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获得职业突破?这三种“力”必不可少!

学习力:勤于学习更需善于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学习是必须的途径,但有时我们会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时间不够且纷繁杂乱无从下手,所以我们不仅要勤于学习,更要善于学习。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我们需要学习什么。

衡量教师水平的不仅有知识水平,还有教书育人水平。刚刚跨出校门走上教师岗位的几年,可能是一生中知识水平最高的时期之一。

时间的流逝,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知识水平不仅停滞更会下降。常年相同内容的教学更会产生倦怠,让我们的工作走向平庸。

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学习和掌握所教学科前沿知识,还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比如学科知识联系生活的应用扩展知识,学科命题的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等,都需要我们去及时学习掌握。

实际上,学生开拓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息息相关。

教师教书育人水平的提升途径有很多,听讲座、参加培训,看相关书籍。

但是更应注意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听课、交流、写反思三部曲是学习的基本有效框架,听课不是简单的模仿,是思考的起点,关键是和自身融合的二次创造。

同时还要向学校外的专家、同行学习,向国家或市区的“空中课堂”“在线课堂”名师学习,在学习优秀讲授方法的同时,也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

新技术、新设备、新的通讯方式、新的应用程序不断出现并更新变化,使得现代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更加灵活,我们应积极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知识,对于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能力提高的各种方式方法,需要我们去敏锐地发现并学习使用。

其次,我们应明白,教师不仅比学生更需要学习,也要比学生更善于学习,更要向学生学习,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学生在成长,学校在纳新,学生的思想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所以我们不仅要研究学生,也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新的用词用语,研究他们的喜好并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们思想沟通,融洽对话,避免疏离与代沟,成为一名懂他们的老师。

最后,教师既教书更育人,教师要紧随时代变化,积极学习国家的政策,在教学中有目的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事、关注身边事,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不再是口号。

思考力:勤于思考是能力提升的种子

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可见“勤于思考”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

作为教师,勤于思考能让我们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明确前进目标,进而更快地提升我们自身的专业能力。

在聚焦“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一线教师应当注重哪些方面的思考呢?

第一,学科育人方式。作为教师,必须要熟知所教学科的内容,还要深入了解所教学生的特点,研究在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知识的同时,挖掘学科育人的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人格。

第二,班级文化建设。对班主任而言,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调控班级状态,引导集体前进方向,促进学生个体成长。可以从班级环境布置到特色活动开展,从小干部的培养到学生个性的发展等方面,对班集体进行文化的层面建设。

第三,家校携手共育。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共同体。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教师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只有携手共育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第四,科研课题研发。这是新时代的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确立研究的内容,通过撰写课题报告、课例案例等,对实践研究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这种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新学期,我们该如何寻找一个研究课题?又该如何制定一份研究计划呢?研究课题就在我们身边。每个学期结束,老师们在回顾一个学期的工作中都会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新学期研究的课题。

研究计划就在我们笔下。在我们确定了研究内容之后,研究计划可按照自身的能力、习惯来制定。

比如:我们可以按照时间以月为单位制定具体操作的内容、步骤、方式等;也可以用“工作手账”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研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还可以借助手机“随手拍”将最真实的资料留存下来。

“思考”是行动的种子,“勤于思考”是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关键。让我们坚信:我思考,我实践,我进步,这一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吧!

实践力:真正的成长离不开点滴的实践

想做就做,尽管去做吧,这是体育精神的写照,也是实践精神的彰显。作为教师,我们很多时候也需要喊喊这句口号,敦促自己进一步努力,以实现各个成长阶段的突破。

“教育、教学、教研”是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三大关键词,而“教学”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存在。站住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是每一位教师必然经历的成长阶段。

这一过程仅靠时间的叠加无法完成,而需要教师不断地设置目标,迎接挑战,在无数次实践中磨炼自我。

日常教学中,备课、写教案、上课、课后反思、教学评价、学生个性化辅导、选修社团任务等,这些“常规动作”都需要花费很大的心力,老教师不例外,青年教师更要注重。“上好每一节课”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去实践。

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其思想境界、行事作风、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因而,国家在教师培养方面也给予了科学的设计和制度的保障。

在此基础上,教师更应积极发现和挖掘自身特色与潜能。教师队伍中那些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于漪、钱梦龙、宁鸿彬……哪一个不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我打磨而创建了一片新天地。

教师不能是搬运工,尤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节课。

成长为特色教师、学者型教师的这份答卷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结合时代要求,遵循学科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寻找生长点和突破口,敢想敢做;还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自问:

“我”关注的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能很好地对接吗?“我”能通过这一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吗?“我”究竟想以什么来助力他未来的发展呢?这样的思考才是教育教学的意义所在与价值所系,才能使我们意识到使命感和责任感并非遥远有距离的词汇。

当然,要实现个人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还要突出“任务”意识:大任务有三五年的成长规划;小任务有近在眼前的公开课与学科讲座、教学基本功大赛、论文写作、文章发表、课题研究等,以学期为单位去“闯闯关”“练练手”,不躲藏不懈怠,以承担任务增经验,以科学规划助发展,脚踏实地,知明行笃。

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得好,“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真正的成长终究离不开点滴的实践。


文章来源 | 现代教育报(作者分别为:曾辉,北京市海淀区进修实验学校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唐亮,北京小学教师,北京市骨干班主任;刘智清,北京市第二中学教师,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
转载自 | 人民教育
(0)

相关推荐

  •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三源浦镇中心小学              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长远规划.在课堂教学上还是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小差错,不能那么的得心应手,但毕竟 ...

  • 教师发展离不开这三种“力”!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朝向幸福完整,聚焦专业成长!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 ...

  • 【教育读书】教师发展离不开这三种“力”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教师发展离不开这三种"力" 作者:曾  辉 唐  亮 刘智清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作为老师,你的日常生活是否也总是围 ...

  • 教师发展离不开这三种“力”!| 荐读

    民小编说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作为老师,你的日常生活是否也总是围绕这些元素不断打转?在常规教学和教研中,如果不怀抱向上的心,我们又如何获得职业突破呢?今天,我们与您分享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三种&quo ...

  • 【转发】教师发展离不开这三种“力”!|荐读

    学习力:勤于学习更需善于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学习是必须的途径,但有时我们会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时间不够且纷繁杂乱无从下手,所以我们不仅要勤于学习,更要善于学习. 首先,我们需 ...

  • 教师发展需要这三种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1 学习力:勤于学习更需善于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学习是必须的途径,但有时我们会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时间不够且纷繁杂乱无从 ...

  • 考教师编制,档案出现这三种问题会影响考教师编制,需尽快解决!

    每年参加考编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尤其是考教师编制.但是像这种体制内的工作,在入职前有政审环节,教师入编考试政审环节需要提取个人档案.每年有很多朋友历经千辛万苦考到教师编制,由于档案问题,没办法通过政审. ...

  • 教师发展需要这三种力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学习是必须的途径,但有时我们会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时间不够且纷繁杂乱无从下手,所以我们不仅要勤于学习,更要善于学习. 第一.学习力:勤于学习更需善于学习 首先, ...

  • 教师发展必需的三种力

    学习力:勤于学习更需善于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学习是必须的途径,但有时我们会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时间不够且纷繁杂乱无从下手,所以我们不仅要勤于学习,更要善于学习. 首先,我们需 ...

  • 教师教学从低到高的三种境界

    教师教学从低到高分为三种境界 来自: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每一境界又可分出两个层次,形成从低到高的三种境界.六个层次: 第一境界是经验型教师:熟悉教学规范,掌握共性化的教学. -------第一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