全民皆爱的综艺,他更在意的是内容。胡明有一个自己的衡量标准,就是在与他人交流时,自己能够自豪地说出这档节目的名字,他就觉得可以了。

从开拍到现在,做《恰好是少年》让胡明觉得很爽,节目的最终呈现与他最初想要的内容也十分贴合。因此,即便面对《恰好是少年》有些无聊的声音,胡明也接受,就在豆瓣开分后,胡明压抑不住自己的开心,但也顺便说了一句,“果然我们《恰好是少年》是一档小众的节目。”

而《恰好是少年》能够得到大部分观众的支持,一部分有三位少年的明星光环加持,另一部分也在于其承载着都市年轻人渴望静一静、奔赴远方的“奢求”。

在充斥着话题争议和压力的社交媒体环境下,孤独、焦虑把每个人压得喘不过气,对于轻松和正向情绪表达的内容,大家都十分渴求。拉上几位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远离城市的喧闹,驾车奔赴宽阔无垠的自然净土,一路上是来自一群大男孩的嬉戏打闹,或沙雕或柔情,当然也少不了一日三餐和舟车劳顿,最终都汇聚在了一起,给观众带来了一次心理按摩。

如今《恰好是少年》热度不错,也获得了8.7的豆瓣评分,但也有声音觉得它还没有爆,更多还是一档粉丝向节目。而对于《恰好是少年》能否成为爆款,胡明没有想过,甚至没有这样的野心,胡明更喜欢用“没有任何遗憾”来评价,身边的不少人说看完《恰好是少年》想要出去旅游,让他更加觉得做这档节目很值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