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书法中的“气”

雨后的燕山山脉,隐约可见云起之势。

说文解字中说:“雲气也。象形。凡气之屬皆从气。”

气本指的是云气。后引伸为凡气之称。象形字。像云起之貌。

商代殷墟甲骨文中的”气“字

我们可以看到,上图为“气”在甲骨文中的写法 ,表示除天地之外自然扩散的第三态物质。后逐渐演变成小篆中流动的形状。

北宋 米芾《临沂使君帖》

在书法作品中,古人经常谈到“气”的问题,常说需有“气”充盈其中,要存“浩然之气”,要“气息通畅”等等。有时候我们便会囿于到将其神秘化、概念化的氛围中。

这个“气”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一个“时间”问题。

如果你对“气”不理解,便可以想象自己呼吸的样子。呼吸和人的时间是对应的。如果你的呼吸停止了,那么你的时间就可能停止了。

我们经常讲写字的“节奏”概念,其实都与人的呼吸有关,与人的生命有关。那么有人会问,难道我的临作就没有“呼吸”?没有节奏?没有生命吗?

当然不是。

你的临作隐约有生命力,有生动的地方,但它处在一种断裂的状态。你的呼吸是否可以停住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

东晋 王羲之《得示帖》

古人最爱说的就是“似断还连”。看起来是断的,但内在是连续的。它会在字和字之间形成一种时间性特征,会带来一种整体感。这种连续性和整体感会使得作品的内部形成一种隐性的“气息”,它就是维系一件作品整体关系的重要元素。

一旦失去了这种贯通,整幅作品就可能会有断裂的感觉。假如让各个字之间都处于连贯状态,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让它们,在这个字的结束和下个字的开始之间,找到一种“似断还连”的关系。

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一种所谓的“气息”,一种流动感。这样的话,即便字与字之间在表面上是断的,但它依然可以给观众带来一种上下贯通的气势。

如果你的视角是以字为核心去看待一件作品,那就更容易陷入到过于关心局部的困境中,而照顾不到整体。

苏轼《季常帖》中”却寄“二字

以“却寄”这个字组为例。就像我们跑步的时候,跑累了,中间需要缓一口气,但缓过之后要很快再回到它的节奏之中。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我们对书写的理解了。

写字的时候连绵不绝、毫无断裂,这是不太可能做到的。因为人的手是有局限的,写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受客观生理因素的限制,所以必须松开,另起一个节奏。

龙老师临《季常帖》局部

这么一来,大家看到的就是一个完整的,自上而下的一行。它的气是不往外溅的,会有一种倾泻的感觉。

我们可以想象用茶壶倒茶,在倒的时候可能会有水花溅出来,但没有关系,无论它怎么溅,始终会有一条水线向下倾注。这个“注”很重要,它有一种非常强大的穿透力。所谓“水滴石穿”便是如此。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我们写字需要体会这个感觉,如若体会不到,则可以想象一下瀑布的状态。古人画瀑布,肯定是线状的,有一种向下倾注的姿态。

我们去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在一座大山的旁边,剩下那么一丝的瀑布藏在远处,那种感觉,像一根铁线般挺拔。所以这种力量,自古以来就受到了中国人的关注。

北宋 米芾 《张季明帖》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所谓“导”就是引导,“注“就是向下行动。所以这个势态非常关键,大家应该去体验一下“注”字背后的那种动感,去体会这种“导之泉注”的味道,那种富有生命力的韵律感。

再把这种感觉,反馈到自己的书写中,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