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味道(二):钵儿窝窝、摊环儿、钢丝面
本文作者:黄金亮
钵儿窝窝、摊环儿、钢丝面,这三种食物用的是同一种食材,那就是玉米面。玉米面现在是食品工业的原料和喂牲口的饲料,已经很少直接上餐桌了。
我记忆里,玉米面盛行有两段时光,其一是随父亲在山西工作的童年,其二是在所谓“抓纲治国”的年月。“抓纲治国”时,我已经上小学了,农村里人民公社体制还存在,不知道我们这里是怎么搞的,没有欣欣向荣、局势一片大好也就罢了,还吃起了所谓“返销粮”。察右中旗因为气候的原因,种不了玉米高粱,农民秋天上交给国家的都是小麦莜麦,怎么一到第二年返销的都是玉米面?我家是“半家户”,属于准农民,吃返销的玉米面还好理解,邻居家可是响当当的市民户,但日常供应的也有不少玉米面。
有一个阶段,我家里大概还有白面库存,吃一顿玉米面尚属稀罕,邻居家小伙伴却是经常手端一盆玉米面出去,在街边的压面小店加工后回来,手上就变成了一盆金灿灿黄澄澄的钢丝面,我看了心里大为艳羡。终于有一天,奶奶经不住我缠磨,也压了一盆黄澄澄的钢丝面回来,上笼蒸熟之后,我急不可耐地夹了一碗,却不想这个看上去诱人的食物,却是又硬又涩难以下咽,从今以后,再也不羡慕隔壁家的小哥哥去加工钢丝面了。
我父亲76年以前在山西工作,所以母亲每年都要带我去晋北的平鲁县住上一段,寒来暑往,如同雁行。平鲁县后来和朔县合并,成立了新的朔州市,而距我家居住的景坪林场几十里的地方,建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外资企业——平朔安太堡煤田,这里的老乡于是咸鱼翻身,很是风光了一回。有几年,我经常怪怨父母,如果当时不调回内蒙,说不定我就成了中美合作企业的白领了,哪会像如今这样,国企民企来回折腾。母亲说,“你娃娃莫非已经忘记了?山西当时一年也吃不上一顿白面,还不是为了你们孩子不受罪?”听了这话,我仿佛也想起来了,在山西的那段时间,白面是稀罕物,传说平鲁县人家,如果有一个坐月子的女人,则全家一年供应的白面全攒下,也不够这个产妇哺乳期的营养补充。我妈是个会过日子的人,把从内蒙托运来的白面蒸了馒头,吃过一顿以后,剩下的就切成片晾干,放在一个花花绿绿的书包里,以备不时之需。那个书包被高高地挂在墙角的一枚钉子上,小孩子们是探不到的。但我自小就是一个爱慕虚荣好显摆的人,每逢家里来了带小孩儿的客人,必然会向大人提出要吃馍片,妈妈每到此刻,只好尴尬地把那个书包摘下来,除了给我一份,还得给客人的孩子一份。客人走后,一番训斥教导是免不了的,然而我记吃不记打,下次依然如故,大人也没办法了。
吃不上馒头,平时吃得最多的,就是蒸玉米窝头,窝头也分两种,一种是起面的,经过发酵,切成一块一块,叫“大窝窝”,用山西话发出音来就是“大汪汪”;另一种就是不起面的,因窝头底部有个坑,我们叫“钵儿窝窝”。晋语称呼开口的小型盛物器具为“钵”,如水钵子、一钵子酒等等。我曾因为常说这个钵字,被呼市的城里人讥为土气,我给他说成语有“衣钵传人”,古文里有“吾一瓶一钵足矣”,何土之有?
大窝窝和钵儿窝窝,这两种窝头现在超市里都有卖,大窝窝更通行的称呼是“玉米发糕”,已经成了人们换口味的点心了。至于钵儿窝窝,宴席上经常见,而且有炒制的肉末和菜叶佐味,吃的时候,把肉和菜放在窝头的钵儿里,这还真是一种高大上的吃法。
以前我家楼上住有一位中旗同乡老杨,老杨偶然和他儿子忆苦思甜,说爸爸小时候真可怜,想吃个馒头都没有,天天就是用钵儿窝窝充饥。他儿子大惑不解地问,钵儿窝窝是什么东东?老杨描述一番后,儿子笑了,爸爸你真矫情,窝头又甜又软,很好吃的,再说你吃不上馒头可以吃面包呀,有啥可怜的?老杨同志听了哑口无言,很是郁闷了一阵。
关于窝头还有一个故事,我三表姐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来内蒙小住过一段,其时已经不是吃返销粮的年代,虽没有好茶好饭,馒头也是敞开吃的,她后来回忆说,在内蒙啥也好,就是感觉吃不饱,天天吃玉米面窝头惯了,来到内蒙,吃馒头咋吃也吃不饱。
钵窝窝和钢丝面吃久了,的确会产生厌倦,不过摊环儿却是孩子们的最爱。一来此物酥软可口,二来它的制作工艺比较神奇,一勺子面糊糊浇在平锅上,只听见“刺啦刺啦”地响,不一会就变成了一块金黄色的圆饼。
有一年我去陕西的榆林出差,招待我们的东道主说,他们本地有一种经典小吃,隔天带我们去换换胃口。第二天去了一家鸡毛小店,果然名不虚传,端上来的菜品都是自家种养的新鲜肉蔬,最后上来的是主食,也就是此地人口中的经典小吃,不看不打紧,一看之下我不由得笑了,原来是一篮子摊环儿。不同的是,陕北的摊环儿既有用玉米面做的,也有用小米面做的,色泽焦黄而不糊,味道鲜香,十分诱人。俗话说,百里不同天,不过在吃食上,晋陕蒙还是有高度的相似性。
吃了陕北的摊环儿,勾起了我对这种食物出处的好奇心,现在是网络的天下,最不费力的就是各种信息的查询。一查之后,果然发现百度百科上,专门有对这种食物的介绍,而且还附记了一个故事:
淮宁河川,春秋为狄地,是晋公子重耳避难的地方,重耳的随从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就发生于此。结束十九年逃亡生涯的重耳成为晋文公后奖赏随臣,可介子推却隐居绵山,不愿食君禄。晋文公赏介子推心切,于是下令放火烧山,逼其出仕。大火绵延数里,三日才熄。后有人在一棵枯柳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被烈火烧焦的尸骨,时在三月五日。晋文公闻讯后,悲痛万分,遂下令每年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是日,举国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寒食节”从此形成。据说“寒食节”初兴时,因担心有人燃薪烧炊,各地官员还要深入里闾,逐一检查各家锅灶,看是否有生火做饭者,倘有违令,便重重处罚。这样一来,谁家也不敢在“寒食节”生火做熟食了,一些想做热食的人家,也只能偷偷在院子里用石块支砌临时灶堂。于是,摊环儿这种小吃应运而生,时至现在,在一些地方,人们摊制摊环儿时,仍临时支砌火灶摊制,多不用家里的锅灶。
网上把摊环儿写作“摊黄”,应该是把这种食物的颜色作为了主要描述对象,我觉得不太合适,荞面和白面也可以做成煎饼,难道叫成“摊绿”、“摊白”不成?摊环儿,环者圆也,天圆地方,民以食为天,摊环儿之环,既有形又有意,形意兼备,本人独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