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旅报道 | 九寨沟“重生”上演王者归来 但景区行业却已“换了人间”
历经2年的修复,“重生”的九寨沟IP号召力丝毫不减。但面对国内景区门票经济承压的新常态,未来如何调整与革新,成了横梗在九寨沟“重生”路上的现实挑战。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关园长达两年之久的九寨沟正式恢复开园,相比此前过于仓促而短暂的”开了又关”,在国庆黄金周的强势助攻下,此次九寨沟成功上演了一出“王者归来”。
开园当日,在百度指数风景名胜排行榜中,九寨沟领先故宫和颐和园,位居榜首。此前九寨沟景区官方网站显示,截止9月27日上午九时许,有近3000名游客已完成订票。十一黄金周期间,10月2日至5日2000张门票均已售罄;而九寨沟管理局最新消息称,截止9月30号,9月30日-10月6日九寨沟景区门票已售罄。
九寨沟位于四川阿坝州境内,南距成都300多公里,是一条纵深5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因沟内拥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古生物化石、古冰川地貌丰富,以泉、瀑、河、滩108个海子构成的瑶池玉盆被誉为“童话世界”,号称“水景之王”。拥有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6大顶级景区头衔,是全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受益于绝无仅有的资源禀赋和强大的官方背书,九寨沟成了川西乃至整个四川旅游业首屈一指的IP变现“策源地”。伴随资源开发的推进,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数据统计,2016年九寨沟完成旅游总收入达90亿元。
然而,作为受大自然“恩赐”的福地,九寨沟也时刻面临着大自然的“威胁”。
2017年12月26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共造成29人死亡、1人失踪、54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43亿元。具体而言,历经多年的生长,地方包括组团社、渠道方、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涉及到旅游业的各环节,相当一部分都要依附于九寨沟景区而生。而在九寨沟遭受重创闭园修整的这两年里,曾经风光无限的产业关联方,体会到了被“殃及鱼池”的无奈与彷徨。
据AI财经社报道,以川主寺镇(通往九寨沟景区和黄龙景区的十字路口)一家投资3亿元的壹毛牦牛乐园为例,该乐园开业仅4个月就因地震被迫关门歇业。被疏散的员工每月领取800元补贴,每月补贴额将超过20万元;宋城演艺2014年在九寨沟打造大型实景演出《九寨千古情》,受地震影响,2017年财年九寨千古情景区营收同比减少近4成;而时至今日,该演艺项目还未开始公演;
至于地方国资委100%控股的阿坝大九寨旅游集团,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3亿元,拥有包括县际包车客运(旅游);黄龙红岩关索道营运;文化演出、达古冰川索道营运;餐饮、住宿等多元业务,目前总资产近22亿元;。2017年5月,该公司称上市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IPO中介招标商为国泰君安。然而3个月后地震猝然来袭。按照合计310元的旺季门票、4万人/日接待计算,公司每日将损失1240万元,月损失将超过3.5亿元。
由此可见,九寨沟景区遭遇的重创,给地方旅游产业链各环节乃至产业关联方,都带来了“难以承受之重”,而只有尽快修整并逐步恢复运转,才能让地方重回正轨。
据了解,阿坝地区发生地震后,“重建”和“恢复”不断被提上日程。7个多月后的2018年3月8日,九寨沟景区宣布开放部分景观。开园首日截止12时,景区接待团队64个,游客767人次。3个月后的7月1日,九寨沟地区爆发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九寨沟景区再次闭园暂停接待游客。
地方迫切而焦虑地按下“快进键”,让彼时的那次开园不仅显得仓促、还引发了舆论质疑。据介绍,在这三个月内,九寨沟景区(部分开放)每日仅接受2000名团客,若是个人游客,则需要通过特殊方式花费400元/人的费用。而在知乎网站,有网友吐槽在诺日朗中心餐厅,竟然没有热水,买一瓶水要花10元钱,198元的自助餐还不如内陆一半价格的好吃。
事实上,在九寨沟本次官宣开园之前,市面已经有各种开园传言出来,尽管多被官方否认,但打消不了业界久违的期待。据《商界》此前报道,有重庆旅游业者在官宣未出便已提前启动预售,在他们看来,金秋一直是九寨沟的最大卖点,国庆又将至,据了解目前景区的修复工作已经具备了试运行的条件;而在预售时间的把握和调控上,重庆比其他城市更有“余地”,只要在合同内写清楚(预售不成功全额退款),完全可规避纠纷。
尽管市场热情瞬间被点燃,但在业者看来,修复之外,对管理和运营动刀是九寨沟景区另一件当务之急。
重新开园后,九寨沟第一件事自然是限流。据业者推测,在保护不可复制的景区资源基础上,动用市场手段来调节入园人次,将是九寨沟长期面临的痛点。事实上,景区为开园提前安排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也正是为了“限流”。2013年国庆期间游客大面积滞留事件发生后,限流成了九寨沟的关键词。利用门票来调控游客量成了主要手段。
此次宣布试运行的九寨沟,选择在“世界旅游日”(9月27日)这天“补妆”归来。选在倒计时4天这个时间节点宣布开园消息,在国庆黄金周旅游高峰的背景下显得异常唐突。客观对比,在巅峰时刻日接待游客4万人次的基础上,做出黄金周单日限流5000人的决定,不难看出地方对旅游产业调整的纠结和坚决。而这个让从业者和相关管理者无比纠结的决定,似乎预示着接下来将要蹚过一程艰难的路。
追溯过往,受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基建带动作用影响,通达性和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的九寨沟,迎来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自2009年开始,随着各渠道方的广泛延伸铺设,加之游客出行意愿的增强和一些专业旅行机构的兴起,九寨沟这种极具观光价值的旅游胜地承接了各种发展利好,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加速攀升。
在地方接待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下,涌入九寨沟景区的游客持续增长,景区单日承载上线不断提升。而另一面,各种市场化运作、疯狂滋长的隐忧,这些被一片欣荣景象遮蔽的杂草在和风沐雨的滋养中,逐渐爆发。
早在2014年,央视就曾曝九寨沟旅游3800元一条手链鉴定系废料等产业畸形发展《5宗罪》。2017年8月8日地震前夕,央视再次曝光过四川阿坝旅游产业因疯狂购物导致的乱象,在业界引起不小地震。整个四川旅游曾一度因此陷入低迷。然而,这些在业界看来见惯不怪甚至被认为是正常商业模式的运作,逐渐引发了一场更大规模的风暴。
“一个4日游的汽车团,第3天第4天都是购物,一共要进8个店。”据业者介绍,彼时买牦牛肉、藏银、丝绸、乳胶等等8大件,几乎是九寨沟旅游行程中的标配。其坦言,大多数旅行机构会合适分配购物店行程,在协调跟团费用和进店收入之间找到平衡,并未引起不满。只是少数旅游机构“整得有点凶”,这才直接引爆了媒体的关注。
九寨沟日益高企的“票房”不仅造成从业者的疲态,也滋生了恶劣竞争,景区内清澈见底、五彩斑斓的湖水渐渐被过度商业化的气息“搅浑”。“排队就卖(票),一切问题都出在这张门票上。”这位导游称,2013年的事件中,距离沟口20-30公里,堵了大量自驾车,源于景区疯狂无节制地卖票。游览结束的游客出不去,排队购票的游客进不来,信息不对称一度造成群体性滞留事件。
而此次开园,官方宣布暂时只能跟团,旅行机构在制作产品时须实名购票。据了解,所有门票只开启网络购票通道,线下售票点暂不开放。这显然是在以谨慎的前提下,为地方在发展旅游产业与修复产业生态的平衡之间,采取的保守性疗法。
业内人士分析说,景区高压控流的意图其实相当明显,就是在解决信息对称的问题。一来九寨沟目前“大病初愈”,为保护自然资源开启试运行和限流措施,在意料之中;二来,有了之前的教训,结合今后景区将良性控流的大趋势,限流是必然之举。然而,在国庆大假前低调宣布归来的九寨沟,或将面临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高流量景区的试运行游戏规则。
据报道,九寨沟谢客这2年,四川境内部分专线供应商观望多时后也关门退出了,周边的酒店、餐饮、交通一度撤退,甚至购物场所也撤离了。而最新消息,为5000个配额而专门开放的周边住宿和交通已准备就绪,但它们是否能在中断2年之久后迅速“找回状态”,有待观望。
事实上,在此前的报道中,为了摒弃九寨沟单一的门票经济和斩断低价游这类畸形的产业链条,地方就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有过相关规划,以迎合新消费时代下的供给侧革新。
2018年3月,北京商报以《摆脱门票经济 九寨沟的新探索》为题谈到,此前九寨沟线路多为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产品,缺乏针对当地特色的深度开发项目。九寨沟的逐步开放配合新的景区产业规划,有助于旅游业者有针对性地挖掘景区价值。张金山指出,具体来看“新姿态”的九寨沟可以选择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还可以对外开展旅游投资或者景区运营管理。
而为了缓解九寨沟文旅产业对门票经济的依赖,阿坝州委书记刘作明公开表示,接下来九寨沟将增加更多的文化体验项目,丰富九寨沟的旅游业态。同时将从前九寨沟内的部分违规低价团及衍生的所谓特色旅游产品购物点进行取缔,将真正有历史和特色的非遗产品加入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形成有生命力的文创商品。
事实上,九寨沟不仅仅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有了新动作,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的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对未来九寨沟的产业发展有了更高的期望。按照规划,推动以景区恢复提升为核心的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是下一步的重点任务,规划重构基于现代服务业的旅游产业体系,培育发展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建设漳扎镇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等项目培育康养度假、民族文化体验、运动休闲、科普研学等旅游产业。而围绕大九寨旅游目的地计划所开发的新景区及一批休闲度假小镇和特色村寨,更有益于对该地区产业潜力和旅游资源进行挖掘。
历经2年的沉寂与阵痛,“补妆后”的九寨沟迎来了久违的新生。在这样一个国内出游人次再次刷爆记录的国庆黄金周,九寨沟将向世人再现自身独有的瑶池金秋。而九寨沟旅游能否浸染这金秋底色,重回曾经的“黄金时代”?闻旅派对此保持期待。
长
按
关
注
交流探讨 | 资源对接 | 热点分享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 加入闻旅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