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金液丹(局方)

治阴极发躁。厥冷脉伏。爪甲唇青。水肿脉伏。小便不通。阴结畏寒。大便秘。

明净硫黄五两。研细水飞入炀成罐内。水调赤石脂末封口。盐泥通身固济候干。三足钉钉于地。将罐放钉上。慢火烧养七昼夜。再加顶火。用炭十斤为度。候冷取出研细。每末一两用蒸饼一两。打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白汤送下。阴极冷甚者服百丸。

灵砂丹(局方) 治上盛下。虚痰涎壅盛。最能镇坠虚火。升降阴阳。和五脏。助真元。

水银(四两。) 硫黄(一两)

上二味新铫内炒成砂子。入水火鼎 炼为末。糯米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枣汤、米汤、井花水、人参汤任下。量病轻重。可增至五七丸。忌猪羊血绿豆粉冷滑之物。又法。入炀成内。赤石脂封口。盐泥固济。三足钉钉打火。盏内置水勿令干。候三炷香足为度。

二气丹 治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脘痞结。或泻或吐。

硝石 硫黄(等分。)

右为细末。银石器内炒黄色。再研细。糯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丸。新汲井花水下。不应更服。

玉真丸 治肾厥头痛四肢逆冷。

硝石 硫黄(二味同制如二气丹。) 石膏(生。) 半夏(汤泡七次。等分。)

为末姜汁和神曲丸。食后姜汤下二三十丸。虚寒甚者。加钟乳粉。

半硫丸(局方) 治高年冷秘虚秘。及 癖冷气。

硫黄(醋 。柳木槌碎。研) 半夏(汤泡。晒干为末。)

上二味等分。用生姜自然汁。调蒸饼糊。杵数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无灰酒或生姜汤任下。妇人。醋汤下。

养正丹(局方) 治上盛下虚。气不升降。元阳亏损。气短身羸。及中风痰盛涎潮不省人事。伤寒阴盛自汗唇青。妇人血海久冷。

水银 黑锡(与水银结成砂子。) 硫黄(研。) 朱砂(水飞。各一两。净)

用铁铫熔化黑锡入水银。将柳木槌搅次下朱砂。搅令不见星子。下少时。方入硫黄末。急搅成汁。和匀。如有焰以醋洒之。候冷取出研细。煮糯米糊丸。绿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三十丸。盐汤或枣汤、人参汤任下。或丸如芡实。囫囵服一丸。得睡勿惊觉。

来复丹(局方) 治上盛下虚。里寒外热。及伏暑泄泻如水。

硝石 硫黄(同硝石为末。银石器内慢火炒。柳木槌搅之。不可猛火以伤药力。) 太阴元精石(水飞。) 青皮(去穣。) 陈皮(去白。各一两) 五灵脂(酒飞。去砂石。澄定晒干。二两。)

为末。古法以醋和丸。米饮下。因醋易霉坏。今改用米饮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醋汤下。

黑锡丹(局方) 治真元亏惫。阳气不固。阴气逆冲。三焦不和。冷气刺痛。腰背沉重。

男子精冷滑泄。妇人白带清冷及阴证阴毒。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急吞百丸。即使回阳。大能升降阴阳。坠痰定喘。

沉香 附子(炮) 胡芦巴(酒浸。炒) 阳起石( 。飞。) 补骨脂 舶上茴香 肉豆蔻(煨)金铃子(酒蒸。去皮核。) 木香(各一两。) 肉桂(半两。) 黑锡(熔。去渣。) 硫黄(各二两。)

上用黑锡入铁铫内熔化。入硫黄如常法制。结成砂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极细。余药并细末和匀。自朝至暮。研至黑光色为度。酒曲糊丸。如梧子大。阴干。藏铅罐内。每服四五十丸。空心盐汤或枣汤、姜汤任下。妇人艾汤下。急证可投百丸。

三和丹 治一切阴寒。诸药不效者。

养正丹十丸。来复丹二十丸。黑锡丹三十丸。盐汤、枣汤、姜汤、人参汤任下。

(0)

相关推荐

  • 炼一炉好丹(廿八)即将被人遗忘的炼丹术语,现在了解还不算太晚

    五金八石是炼丹的基础原料,但光有这些是炼不好一炉丹的.一个笨拙的道士如果没有在这过程中因为爆炸而丧命,也可能搞出的是一堆烂石头碴,根本无法入口. 所以炼丹还是要一些其他辅助材料的,比如说"苦 ...

  • 火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有何佐证?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历史的长河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到了火枪盛行的朝代,那么你知道火药是在什么时候被发明的吗? 流行的三种说法是"西汉说"."东晋说" ...

  • 藏药揭秘丨探寻藏医药佐太工艺的由来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其他各民族.古代西域各国的用药理论与工艺技术,形成了具有藏族特色的医药理论与技术. (传统藏医药佐太炼制) (传统藏医药佐太炼制) 自 20 ...

  • 《张氏医通》平胃散(局方)

    治胃中宿食不化.藜藿人宜之. 苍术(泔浸去皮.麻油拌炒黄.四两) 浓朴(去皮.姜汁炒) 陈皮(泡.去浮白) 甘草(炙.各三两) 上四味.为散.每服四五钱.加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香连平胃散 治食积发 ...

  • 《张氏医通》二陈汤(局方)

    治脾胃痰湿. 半夏(姜制.二钱半) 茯苓(钱半) 陈皮(略去白.一钱) 甘草(炙.一钱) 生姜(三片) 乌梅肉(半个) 上六味.水煎.空心温服. 燥痰.减半夏.生姜加麦门冬.竹沥.郁痰干咳.去半夏.用 ...

  • 《张氏医通》四君子汤(局方)

    治胃气虚弱.饮食不思.倦怠少食. 人参(一钱至三钱) 白术(炒黄.一钱至二钱.) 茯苓(一钱至钱半.) 甘草(炙.六分至一钱.) 上四味.水煎.空心温服.按四君子乃胃家气分之专药.胃气虚而用之.功效立 ...

  • 《张氏医通》四物汤(局方)

    治营血虚热. 熟地黄(二钱) 当归身(一钱) 白芍药(钱半) 川芎 (八分) 上四味.水煎.温服.肥盛多湿痰.及呕逆少食便溏者禁用. 增损四物汤(局方) 治血虚发热.食少便溏. 四物汤去地黄.加人参. ...

  • 《张氏医通》凉膈散(局方)

    治温热时行.表里实热.及心火亢盛.目赤便秘.胃热发斑. 大黄(酒浸.二两) 芒硝(一两) 甘草(炙.六钱) 连翘(一两) 黄芩(一两)山栀(八钱) 薄荷(七钱) 为散.每服四五钱.加竹叶十五片.水煎温 ...

  • 《张氏医通》金针开内障论(造金针法)

    张飞畴曰.内障一证.皆由本虚邪入.肝气冲上.不得外越.凝结而成.故多患于躁急善怒之辈.初起之时.不痛不痒.视物微昏.或朦胧如轻烟薄雾.次则空中常见黑花.或如蝇飞蚁垂.睹一成二.瞳神渐渐变色.而至失明. ...

  • 《张氏医通》丹溪参补陈氏痘疹论

    小儿疮疹.大抵与伤寒相似.发热烦躁.脸赤唇红.身痛头疼.乍寒乍热.喷嚏呵欠.嗽喘痰涎.始发之时.有因伤风伤寒而得.有因时气传染而得.有因伤食呕吐而得.有因跌扑惊恐瘀血而得.或为窜眼惊搐如风状.或口舌咽 ...

  • 《张氏医通》续命汤(金匮名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麻黄 桂枝(千金.局方.俱作桂心)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甘草(炙.各三钱) 芎 (一钱) 杏仁(三十枚.千金.作白术) 上九味.水煎.温 ...

  • 《张氏医通》理中汤(玉函金匮名人参汤)

    治胸痹心胸痞气.霍乱吐泻不渴.一切脾胃虚寒.呕吐清水.饮食不入.完谷不化. 干姜(炮.半钱至一钱) 人参(一钱至三钱) 白术(炒焦.一钱至二钱) 甘草(炙.半钱至一钱) 上四味.水煎.去滓.温服. 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