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520——网络情人节微课特辑
大家想听关于“520”的微课,反映互联网时代个体与群体特性:
第一,群体裹挟现象。群体会在共同的节日有特殊的冲动。
第二,个体压抑秘密。对每个人而言,“520”都可能隐藏着一些最想说的心里话,而且会在我们的大脑分泌出令人愉快的多巴胺。
今天从全新的角度,为大家来解析“520”这个集体的节日。
首先,是“我爱你”的数字化表白方式
《诗经》里所提到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古人一种表达爱慕的方式。
此后的历史中,爱情的表白,有时是情书,有时是对歌。比如电影《刘三姐》、《五朵金花》里也是用对歌的方式进行。
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之后,人们表白的方式不再像过去那么长篇大论,变得越来越简单。比如“爱你一生一世不变”、小明创作的歌曲名《等你是种美丽》。这都属于浓缩版本的“我爱你”,或者说“一句话占领心智”。
这种浓缩的特点可以看做是符号化、数字化,隐喻着——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终将成为一堆数字,像01这样的符号。所以,人类正在尝试着慢慢熟悉这种计算机式的语言。
其次,象征着互联网时代的虚拟婚姻
以后的人们,同时具有两种婚姻状态:现实世界有法律保障的婚姻;虚拟世界网络上的婚姻(用一种虚拟人物的替身,在某个网络社区举办的一种替身的婚礼)。
这象征着人类在两个世界的分裂。
我认为艺术家迟早有一天会像毕加索一样,画出人们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两种身份之间的混淆、分裂、冲突和矛盾,一定会带来我们人类大脑在扣带回这里更加的复杂的神经冲动。
一辈子,经历过两种不同的世界,这也许是另一种对于有限生命的解决和解脱的方式吧。
第三,互联网心理学里意味“群体快感”
过去对某个人怀有爱的期望的过程中,大脑会分泌多巴胺、感受到快乐。
互联网时代,人们会产生另外一种快乐和快感,以前从没有心理学家研究过。
勒庞曾研究过这种群体无意识现象,但并没有指出其本质。
小明认为,“520”在互联网时代心理学中,叫做“群体快感”。群体聚集在一起,也会产生一种多巴胺升高的现象,和个体因为对一个人的期望而产生多巴胺是类似的。
“群体快感”在过去罕见,互联网时代会变得越来越频繁。这个时代有很多的网络集体狂欢,原因都是生物机制上给我们一个快乐。
比如,就像过去在文革时期一样,大家集体的从事一项活动、集体的聚集,都会产生这种所谓的群体快感。如今,我们如果集体在网络上,或在产生巨大群体的地方——演唱会上,一起喊“在一起”,这也是“520”独有的一种群体快感方式。
从生物机制本质上讲,在互联网时代,这仍然是一种快感中枢的刺激,但是表现形式的确和以前有很大不同。
过去想把个体的人,变成群体概念的人非常难,需要国家机器和组织才能达到。但在虚拟时代和互联网时代,这已经变成不可挽回、不可避免。每个人终将成为群体快感的组成分子、群体快感裹挟的一个神经元,终将成为一样的组织。
人类的大脑神经细胞大概有一百亿个神经细胞,而地球上有70亿人,其实是类似的。当我们地球上有一天有一百亿人同时在网络上集体狂欢的时候,它一定会产生一种像大脑一百亿个神经细胞集体发出一个涌现、神经信号一样的一种快感。这种快感终究有一天会在互联网时代实现。
第四,私奔的隐喻
对于一些相爱却无法在一起的双方,可能就通过一种隐喻的、隐晦的、让对方猜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种方式在社会心理学非常普遍。
有的年轻人没有客观条件,通过隐喻的数字来表达情感;
有的成年人,甚至老年人,都可能会做这样的事。
互联网时代,这种符号隐喻的表达传播是非常快的,很多人都会借助一个符号来表达一件事情,“520”只是一种爱的符号,还有其他更多类似的符号,终究都会成为隐喻的表达方式和工具。
第五,隐喻进入全面孤独的时代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群体的时代,告别了过去的个体,告别了过去与生物学概念上的人的定义,重新用了一个新的定义。
什么是人呢?
群体心理效应下的人。这种定义和过去社会学不尽相同。
这种群体的人在一起会有什么特征呢?我们会因为成为群体而更加的亲密吗?
恰恰相反。
过去我们建立起一个所谓的人际亲密的蜘蛛网,我们在中间。蜘蛛网里的人数,科学家研究认为大脑能储存的熟人,大概不超过150个。这大概就是大脑能够产生所谓的社会联系最多的人数了。
在互联网时代变了——从强联系转换成了弱联系。
我们可以在网络上认识成千上万的人,而这些人跟我们都是弱联系,也许永远没法真正的相识、相知,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为镜像的关系。我们开始更多的依赖于弱联系、网络上的虚拟联系,反而慢慢地疏远了最亲、最近的家人、亲人。
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
越是弱联系、群体,越失去真正亲密的强联系,越失去重要他人。
所以,过去心理学里,所谓的客体关系流派的重要他人的概念,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变种了,变成了以弱联系为主的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也将推翻过去的客体关系流派的相关理论。
甚至我们在这个时代,如果要做一个心理咨询,按照过去的客体关系流派理论,可能要修复他的亲密关系。
但是在这个全面孤独的时代,就会产生一种悖论。这种悖论就是你把他的亲密关系修复好了,通过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重新的移情关系,建立了新的人际模式,你成为了一个重要他人的替代品。
问题在于,来访者也许在咨询室里被实验性的治疗好了,而到社会,进入到网络网社会的时候,他也仍然处于一个没有强联系,只有弱联系的一个时代。
所以他没法在真实的网络世界里找到他修补好的亲密关系,因为这个时代的主题是孤独,而不是亲密。所以说,过去时代我们治疗好一个人的目标,到了这个时代变得一文不值了,甚至会变成一种错误。
简单的意思就是,你把一个人的亲密感治疗好了,他却进入到互联网时代更不适应了。因为互联网时代我们终究每个人必须要学会的关键词就是,如何孤独的在群体中生活。
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对互联网时代新的心理学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对于我们讲的新精神分析而言,必须要用一种新的理论来替代过去的、已经落伍和过时的理论,甚至我们过去所讲的家庭治疗里强调的家庭系统,但在互联网时代也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群体的心理现象和群体的共振。
小明曾经研究过,比如说像蚜虫、蝗虫,它们聚集在一起产生群体效应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群体共振,甚至体内多巴胺都会升高。
总之,孤独是这个时代一个最重要的人生课题,是一种新的存在主义视角的人生意义。
第六,是广义的爱和升华
不要狭义的看做爱情或者情爱,爱这个词是可以升华的。
就像有些人进入到宗教里之后,把爱转换为对神的爱。
对于我们活在红尘中的人来说,爱同样可以升华成对亲人、对朋友、甚至对不认识的人的一种互敬和互爱,这种关爱应该是指向社会的,特别是指向一些我们能够帮助的人的。
当爱升华的时候,爱就有了更多的支撑点,也有了更多的意义。当我们把520的爱升华成一种具有帮助他人的爱的形式的时候,就能获得更加充分的、这个时代独有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支点。
互联网时代会把我们引向何处?
我们都在观望着。
也许有一天,我们将不得不对我们的宠物说520。
也许有一天,随着互联网时代群体孤独效应的进一步产生,我们将不得不对一个机器人说520。
不过,不管怎么样,人类总是一个会不断思考的动物,总会去寻求一种机器与情感之间的平衡。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时代,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寻找一种情感平衡,寻找一种机器和真实世界的平衡,寻找一种虚拟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平衡。
520的特辑给大家就讲到这里了,下一次再见,谢谢大家!
(文字录入:王娜 改编:秋云 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