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你真丑、逗你玩丨那些不曾被父母看见、听见的孩子

“你太丑了,所以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后才有人要你,你才有工作。”
“你个子太小了太矮了,所以一定要学个一技之长,以后走到哪里才不会被人看扁。”
“你怎么这么喜欢穿新衣服,穿那么好看干嘛,又没人看你!小小年纪就这么涂脂抹粉的像什么话!”
“你看,我就说你不是我亲生的吧!一点都没继承爸妈的优点,咋这么丑这么笨呢。”
相信很大一部分人都曾在小时候被这样逗弄过,这些中国式家长的雷人话语给弄哭过。但是等你长大以后偶尔想起这些话,再去质问他们的时候,父母满脸皱纹地愕然:“你还当真啦,那是我们逗你玩呢!咋还记心上了呢这孩子……”
父母总是高高在上的认为,过往岁月中的那些云淡风轻不是他们的本意,但他们却何尝知道,就是这些在他们看来毫无问题的逗弄,其实在当时就已经给心理敏感、一切以父母言行以及威严为榜样的孩子,造成了实际而深远的伤害和影响。
因为孩子的心理天生是脆弱而敏感的。
无论是聪慧的还是平庸的孩子,在他/她的童年时期,都全然以父母的言行举止为学习规范。毫不夸张地说,父母就是指引他的一座灯塔。所以哪怕是最为微小的细节,也大概率会引发孩子在心理和精神状况上的异动。
都说中国的父母好当,因为不用拿证直接上岗,上岗后做得好不好也全然无人监管。这种情况就造成很多父母基本上是依靠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经验,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实际上,这些原生家庭经验其实既不靠谱也不科学。
很多人当了父母之后,都不十分清楚自己的人格 、性格特征、行事风格,因此通常是在自己也非常盲目的人生状态下,自以为是地开展对孩子的教育。
于是就出现了如前所呈现的父母与孩子之间认知和感受的差异。而孩子则在很大程度上承受了父母的不专业和不深入,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个体独立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事实上,在家庭中,孩子是最为弱小和敏感,同时也是最应该受到保护的。而保护并帮助孩子形成独立人格之前,父母其实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并作出相应的规划。
儿童人格的形成有如下阶段性特征:
(1)最开始会完全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发展到独立自主地作出自我评价;
(2)从对外部具体行为的评价,进化发展到对自我内在品质的评价;
(3)从对事物对人评价较为笼统,发展到评价的较为细致、细腻、全面;
(4)从最初的情绪化评价,进化到较为客观的评价。
当孩子在学校参加集体活动时,孩子们会逐步掌握并运用一些道德准则,无论这些道德准则是来自原生家庭和父母教导,还是自行观察中的自我习得,孩子们都能通过这些准则对自己的行为展开自觉调节和指导。
但因为自身的道德意识较弱且比较肤浅,所以对道德概念、行为准则、父母所讲述的道理的理解欠准确和深入,在对事物对外界的认知和评价上,常常具有较大的片面性、情境性和主观性。
此外,其行为也表现出与自我认知和意识上的脱节。
随着自我意识和其他判断意识的发展,孩子会逐步形成对自我、他人以及集体的较为稳定的判断与态度,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兴趣、特长、技能上的个体差异。到了这个时期,孩子就出现了儿童时期最为明显的个体倾向性。

儿童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及性心理发展阶段论

儿童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来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每个儿童都要经历这五个发展阶段,并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经验,从而决定自身的人格特征。
弗洛伊德将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作为划分标准,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1)口唇期:0—1岁,婴儿主要靠口腔活动咀嚼等活动获得快感与满足。如果获得满足,就会形成正面的口腔人格,乐观开朗;如没有获得满足就会形成负面口腔人格,表现为过度依赖他人,很少自食其力,或对爱情、金钱、权利的贪婪,对人具有攻击性等。
2)肛门期:2—3岁,是训练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最佳时期,儿童若能在父母帮助之下建立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和效率。
3)前生殖期:4—5岁,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两个表现是“恋母/恋父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和“认同作用”。
4)潜伏期:6—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倾向和同性交往,并且会有目的地转向学习体育、歌舞、艺术、游戏等。设若这个时期受到不良引诱,就会产生不良性偏离。
5)生殖器期:13—18岁,其特征是热爱异性的情感倾向占优势。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的性生活发展尤为重要,如果个体性发展顺利进入青春期,则有助于产生正常的性特征。
相反,如果个体的性生活受到外部干扰就可能导致各种性变态,产生病态人格。

当中国式父母在随意逗弄孩子,开孩子玩笑的时候,其行为背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于,他们对孩子的敏感心理和人格发展阶段的特征毫无概念。
当孩子被这种无知所伤害,他的人格发展与形成就会逐渐沉淀出问题,而这一点,是无知无觉的家长们始料未及的,而它的本质,实际上是尚未完全苏醒的人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冷漠。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thony, E. J. (1987). Risk,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n overview. The invulnerable child, 3-4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