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建波丨 古城之失
三门峡,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崛起的新型城市,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繁荣的经济,自然的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黄河上的明珠。其优质的水域,充足的食物,招来栖息的白天鹅,白天鹅成为三门峡亮丽的风景线,三门峡被誉为“天鹅之城”。
对于三门峡,不能不说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说到三门峡水库的建设,人们就会想起陕州古城,它的辉煌已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方案形成,苏联专家规划的水位是海拔360米。按照这个水位,位于现在三门峡新城西端的陕州古城在淹没范围。水库蓄水前,古城及方圆数百里的村庄全部必需拆掉,人必需全部搬迁。
陕州古城始建于西汉,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连接中原和关中两大文化区的交通枢纽,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商贸重镇,是中原通往汉中与西域的重镇,是崤函古道贯穿东西的必经之地。
唐太宗李世民从长安前往洛阳途经陕州古城,被眼前的美景吸引,诗兴大发,写下了《陕州咏》,”碧原开雾隰,绮岭峻霞城。烟峰高下翠,日浪浅深明。”
“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古城地势险要,视野开阔,景色壮观。“山势四围曰陕”,此城东有崤山,西望函谷,南峙甘山,北隔黄河中条山横陈眼底。黄河绕着大山,形成诸多美景,城西太阳渡,城北万锦滩,都是美不胜收。
陕州古城整齐的街道上热闹非凡,来此不同地域的商贾云集一处,把不同的文化凝聚在此。无论苏杭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还是八大系的菜肴,在陕州古城应有尽有,由此一斑可见当时的富庶与繁荣。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与不同时代的文化遗迹,在古城内随处可见。
召公祠是陕州城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召公是周王朝人,与周公旦因分陕而治,在陕州留下他的美名。《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描述就是召公的故事,留下了“甘棠遗爱”、“甘棠之思”的成语典故。从《全唐文》的《邵伯(即召公)祠碑记》可知,最晚到唐代,陕州召公祠就存在了。而古人说到陕州,最先想到的,大多是召公。
安史之乱中,逃难到四川的杜甫,偶遇从陕州来的官员,在乱世中怀念召公,有感而写下《巴山》:
“巴山遇中使,云自陕城来。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召伯树,地阔望仙台。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1962年,三门峡大坝建成,蓄水至330多米时,出现重大问题:黄河水位提升后,在渭河入黄河口形成“拦门沙”,不断淤积,情况愈来愈严重,一场大雨过后,渭河淹了20多万亩农田,逼得三门峡大坝不得不开闸泄洪。此后,设计方案被迫修改,确定非汛期水位310米,比原设计低了50米,根本淹不到陕州老城。
而此时的陕州古城已被拆的一片狼藉,往日的繁华被乌烟瘴气所充斥,老城墙也成了残垣断壁。古城内外仅荐的标志性建筑就剩我国四大回音塔之一的宝轮寺塔(又称蛤蟆塔)与石牌坊,召公祠也未能幸免。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形成的万亩水域,净化了空气,迎来了碧水蓝天,成为多种珍禽的栖息地。白天鹅这一神鸟在三门峡安家落户,成为三门峡重要的名片之一,而陕州古城之失却成为永久的憾事。
作 者 简 介
曲建波,笔名金石,男,1966年生,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小说、散文、诗歌散见于报、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