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奇案:女子坟前祭奠,大风刮起裙子,县令慧眼辨奸,抓住凶手

《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从古至今,官场上一直都流传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么一句话。只不过并非所有身居官场的人都能如实做到为民做主,所以很多人才会觉得这句话根本没有办法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其实,虽然并非所有的官员都能做到为民做主这一点,但是却也并非没有可以为民做主的官员存在。

正如我们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官员,他在看到一形迹可疑的女子后,便开始对其丈夫的死因展开调查。发生在清代的一件奇事,女子在坟前祭拜,突然刮起了大风将其裙子吹起。结果经历了一番波折后,当地的县令总算是将真相给查了出来。

一、爱民如子的好县令,在途径其他县时发现一形迹可疑的女子。

1852年的时候,一个叫梁实的人成了江苏阜宁县的县令。之后没过多久,他便因爱民如子,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而一度受到了当地百姓们的集体爱戴。接着有一天,当他外出办事路过山阳县,却在当地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女子。该女子当时正在坟前祭拜自己刚死没两天的丈夫,本没什么好值得令人生疑的。但是她在坟前的表现,并不像是刚死了丈夫的女人的样子,所以便立即引起了梁实的注意。

二、得知女子丈夫死得较为蹊跷后,该县令执意要对此事展开调查。

为了查明女子的情况,梁实命人偷偷跟踪那个女子。结果没过多久,手下的人便来报告说,那个女子确实刚死了丈夫,只是说到其丈夫的死,周围邻居都表示疑点很多。比如说,女子的夫家明明非常富有,但是在她丈夫去世仅一天后,她就匆匆忙忙将丈夫给下葬了。再比如说,女子日常风评不好,总是跟别的男人勾勾搭搭。而她丈夫死的时候,正好处于大家都在疯传她私下里跟某个男子暗中行苟且之事的时候。于是,为了调查出真相,梁实虽知并非是在自己管辖的地界,却仍执意要对此事展开调查。

三、第一次开棺验尸未找到有利证据,县令反遭女子及当地人围攻。

为了能顺利对此事展开调查,梁实先去找了趟山阳县的县令。结果该县令得知他要插手自己辖区内的事务时,当即就表示不配合和对他提出了警告。无奈之下,梁实只能又去找了趟巡抚孙季圃。好在孙季圃同梁实一样,也觉此事蹊跷,所以没过多久,他便写公函给山阳县县令,并敦促他要配合梁实对此事展开调查。虽然后来山阳县县令确实配合梁实对此事展开了调查,但是最后不仅一无所获,还差点令梁实遭到涉事女子及当地人的围攻。

四、找到有利证人后进行第二次开棺验尸,结果得以顺利查出真相。

有了第一次的调查经验后,梁实又不死心地展开了第二次调查。好在这次在调查前结识了两个目击证人,又得到了孙季圃给的一个令箭。于是没过多久,梁实便顺利协同两县县令共同展开对上述女子丈夫之死的调查。结果经过第二次开棺验尸,真相还真的被调查了出来。原来该女子的丈夫确实不是正常死亡,而是在醉酒的状态下,被该女子及其奸夫一起将铁钉钉入天灵盖而亡。

之所以之前没有查出这一真相,主要是因为该女子的奸夫是山阳县县令的亲生儿子。在山阳县县令的威逼利诱下,负责对死者尸体进行检验的仵作只好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而不敢将实情给详细说出来。既然真相已经大白,那自然包括女子、山阳县令、山阳县令的儿子及仵作在内的一干人等,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经此一事,连山阳县的民众们都开始对梁实表示佩服,并希望自己所在的县也能出一个这样的好县令。

结语:

俗话说得好,古代的官员中,清官很少。能够真正能够做到大义灭亲,并且不避讳亲疏关系的官员,实在是难得。古代有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做说法,所以这个县令的做法实在是让人佩服。

可能有些人会问,难道就是因为女子在丈夫坟前没有表现得悲痛欲绝,梁实就认定人家可疑吗?其实并非如此,要知道,除了没表现出悲痛欲绝的样子之外,梁实还发现该女子一身素衣的里面,竟然穿了一身大红的衣服。而且恰巧是在一阵风吹过后,梁实于不经意间发现了这一细节。后经细细推敲,这才认定该女子十分可疑。毕竟再怎么说,在亲人去世期间身穿大红衣服都是一种忌讳。别人都知道此习俗,该女子不可能不知道。既知道却还故意这么去穿,那还能不被怀疑?可见,有时候留意细节还真的是做成大事的关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