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二模详解|松江区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二模解析版(含“读典籍”文白对照)

友情提示:不少朋友后台反映推送信息有误,请注意回复关键词要完整哦!

同时,线上文档可以查看,但不支持保存与编辑,小伙伴们请不要申请编辑权限。如希望获得学习资源的小伙伴,欢迎交换其他学习资源。

郑重声明:一模卷讲评是胖胖老师及二模讲评制作团队原创的试卷分析,试卷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讲评版资料为公益分享。如需word版本请关注点赞并转发本文,并在公众号后台留言“2021松江二模,自动回复。转载请注明出处。

由于近期有小伙伴反馈有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并加价销售,本word稿件仅提供查看权限,不提供编辑权限;图片版加水印理由同上,敬请谅解。

文言文翻译文字版:

于谦传  (明)王世贞

①于谦,字廷益,其先河南人。谦生而颀【音“奇”,身材袖长】晳,美容止【举止】。七岁,僧兰古春善相,见而大奇之,曰:“所相人,无若【没有人像】此儿者,异日【以后】救时宰相也。”二十三岁举进士,拜江西道监察御史。谦风骨秀俊,音吐鸿鬯【hóng chàng,宏大畅达、宏大朗畅、洪亮而流畅】,每奏对宣庙前,上必为倾听。

于谦,字廷益,他的祖先是河南人。于谦长的身材修长皮肤白皙,举止得体。于谦七岁时,有个叫兰古春的和尚善于给人看相,见到于谦后认为于谦是非同寻常的人,他说:“我给看相的人中,没有人能比得上这个孩子,他以后是拯救时局的宰相。”二十三岁考中进士,被授予江西道监察御史一职。于谦容貌秀丽俊俏,说话声音洪亮,每次当面回答(明)宣宗的问题时,宣宗必定仔细地听。

②久之,议增补各部右侍郎,治诸镇粮税,兼练卒抚民。上手书谦姓名付吏部,遂拜兵部右侍郎,兼治河南、山西。奉玺书以往,年仅三十三,时人荣【意动,以...为荣】之。谦感上知遇,夙夜拊循【慰抚】郡邑,延访父老,以便益病苦。岁饶【丰收】则多出官镪【qiǎng,银子】,籴民粟归庾【yǔ,露天的谷仓】;俭【歉收】则吐庾粟,减直以粜【tiào,卖出】。公私得相赡【富足】,而于下尤利。

过了很久,朝廷商议增补各部右侍郎,主管各镇的粮食税收,兼训练士兵安抚百姓。皇上亲手写上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于是于谦被越级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兼管河南、山西。于谦带着盖有玉玺大印的文书前往,年纪仅仅三十三岁,当时的人们都认为这是一种荣耀。于谦感念皇上的知遇之恩,早起晚睡,安抚两郡百姓,把郡里的父老请来向他们请教,以方便他们解除病苦。年岁丰收就多拿出官府的银两,买进百姓的粮食送入官府粮仓;年成歉收就拿出粮仓里的粮食,减价卖给百姓。于公于私两方面都得到好处,而对百姓尤其有利。

③谦既在官久,威惠流闻【辗转传闻】。尝轻骑自河内历太行而盗有窥者谦厉声叱之皆大惊散走。曰:“不知为我公,死罪,幸【希望】赦我。”谦异。

于谦做官时间长了后,威望和给百姓的恩惠名声广泛流传。曾经轻装骑马出行从河南经过太行,有强盗探头探脑地看他,于谦厉声斥责,强盗都大惊四散逃跑。他们说:“我们不知道您是于大人,我们犯了死罪,希望大人饶恕我们。”于谦感到诧异。

④数【多次】当入朝议事,人谓即不【携带】金往,宁【难道】无一二土物,如合芗、干菌、裹头之类,足以充内交际【人与人之间彼此往来、聚会应酬】耶?谦笑而两举其袖,曰: “吾惟有清风而已。且交际物之几何,而闾阎【lǘ yán,乡里,亦泛指民间】短长可畏也。”因赋诗见志。

多次入朝议事,人们都说即便不带一袋金银前往,难道没有一两种土特产,如合芗、干菌、襄头之类,足以满足交际的需要吗?于谦笑着举起两只衣袖,说:“我只有清风而已。况且交际的物品给多少算合适,但是百姓的议论可怕啊。”就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志向。

⑤郕王既即大位,益【更加】贤【看重】谦,虚己委焉。入对,慷慨泣奏曰:“虏得志,挟我大驾,势必长驱而南。今六军实力、武库、兵器尽矣。凡兵皆出营郭外,毋令避而示弱。通州仓欲守之或不能,以与敌则可惜,宜令官军皆给一岁禄奉,其自运。”上皆嘉纳之。

郕王登基之后,更加看重于谦,虚心地把朝政都交给于谦办理。于谦入朝启奏,情绪激昂,流着眼泪说:“敌寇得意,挟持扣留了太上皇,这种形势下他们必然长驱南下。如今六军实力、武库、兵器都没有了。所有军队都驻扎在外城的外面,命令他们不能回避示弱。通州粮仓想守或许守不住,丢弃给敌人则可惜,应该命令官兵都给予一年的俸禄(用通州粮食抵充),听凭他们自己去运走。”对他的意见,明代宗全都认真地采纳了。

⑥虏报益急,诸中贵人之鼠窜者、恋土者相轧【排挤】未定,而搢绅士人多遣其私重归。谦乃恸哭,廷诤曰:“京师,天下本。宗庙、社稷、山陵,宁此百官万姓帑【tǎng,贮藏钱财的府库】藏庾廪【泛指粮仓】萃此?此而不守,去欲安之?今日足一动,明日大事去矣。且虏乘胜骄,实不足畏也。”上闻之曰:“善。”其一听谦处分。

报告敌寇进攻的消息更加急迫,那些抱头鼠窜的皇帝的宠臣、留恋故土不想离开的大臣相互排挤,而大小官员大多派人带着贵重家私回乡。于谦哭着说:“京师是国家的根基。宗庙、社稷、先帝的陵墓都在这里,京师难道不是百官万民贮藏金钱财产仓库集中的地方吗?此时不守,到哪里去安身?今日脚一动,明日大势就去了。况且敌寇不过是乘着(土木堡)之胜骄纵而来,其实不值得畏惧。”皇上听后说:“好。”全部听任于谦处理防守京城的事务。

【说明】虏得志,挟我大驾:明英宗正统八年,正式亲政,励精图治,宠信宦官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刺部,发生土木堡之变,英宗兵败被俘,明朝二十万精锐部队丧失殆尽。

(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删节)

【注】①郕王:朱祁钰,明朝的第七位皇帝。

背景补充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山西道监察御史,超擢兵部右侍郎。风仪峻整,吏术民事无不精剀。迁左侍郎。正统间,宦官王振擅权,于谦不肯屈奉,系狱数月,降大理寺左少卿。正统十二年(1447),复兵部右侍郎。十四年,瓦剌也先南侵。英宗朱祁镇为王振唆使,率兵亲征,土木堡被俘。太子年幼,太后命英宗弟郕王朱祁钰监国。九月,郕王即位。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固守京师,退瓦剌之敌。景泰八年(1457)正月,武清侯石亨与宦官曹吉祥等迎英宗复辟。于谦下狱死,年六十。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初,谥忠愍。万历间,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十二卷。《明史》有传。薛应旂采于氏家乘作《于肃愍公传》。王世贞撰刘基、于谦、王阳明三传,合题《浙三大功臣传》,收入《弇州山人续稿》。焦竑《国朝献征录》录于谦传,题作《兵部尚书于公谦传》。今据《续稿》节选于谦传,用《国朝献征录》之题。世贞字元美,号凤洲,晚号弇州山人,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除刑部主事。累迁南刑部尚书。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续稿》等集。文章、气节、学问,三者难兼,而有明一代,方孝孺、于谦、杨继盛能兼之。明人为编选《三异人文集》。谢章铤《题三异人集后》:“报国谁能轻一死,登场无力逐群儿。功名自古关气节,不独高皇养士时。”危亡之际,于谦挺然而出,曰:“吾事吾君而已,社稷重则君为轻,而何有于太上?虏氛之未息也,谦任之;社禝之未定也,谦任之;太子之宜立不宜立也,则太后主之,君定之,阁臣任之,诤臣持之,谦何与焉?”(《皇明史窃·于谦传》)英宗夺门之变,于谦被冤死。

读典籍:web.dudianji.com/#/article/contrib/3776

养晦堂记

①(凡民)【普通百姓;一般民众】有血气之性,则(翘然)【意气饱满的样子】而思有以上人。恶卑而就高,恶贫而(觊)【希望】富,恶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率常终身(幽默)【深静】,暗然退藏。彼岂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

普通百姓只要还有血气的本性,就会意气饱满地想要有所凭借来超过他人。厌恶身份低微就会想高升,厌恶贫困就会希望富裕,厌恶默默无闻就会想赫赫有名。这是世人的常情。然而普通百姓中有为人高尚的君子,(他们)大都一生深静不显,暗暗地隐藏自己。难道他们的本心和其他人不同吗?(君子们)确实是见到了那重大的(道理),因而知道一般人所争的是不值得过多计较的。

②盖《论语》载,齐景公有马千(驷)【四千匹马,言马多】,曾不得与首阳饿莩挈论短长矣。余尝即其说推之,自秦汉以来,迄于今日,达官贵人,何可胜数?当其高据势要,(雍容)【形容仪态温文大方。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汉书·薛宣传》】(进止)【行动举止】,自以为(材智)【才能与智慧】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污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无以异也。而其间又有功业文学猎取浮名者,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亦无以甚异也。然则今日之处高位而获浮名者,自谓辞晦而居显,泰然自处于高明。曾不知其与眼前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之营营者行将同归于(澌)【尽】尽,而毫毛无以少异。岂不哀哉!

《论语》记载,齐景公(虽然)有四千匹骏马,还是不能和首阳山饿死的伯夷、叔齐论长短(意思不能相提并论,比不上首阳山饿死的伯夷、叔齐)。我曾经对这个说法进行推论,自从秦汉以来,到现在为止,达官贵人,怎么能数得清?正当他们占据高高的地位,行动举止仪态温文大方,自以为才能与智慧远远超过别人。等到那些人身死之后再去看他们,他们与当日的奔走钻营而生、草草而死的奴仆、差役、贪(坏)官、奸商等,没有什么不同。而这中间又有用功劳业绩文学获取虚名的,自以为才能与智慧远远超过别人。等到他们身死之后去看,他们与当日的奔走钻营而生、草草而死的奴仆、差役、贪(坏)官、奸商等,也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既然这样)那么如今正处于高位并且获取虚名的人,自认为离开沉静而处于显扬,自己内心安然地处于显赫高贵的地位。(他们)竟不知道自己与眼前蝇营狗苟的奴仆、差役、贪(坏)官、奸商即将一同消尽,且没有丝毫的差别。难道不可悲吗?

③吾友刘君孟容,(湛默)【沉静寡言】而(严恭)【庄严恭敬】,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于是名其所居曰“养晦堂”,而以书抵国藩为之记。

我的朋友刘孟容,深沉静默而严肃谦逊,喜爱道学而淡泊少欲,从他壮年时就已经恬淡无欲而把富贵置之度外,随后,体察外物观察世事变故,又能把名誉置之度外。于是把他的居所命名为“养晦堂”,写信送给我,让我替它作记。

④昔周之末世,庄生闵天下之士湛于势利,汩于毁誉,故为书戒人以□□□□。君子之道,自得于中,而外无所求。饥冻不足于事畜而无怨;举世不见知而无闷。自以为晦,天下之至光明也。若夫奔命于烜赫之途,一旦事尽意索,求如寻常穷约之人而不可得,乌睹可谓(焜耀)【光辉;辉煌】者哉?余为备陈所以,盖坚孟容之志;后之君子,亦观省焉。

过去周代末年,庄生怜恤天下的士人深陷于势利,被毁谤和荣誉所淹没,所以著书告诫人们暗暗地藏起锋芒。君子的原则是,内心有所得,而对外物没有什么要求。饥饿寒冻不足以侍奉父母、养育妻儿,却没有怨言。不被整个世上的人了解却不愁闷。自己认为退藏,其实就是世上最显耀的。像那些在辉耀的人生旅途中奔命的人,有朝一日事情了结、意兴阑珊,追求像寻常贫贱的人的生活却不能得到,怎么能看到值得称作辉煌的东西呢?我替他详尽地陈述个中原因,希望坚定孟容的志向;后世的君子,也能从中观察世相、反省自己。

读典籍:web.dudianji.com/#/article/contrib/377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