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名驴友撬锁探洞?贵州水西洞没有“救援”,只有被破坏的钟乳石

本可避免的救援

12月5日,贵州黔西县素朴镇一家农户,迎来了来自四川内江的一批游客。三辆四川牌照的私家车,载来了十几位游客。

这些客人远道而来为了一睹当地著名景点水西洞,并告知当地村民,他们打算在洞中住上三四天。

▲图片来源/赵揭宇

早在2017年,水西洞就因垃圾污染问题、洞内钟乳石被破坏等原因,被封闭改造了。如今在前往水西洞的路上,以及洞口处都有禁止入洞的警示牌。

但一行游客还是离开农家前往水西洞,村民觉得不妥,最终决定报警。

12月5日下午,在游客自行离开后不久,村民正式报警。等到警方与景区洞口工作人员抵达水西洞洞口时,却发现上锁的铁门已经被撬开,并从洞内反锁。

警方作出判断,这十几名游客已经进入水西洞。

▲仅能允许一人跪爬进入的水西洞口,以及足够清晰的禁止入内指示牌。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水西洞被封闭四年间,依然偶有探洞爱好者偷偷前往,但往往进洞一两天后便会出来。

三天过去了,这次入洞的游客依然没有动静。考虑到游客入洞后,手机没有信号,游客处于失联的状态。当地警方决定求助于专业救援团队。

12月7日上午,贵州各地的专业的探洞救援团队陆续集结素朴镇。

根据“红星新闻”对贵州蓝天救援队队长王毅的采访:“实际上还谈不到搜救。因为游客与村民说计划前往三四天时间,目前还没有超出他们的计划事件,所以依然属于搜寻,并没有迹象表明游客遭遇了风险。”而当地民警、村民选择向救援队求助,则是更多考虑到洞内未知性与环境保护的原因。

搜寻行动于7号晚上19时正式展开。

睡着睡着就被“救”了

水西洞位于贵州省黔西县素朴镇,又名刺猪洞,相传百年前当地村民追逐一只刺猪(豪猪)而发现此洞,故因此得名。

我国是天然洞穴大国,贵州省的喀斯特资源更是冠绝全国,对于洞穴的勘探测绘工作也是领先全国。

1985年,贵州省喀斯特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原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在做六广河地区的旅游资源考察时,就对水西洞进行过考察。

▲图片来源/赵揭宇

当时人们观察到,水西洞内岩壁上有弹孔痕迹,同时洞内有采硝以及人类活动过的痕迹,判断该洞曾在战争时期经历过战火的洗礼,这也更增添了该洞的神秘色彩。

水西洞洞门两侧怪石峥嵘,奇峰突兀,箐木蔽日,如果当真曾作为藏兵洞,洞内可以轻松装下200人。

之后,国内外的洞穴探险协会又对水西洞先后进行过四次勘探考察。

水西洞发育在一个30平方公里、长10多公里由三叠系组成的山体中,支洞较多,相互连接,是一个真正的迷宫洞。

▲图片来源/赵揭宇

洞穴长度超过10公里,在目前贵州省已测洞穴中排在第七位。主洞道宽敞高大,其中有两个大洞厅在贵州,甚至中国都不多见。

洞内有较多的次生碳酸钙沉积景观,其中有一几十米长的洞段内景观密集、形态多样、色泽洁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图片来源/赵揭宇

贵州省洞穴协会遵义分会曾采集水西洞影像,发现玉脂林上部部分石钟乳开始出现缺水现象、部分洞道崩塌明显、并且游客扔下很多垃圾。

考虑到水西洞内独特的情况以及相对独立、脆弱的环境,在不久之后当地政府正式发文封闭水西洞。

12月7日,救援队陆续进入复杂的水西洞内,经过一夜的辛苦搜寻,终于在主洞四位置(如下图所示)找得到了已经入洞多日的游客。

▲黔西县水西洞洞穴图。

根据新京报的视频,水西洞内部地形十分复杂,部分路段需要救援队单人弯腰排队前行。另外又有大落差的碎石坡道。

贵州阳光救援队执行队长曾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该组31人入洞进行搜寻,在12月8日凌晨6时左右时,寻着鼾声找到了主洞四位置正在休息的游客。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救援队员找到这15名游客时,他们正在并排酣睡。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救援队员与这些游客经过商量之后,3名游客先跟随救援人员出洞,剩下的游客将他们带入洞中的东西收拾打包后,也在8号早上陆续出洞。

12月8日早10时,最后一名游客在曾亮队长的陪同下,安全走出水西洞。

官方通报中称,15名游客9男6女,年龄最小的35岁,最大者71岁。

在新京报发布的视频中,水西洞中的游客游客穿着普通,并不像之前媒体所说携带专业的防潮垫睡袋等户外装备,而是一些普通的气垫床、棉被等防寒工具。

原来洞内没有驴友,只有一些普通的旅游爱好者。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至此,水西洞救援事件本应暂告一个段落。但随着事件在网上的曝光,事件迅速发酵,网上铺天盖地的骂声袭向这些游客。

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多家媒体都用了“洞穴探险者”、“驴友”这样的标签去定义这15名游客。“驴友”群体再一次蒙受不白之冤。

同时也有另一种声音——“人家明显不需要救援,救援判定是如何产生的?”

截止到本文发稿时,这15名游客的处理方案还没有发布,但当地政府希望可以以人为本,淡化处理此次事件的态度已经表达。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这15名游客,事实上,网络舆论已经逐步体现出网暴倾向。

▲救援队带领游客离开水西洞。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我们通过各路线索,找到当地掌管水西洞口铁门钥匙的“老马”(化名)。但“老马”对于本次事件守口如瓶,在我们的追问下,老马最后只留下了一句话:“真相永远在我这里”。

真正要拯救的是水西洞

水西洞在被封前,曾经是当地开放的景点,但因部分石钟乳被观测到缺水现象,并时有垃圾,部分洞坑处还有坍塌现象,水西洞被迫暂时封闭。

但由于对于探洞项目危险性的不了解,很多游客得知水西洞短暂的开放历史后,偷偷进入水西洞游玩现象便时有发生。同时本次事件发生后,也有网友发声质疑直接封闭洞穴属于懒政。

中国洞穴专业委员会成员,赵揭宇(ID:牧羊大爷)曾参与贵州省洞穴协会遵义分会采集水西洞影像的活动。

▲图片来源/赵揭宇

据赵揭宇描述:“水西洞是一座情况复杂的洞穴。部分洞坑已经出现坍塌现象,这说明这座洞穴已经发育到了末期。如果用人的年纪来比较,大约已经有50~60岁左右。”

但同时洞穴中又可以观察到比较小而且正在发育的洞坑,这说明水西洞又在孕育着新的生命。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前后数百万年的漫长时间里。

水西洞沉积物十分丰富,形态多样,洞内景色令人流连忘返,但美好的景色不会改变探洞这项探险运动的危险性。

▲图片来源/赵揭宇‍

探洞运动看似没有什么门槛,有了照明设备的辅助,似乎谁都可以尝试。其实不然,赵揭宇说:“其实在户外探险活动中,探洞项目的死亡率高居第四。”

赵揭宇说,如果你想成为中国洞穴专业委员会的会员,你需要接受接受3天的专业培训,通过专业考试后方可成为初级会员。而初级会员需要跟随更高级的会员,积累了两三年的经验之后,回到协会接受再培训,方可成为中级会员。想要成为高级会员更加不易。

▲图片来源/赵揭宇

探洞的危险性与门槛都比大众了解到的要高,所以在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完善前,“一刀切”的封闭政策是有必要的。

早在洞穴封闭前,曾进入过水西洞的户外爱好者小辉透露,开放水西洞景点带来的另一幕则是,垃圾与破坏。

当时水西洞还是一座开放式的洞穴景点,偶尔会有游客自由前往,小辉也在这期间前往水西洞一探美景。但除了洞内鬼斧神工的洞穴景观外,小辉还看到了水西洞内遭遇的人为破坏与垃圾污染。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钟乳石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长大一点点。然而在2017年前的水西洞,洞内钟乳石柱被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洞内垃圾遍地,当时保护水西洞已经迫在眉睫。

赵揭宇表示,此次水西洞事件的影响虽然比较恶劣,但在数天的时间内,这15名游客在水西洞内留下的排泄物是严重的污染。

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探洞运动在国内极低的普及度,以及游客淡薄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次事件中的15名游客都是普通的游客,其实他们与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无异。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既然事件已经发生,相对于指责游客,水西洞的后续工作更值得关注。

目前,当地政府也对外宣布将进一步通过人防、技防加强管理,比如视频监控、加固铁门等。

赵揭宇最想对外界传达的是,中国洞穴专业委员会针对水西镇事件,已经开展了会议讨论。在未来会考虑推出“探洞倡议书”,进一步规范探洞行为守则,同时未来将通过官方渠道招募志愿者,与专业探洞老师一起,前往水西洞清理本次事件以及之前滞留洞中的垃圾。

▲图片来源/赵揭宇

本次水西洞事件,将探洞运动带到了大众视野。遗憾的是,又是负面新闻。

虽然本次事件中的15名游客并非“驴友”,却在媒体舆论和不实新闻的推波助澜下,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户外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

身为户外爱好者,我们也要引以为鉴。再次倡导各位约束自身行为,非法探洞不可取,如果对探洞项目抱有好奇,可以通过正规渠道逐步了解并参与。

如果你对探洞项目充满好奇,可以持续关注水西洞,关注真正值得被拯救的中国洞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