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齿门

茵陈散 治齿龈赤肿疼痛。及骨槽风热。

茵陈 连翘 荆芥 麻黄 升麻 羌活 薄荷僵蚕(各五钱) 细辛(二钱半) 大黄 牵牛头末(各一两)

为散。每服三钱。先以水一盏。煎沸入药搅之。急倾出。食后和滓热服。 世本。多半夏、黄芩、射干、独活、丹皮。

当归龙胆散 治齿痛。寒热身疼。

升麻 麻黄 生地黄 当归梢 白芷 草豆蔻 草龙胆 黄连 羊胫骨灰(等分)

为散。每用少许。擦牙疼处。良久有涎吐去。

五倍子散 治牙齿为物所伤。动摇欲落。

川五倍(为末) 干地龙(微焙为末。等分)

先将生姜擦牙龈。后以药敷之。七日不得嚼硬物。用骨碎补浓煎。时时漱之。如齿初伤欲落时。以膏擦药贴齿槽中至齿上。即牢如故。

乌金散 治牙齿动摇。须发黄赤。用此即齿牢发黑。生姜(半斤。捣取自然汁。留滓待用) 生地黄(一斤。酒浸一宿捣汁。留滓待用)

大皂荚(不蛀者。十梃。刮去黑皮。将前二汁和蘸皂荚。文火炙干。再蘸再炙。汁尽为度)

上将皂荚同地黄滓。入瓷罐内 。存性为末。牙齿初摇。用药擦龈。如须发黄赤。以铁器盛药末三钱汤调。过三日。将药汁蘸擦须发。临卧时用之。次早如黑。三夜一次。其黑如漆。不伤须发。

长春牢牙散 乌须发。去牙风。除口气。

升麻 川芎 细辛 白蒺藜 甘松 丁香 五倍子皂矾 青盐(各半两) 诃子肉 没石子(各三钱) 麝香(五分)

为散。早暮擦牙。次以水漱。吐出洗髭须。

小承气汤(方祖) 凉膈散(方祖) 清胃散(衄血门) 越鞠丸(郁门)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崔氏八味丸(方祖) 消风散(咳嗽门) 羌活附子汤(头痛门)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犀角升麻汤(中风门)小安肾丸(衄血门) 还少丹(遗精门) 黑锡丹(金液丹下) 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下)甘露饮(二冬膏下)

(0)

相关推荐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55至卷157 齿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五十五 齿门 黄帝素问 上古天真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注 女子七岁,肾气方盛.肾主骨,齿乃骨之余,故齿更.真矛乃尽根之牙,肾气足,故 ...

  •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 ...

  • 《张氏医通》齿(龋蛀、骨槽风)

    齿统属足少阴肾经.分上下龈.上龈属足阳明胃经.下龈属手阳明大肠经.男子八岁肾气实. 发长齿更.三八真牙生.五八齿槁.八八则齿发去.女子以七为数.盖肾主骨.齿乃骨之余.髓之所养.故随天癸之盛衰也.东垣云 ...

  • 《张氏医通》暑门

    金匮一物瓜蒂汤 治夏暑以水灌汗.身热疼痛. 瓜蒂(十四个.熬锉) 上一味.水煎.去滓顿服.少顷即吐.不吐探之. 此方之妙.全在探吐以发越郁遏之阳气.则周身汗出表和.而在内之烦热.得苦寒涌泄亦荡涤无余. ...

  • 《张氏医通》湿门

    羌活胜湿汤 治风湿上冲头痛.项似拔.腰似折. 羌活 独活 防风 川芎 本 蔓荆子(碎.) 甘草(炙.各一钱.) 生姜(三片.) 水煎热服.缓取微似汗.过汗则风去湿不去也.如无头痛.去蔓荆子.换苍术. ...

  • 《张氏医通》燥门

    千金五味子汤 治伤燥.咳唾中有血.引胸胁痛.皮肤干枯. 五味子(五分.炒研) 桔梗 甘草 紫菀茸 续断 竹茹 桑根皮(蜜炒.各一钱.) 生地黄(二钱) 赤小豆(一撮.即赤豆之细者.) 上九味.水煎空心 ...

  • 《张氏医通》伤饮食门

    枳实导滞汤 治伤湿热之物.痞闷不安. 枳实(炒.三钱) 白术(炒焦.五钱) 茯苓(三钱) 黄芩(酒炒.二钱) 黄连(姜汁炒.三钱) 泽泻(炒.二钱) 大黄(酒蒸.一两)神曲(炒.四钱) 生姜(三片) ...

  • 《张氏医通》劳倦门

    朱砂安神丸 治热伤心胞.气浮心乱.虚烦不宁. 朱砂(水飞.五钱.一半为衣.) 甘草(五钱) 黄连(酒蒸.六钱) 当归(二钱五分)生地黄(一钱五分) 除朱砂.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黍米大.朱砂为衣.每 ...

  • 《张氏医通》虚损门

    薯蓣丸(金匮) 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薯蓣(即山药.二两.)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大豆黄卷(各七钱半) 甘草(炙.一两二钱) 人参 阿胶(各五钱) 芎 芍药 麦门冬 白术 杏仁防风 柴胡 桔梗 ...

  • 《张氏医通》战栗门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麻黄汤(方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