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静——修养的要术
原创小村心事 2020-08-28 17:14:44
静超天地外,不在有无中。守静,人之进德立业之要功,也是一种上乘的修养艺术。
01. 静能健体
传统医学认为:“养静为摄生首务。”《黄帝内经》曰:“静则神藏,燥则消亡”,即神宜静,而不宜燥。长寿的关键是养神,养神的关键在清静,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人在入静后,心态得以平衡,真气得以内存,新陈代谢得以减缓,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免疫功能得以增强,衰老之速暂得延迟。
武则天,总揽朝政50余年,一直耳聪目明、思路敏捷。有人说,这与她在感业寺用了3年时间“盘膝静坐”不无关系。晚年的武则天也经常在朝政之余,瞑目静坐,她去世时81岁,算得上寿星皇帝。
1914年,郭沫若东渡日本,由于急躁和用脑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心悸、乏力、睡眠不宁。后来,他偶然读到一本《王文成公全集》,看到里面的王阳明以“静坐”法养病健身,便开始学起来。每天清晨起身静坐30分钟,临睡时也静坐30分钟,不到半个月,他的睡眠大有好转,胃口也恢复如常,之后的数十年中,“静坐”一直陪伴着他。郭老享年86岁,得益于“静神养生”。
02. 静能滋心
禅宗六祖慧能,受具足戒之前住在法性寺,有天晚上他偶然听见两位僧人在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争论不休,于是他朗声插了句话,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此言一出,两位僧人若有所悟。因为风和幡是外在的、虚幻的,人心才是超越时空,永恒寂寥的。心静,则万物皆安;心不静,则万物皆动。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明郭蒙泉先生也有诗云:“近名终丧己,无欲自通神。识远乾坤阔,心空意境新。闭门只静坐,自是出风尘。”静中可变化气质,静中可变化心性,静中可变化神品。
当今,几乎人人都处在内设的喧嚣中,生活节奏快了,人际麻烦多了,许多人心中的绿洲被摧残殆尽,只剩下荒夷、沙丘和浮躁的自己。欲修其身,养其性,必先守静。唯守静,方能以心灵之道化解浮躁之气,修养正气,淡泊名利,开阔视野,清醒头脑,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唯守静,方能心净如水,杂念皆无,找到精神自由驰骋的领域。唐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他是真正把淡泊与宁静当作一种心灵享受了。
03. 静能为学
诸葛亮给儿子写信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他总结的人生经验和对守静的切身体会。
问题是,宁静何以能致远?在我体会,只有守静,才能集中精力学习,不断增长才干,从而在事业和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然后知不足。我国古代有“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之说,现代社会,人们认识事物更加广泛,科技含量日见增多,需要终身学习,才能掌握适应社会的基本技能。这就更需要守静,即平心静气、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有了宁静的心境,则无论身处何处,闲忙如何,皆能读书,能能入境,且读而生思,读而能悟,读而有得。
其实,自古大凡治学有为者,其终生都与淡泊和宁静相伴。司马迁作《史记》前后用了18年,班固作《汉书》经4人之手积三四十年,欧阳修、宋祁修《新唐书》花了17年,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用了19年,谈迁作《国榷》前后达27年。另有曹雪芹,在北京西郊一个四面透风的茅草屋里,听着窗外的冷雨,跺着麻木的双脚,一写就是10年,终于完成了《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试想,如此辉煌的成就,没有一种守静的功夫与境界,是难以企及的。
朱熹教人读书曰:“学者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三年,无不进者。尝验之一两月便不同,学者不做此功夫,虚过一生,殊可惜!”他把“静”看作为学的必备功夫。《大学》里的一段话更加鲜明地说明了“静”的重要性:“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可以让我们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宁静致远”的要义。就是说,只有静下心来思考,才能把学习的内容转化为“致远”的能力素质。缺少“思考”这个环节,“静学”就只是一种功夫了。
04. 静能生慧
英国作家劳伦斯说:“有一种东西我会矢志不渝,拼死力争,这就是内心那点安宁。”因为心安气静时,思维最为活跃,灵感最易产生,且能在别人忙于追波逐流时保持坦然,心有定力,不因权力地位张扬不良个性,不因名利得失放纵不良个性,从而做到成竹在胸,进退自如。
近代学者梁启超亦力主养静。他曾云:“每日静坐一二小时,求其放心,常使清明在躬,气志如神,梦剧不乱,宠辱不惊。他日一切成就,皆基于此。”意在告诫我们,唯有守静,方能保持清醒,在各种纷扰面前,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从容不迫,波澜不惊,深谋远虑,沉着应对。
凡功成名就者,除了正气、志气、勇气、锐气、才气,还都颇具守静功夫。每临大事有静气,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是一种化境的功夫,是境界的极致所在。越王勾践有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的静气,才东山再起、重振山河。二战时期著名的英国陆军元帅亚历山大,当几十万英法联军被德军围困在敦刻尔克地区,随时有全军覆没危险的严峻时刻,他或与士兵聊天,或参加体育活动,以自己的镇静来缓解士兵的精神压力,稳定部队的情绪,结果扭转了混乱局面,使部队顺利渡过了英吉利海峡。
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更是“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典范。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速胜论”和“亡国论”甚嚣尘上的情况下,慧眼独具的毛泽东在人们感到困惑迷茫的时候,显得异常冷静从容,他根据当时的局势写出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为取得抗战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苏东剧变、黑云压城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及时提出冷静观察、韬光养晦的应对战略,稳定了中国,鼓舞了世界。
守静难,也并非难于上青天。善做心灵的“主宰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要心静如水,处变不惊,方寸不乱。静则稳、则定、则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