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远方没有你说的那么遥远
文字仅关联读书时的感悟和行走中的思考。
只需真正喜欢读书和行走的人关注。
风筝是一种象征。图片来源:开哥随手拍
该舍的舍不得,
只顾着跟往事瞎扯,
等你发现时间是贼了,
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
——李宗盛《给自己的歌》
1/
“尊贤而重士”,汉代贾谊《过秦论》中如此说。这或许是尊重的来源之一。这个来源说明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被尊重的对象必须是贤与士。尊重小人或那些根本不值得尊重的人,除了自贬身价之外,只能说是眼瞎心也瞎了。
这符合尊的本意:双手举杯,虔诚而不失分寸。当然了,我只是用“杯”这个汉字直白的替代酒具而已。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论语》中同样强调了尊的对象,以及尊后可能带来的非常效应。
尊重,是一个很有内涵的汉语词汇。在这个国度,借助这个词语被演绎得最多的是“尊师重教”。其实,真是说的比唱得好听,“尊师重教”,沦为一个浮华虚幻充满忽悠意味的口号而已。
另外一个就是“自尊自重”,这是做人的前提和基础。自尊自重之后,才有可能尊重那些值得尊重的人,才有可能被人尊重。可惜的是,这个现实让自尊自重的人越来越少,而自轻自贱的人却越来越多。
一个充满自轻自贱民众的国度,被唾弃被灭亡都是很正常的事。用俗话来说,那是自作自受!
2/
忘记是达哥小学6年级还是初一的时候了,某天,我突然想起孔子语录中关于“耳顺”一说,可当时无论如何想不起原话。晚饭前搜索之后,才再次记起这段载于《论语·为政》中的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便跟达哥说:“刚才我看了孔子的一句话,挺好的,我说给你听听。”然后就说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未等我继续,达哥就顺口接上“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说真的,我还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小子什么时候还背过这个?竟然还这么熟练?!
有些意外当然也有些惊奇的问他:“你小子什么时候背的这个,在哪里看来的?”达哥回答:“见某同学QQ签名是这段话,觉得挺好,就记住了。”原来如此。
签名竟然还有如此神奇的功效,这倒不失为一个引导孩子学习古文经典的新方法。顺着达哥的兴趣,给他尽可能通俗易懂并且相对准确的讲解了这段话的意思,达哥若有所思,显然是没想到这句挺有意思的话还竟然有这么多意思。
我告诉他,这就是汉语的伟大之处!一个伟大的人,一句伟大的话会影响几千年!
之后捎带脚又给这小子讲了讲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称呼,让这小子大致了解了婴儿、襁褓、孩提、始龀、髫年、龆年、总角、垂髻、黄口、幼学、志学、及笄、弱冠以及金钗之年、豆蔻年华、舞勺之年、舞象之年、碧玉年华、桃李年华、花信年华……
小子对照着自己的年龄,把自己归到舞勺之年。
相信他基本上明白了古人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一个人的年龄竟然有这么多的叫法。等他学习古人对一个人的死同样有非常多的讲究时,他接受的也许就自然而然了。这也算意外收获吧。
3/
文人的最初意义有两个:一是指周朝的先祖;二是指读书能文的人。我们常说的文人基本上是指第二个意思。
读书能文,意思是博览群书下笔如神。对照这个标准,文人是属于稀有“动物”,甚至可以说,文人基本上生活在古代。
现实中很多人往往把喜欢码几个字的人称作文人,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甚至是非常浅薄的行为。
首先,在搞不明白一个概念的时候,尽可能别随便使用这个概念。否则就犯这种“文人”错误。另外,在搞明白这个概念之后,一定要明白这个概念的使用对象。否则,仍然会犯这种“文人”的错误。
文人,是一个尊贵的称呼,没有几个人配用这个称呼。因此,我最厌烦被人称呼我这个喜欢没事码几个汉字的人为“文人”,我认为这是对“文人”这一称呼的严重亵渎,因为我清楚自己的身份,与“读书能文”没有任何关联,我同时知道自己永远不配“文人”这个尊贵的称呼。
谁再叫我“文人”,我就毫不客气的骂TA:你是这个星球上最浅薄无知的人!
4/
北方春天这一年一度的绿,总是无声无息。就像时间,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来到年关。年关,你无声无息向死亡终点又迈近了一步;年关,那些绿也终于褪尽所有青春的色彩,等待下一个轮回。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陆游的感慨何其精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煜这个没落帝王的无奈,何止是帝王的无奈!
在所有古诗词中的春天,我最喜欢这一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远在一千六百年之前,能够有如此大气魄的诗句出现,可以想象诗人应该是多么的光辉灿烂!当然了,抛开春天不说,包含这两句诗歌的整首诗更是流传千古。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写过很多很多与这个季节有染的汉字。记忆最深的还是这一段:
又是这个季节了 多年以前
我说过我会好好爱你
爱小屋背后那片槐林
漫过门窗的槐花香
那会的春天多年轻啊。像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无边无际。转眼之间,那些春天都随风飘散。
又是春天了。这个春天来的自然而然。
5/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这话说得真好。想来想去感觉也只有近千年前苏轼老师那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能够约略表达近似的意思。
这个地方可以是你生活一生的村落、小镇或城市;可以是你走过大半生的同一条街道;可以是你家门前那棵总也不见长的叫不上名字的树木;还可以是你亲人的脸孔或者他们无声无息多起来的白发与皱纹……
也可以是角落里那只老箱子,箱子内多年未曾重拾的孩子儿时的玩具。甚至,我最终要说的抽屉。每一只抽屉都如同母亲的心,除了承载,默默无闻,但我们看不见。
6/
突然发现经常使用的某品牌茶语系列卫生纸加长了扯断的尺幅,还加厚了层度,记得之前是双层,现在加到了四层。目的昭然:加快使用进程,从而增加销量。从营销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
因为之前的设计一点也不影响使用效果,这就让我觉得这种改进或多或少存在不道德的成分。首先,造成使用上的浪费。当然这种浪费都转嫁给消费者了,与厂家无关。其次,造成木材的浪费,假设它们真的用木材造纸,这就关乎环保甚至国运了。
也许是我敏感,这让我想起那个关于刺激牙膏销量的创意。
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不过,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三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
董事部对此三年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部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红、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要求5万元.是否过分?”“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分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元支票给那年轻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mm。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 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是不是如出一辙?
单就创意而言,这确实是刺激销量的好办法。但从消费者角度而言,这确实很让人不舒服。从本质上讲,这种创意最终会造成拔苗助长、饮鸩止渴的后果。
想想很多人对孩子成长的心态,是不是也隐约有一点与此相像?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