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本根结理论出发,探讨岐黄针疗法的起效机理
教科书《经络腧穴学》花了大量篇幅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经络的起止、循行、穴位的定位以及穴位的主治作用,这其中,最为我们反复念叨的当属经络的特殊循行规律——首尾相接、如环无端。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在针灸临床实践中,这一“如环无端”是否产生了实际的指导价值?原络配穴、俞募配穴、郄会配穴等具有重要地位的配穴治疗方案以及远道刺理论是否和“如环无端”有直接的联系。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针灸治疗实践中,除外子午流注按时开穴等,并没有更多的应用这一概念,而强调应用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五腧穴、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穴位的特定穴以及循经放散等,都是基于教科书中寥寥数页,一堂课讲完,有的甚至被打入选修课的内容——标本根结与气街四海,可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本文从“标本根结理论”出发,通过揭示其深层含义,探讨岐黄针疗法的起效机理。
“根结”一词首见于《灵枢·根结》。《博雅》:“根,始也。”《广雅》:“结,终也。”根,即树根,有起始的含义。结,即缔结,有归结的意思。将此与经络相联系,“根”指的是经气所起的根源处,现多认为是四肢末端的井穴,我们形象的将其比喻为树木的根系;而“结”是经气所归的结聚处,在头面、胸腹的一定部位和器官,可将其理解为树木的枝叶、果实。元代窦汉卿在《标幽赋》提出了“四根三结”的概括提法。十二经脉以四肢井穴为根,合称“四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合称“三结”。除此之外,《灵枢·根结》还论述了手足三阳经的“根溜注入”,以描述手足三阳经脉气出入流行的规律。“根”是经气所以的根源处,为“井穴”;“溜”是经气所流经之处,多为“原穴”或“经穴”;“注”是经气所灌注之处,多为“经穴”或“合穴”;“入”是经络之气所进入之处,上部为颈部各阳经穴,下部为“络穴”。这与十二经脉五输穴之“出、溜、行、注、入”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同一认识的不同表达方式,或者是在经脉整体向心分布的基础上,重点表述五腧穴的向心排布规律。六阴经亦有此相同的规律,后世逐渐完善了六阴经根溜注入,其中六经阴所入除自身络穴外,皆入相表里的阳经“上入之穴”,而这又与十二经别的“离、入、出、合”理论所表述的,阴经在头面部“合于”相表里的阳经,这一规律重合。借此,络穴作为“下入之穴”,具备了沟通表里经脉气的功能,这和络穴处直接发出络脉,沟通表里两经的方式则又有不同。
根结理论说明了经气活动的上下联系,强调以四肢末端为出发点,着重于经络之气循行的根源与归结。标本理论以《灵枢·卫气》论述最详,其详细记述了十二经脉的标本,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曰:“能知六经标本,可以无惑于天下。”标本理论可以理解为根结理论的扩展和延伸(亦有文献研究认为标本理论发展在前),同样论述了四肢与头身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经脉上下的相互关联和本末联系。其以四肢为本,将“根”的理论重心从单纯的“井穴”,扩展为,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一定部位,强调这里是经气集中的本源部位;同样以头胸腹为标,更扩及了背俞穴,指出这些地方是经气的弥散之处,以此阐明了经气运行上者应于下,下者应于上的密切联系,这一发展对指导辨证用穴更具全面性和灵活性。
基于《灵枢·根结》、《灵枢·经别》、《灵枢·卫气》等篇章构建的以经脉为独立核心的,经脉-营卫、表里六合向心汇注模型与《灵枢·经脉》等描述的以脏腑为核心的脏腑-经脉、阴阳表里循环流注模型有着很大的差异,虽与十二经脉的起止点略有不同,但与五腧穴的排列先后却高度契合,目前暂无法对任何一个模型进行证伪或证实,我们权当他是经气运行的另一重要形式,且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在叙述经脉循行方面相一致,对针灸临床来说,前者更具指导价值,应用更为广泛。
古人认为,针灸治疗疾病,主要是调节“卫气”的运行。《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子午流注针经·流注经络图说》云:“凡刺之道,须卫气所在,然后迎随,以明补泻”。要激发卫气,最简单、最直接、最高效的途径就是刺激穴位。《素问·五脏生成》就提到:“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又指出:“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指出穴位或称为气穴、节、空等,是营卫气血灌注之处,是和外界交互感性的重要部位,也是治疗的重要节点。在标本根结理论下,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以及头面胸腹部等处的穴位,作为经脉的起始和归结的应用最多,如同河流的起源于山脉、归结去大海,这些部位的营卫气血流动、精微物质积累更为丰富,笔者将其归纳为能量,针刺这些部位的穴位更容易激发卫气的运行,从而推动营血的流通,最终实现营卫正常的功能。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们针刺上述部位,乃至于施行了各种催气、行气手法,有时也难以达到激发卫气的目的,特别是远隔部位的疾患,即使针刺了根部、本部的腧穴,再加上留针、电针等,也无法实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有时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如《灵枢·寒热病》:“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疽也”。
岐黄针疗法亦是针灸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对针具的改良,粗制其针体,优化其针锋,最大程度减轻针刺痛感的前提下,加大了穴位刺激量,因此治疗用穴不再局限于肘膝关节以下,而是扩展至全身,通过辨证查经、选定经脉,选取病变局部之穴位或脏腑对应之俞募穴,确定治疗深度,拟定相应手法(五刺法),即可有效激发卫气,推动营血运行,有如开闸泄水,实则可通,虚则可调。同时,针刺不留针,避免了中而不去则精泄;针刺局部,不会影响整条经脉,也避免了不中则致气,保证了针刺的安全性。
最后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的原文做总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岐黄针疗法 ·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