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夫子典故学堂—《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

夫子讲书

战国时期,秦国派兵攻打赵国,赵国的都城邯郸被秦军包围了。当时的赵王十分着急,他派遣平原君赵胜到楚国请求救兵,于是平原君决定在他的门客里挑选20个文武双全的人跟他一起去楚国。经过挑选,最后还差一个人,这时门下一个叫做毛遂的人来到平原君面前,他主动向平原君推荐了自己,请求跟平原君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问毛遂:“先生来我这里多久了?”毛遂回答说:“三年了。”平原君听后说:“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里的锥子一样,它的锥尖会立刻显露出来。而先生在我门下三年了,我却没听说过你有什么好的表现,这是因为先生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你还是留下吧!”毛遂说:"我现在自我推荐,就是请求你把我放进袋子里,如果早点有这样的机会,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锥尖而已,而是早就显露出才能,锋芒毕露了!"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有道理,就答应让他一起去楚国。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他们从早谈到晚,还是没有结果。这时毛遂持剑来到楚王面前,对楚王详细说明了楚国派兵援救赵国、联合对抗秦国的好处。毛遂的分析说服了楚王,楚王答应马上出兵。没过几天,秦国的军队果然撤退了,毛遂为赵国立了大功,平原君回到赵国后也将他奉为了上等宾客。

夫子解惑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来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平原君”:也就是赵胜,喜欢结交宾客,门下的宾客最多达到几千人。和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合称“战国四公子”;

门客”:寄食在贵族门下并为贵族服务的人;

锥子”:一般指尖端锐利的用来钻孔的工具。

夫子启示

读了《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故事,我们知道了自我推荐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我们要勇于去主动地推荐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充分展现出我们的才能,这样才能让别人看到我们的优点,得到别人的重视。

下期学堂预告

绘画,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也是很多人的兴趣爱好
它能够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如果你也喜欢画画
那么下节课漫夫子将给我们
带来一个和画画有关的成语故事哦!
你能猜到是什么故事吗?
(0)

相关推荐

  • 世人皆知“毛遂自荐”,毛遂最终结局怎样?一般人想不到

    毛遂自荐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这个成语的来历就与一个叫做毛遂的人有关.时至今日,毛遂自荐已经成为了成语之一,多用来比喻自己推荐自己,最早的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是春秋战 ...

  • M 毛遂自荐

    释义 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1] 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 ...

  • 漫夫子典故学堂—《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 夫子讲书 战国时候,楚国有一个主管祭祀的官员,他将祭祀后的一壶酒赏给了手下的门客,但是酒少人多,酒不够分,于是门客们商量之后决定说:"我们在地上画一条蛇吧,谁先画完酒就是谁的.&q ...

  • 漫夫子典故学堂—《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 成语故事 夫子讲书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性子很急,总是觉得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了,就每天都跑到田边去看,用手量量禾苗有没有长高了点儿,但是禾苗似乎总是那么高,不见长. 有一回,他来 ...

  • 漫夫子典故学堂—《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 成语故事 夫子讲书 春秋时期,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当时有个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他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这口大钟是用上等青铜铸造而成的,它的造型和上面的图案都非常精美.小偷看着 ...

  • 漫夫子典故学堂—《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 成语故事 夫子讲书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公明仪的著名音乐家,他用七弦琴弹奏的曲子非常优美动听,很受人们推崇.有一天,公明仪来到郊外,看到田野里有一头黄牛正在吃草,他一时来了兴致,于是便为这头黄 ...

  • 漫夫子典故学堂—《画地为牢》

    画地为牢 成语故事 夫子讲书 相传在商周时期,有个叫做武吉的打柴人,他是一个孝子.有一天,他挑着柴来到西岐城,在一条街道上,本打算将柴担换一下肩的,没想到一不小心挑着的柴塌了一头,扁担弹了出去,碰巧打 ...

  • 漫夫子典故学堂—《画饼充饥》

    画饼充饥 夫子讲书 典故一 在古时候,有这么两个人结拜成为兄弟.有一天,二弟打算出一趟远门,于是就来跟大哥辞别.去之前,二弟想着给大哥送点儿礼,他便用秫秸杆和稻杆扎了一只鸡.到了大哥家里,大哥不在,只 ...

  • 漫夫子典故学堂—《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 夫子讲书 传说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绘画技艺很高超的大画家叫张僧繇.有一次,梁武帝请张僧繇去给安乐寺作画,要求他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龙,画技高超的张僧繇仅仅用了一两天的时间就画好了,而且这些龙 ...

  • 漫夫子典故学堂—《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 夫子讲书 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他派人到处寻找擅长吹竽的人,而且一定要组成三百人的合奏. 当时,有一个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这件事,认为这是个可以博得齐宣王欢心的好机会,说不定还能得 ...

  • 【诗词学堂】诗词创作中的典故运用

    诗词学堂 诗词创作中的典故运用 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神致从哪里来?这个既需要不断的练笔学习,还需要思考和悟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