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宗”论打着董其昌的旗号,逐渐成为山水画发展的权威理论

在晚明乃至整个清代, “南北宗”论打着董其昌的旗号, 逐渐成为一种后人认识山水画发展的权威理论, 进而演变为描述画史的常识以及评判作品的套语。赞同、引用或沿着同一思路深化“南北宗”论的画家和理论家很多, 而力图调和南北, 或者表示怀疑的说法却显得很微弱。这种一边倒的局面反而更衬托出这一理论的影响力之大。

其实, “南北宗”论造成了很多弊端, 比如南宗所强调的 “一超直入” 使文人画家以此作为护短的遁词,致使“南宗画”结构和造型方面比较弱的这一劣势始终无法得到改善;同时, “崇南抑北”的倾向在明末清初发展到了极端, 导致文人画只是一味地孤芳自赏, 不能汲取和学习“北宗画”的优点, 客观上造成了文人画故步自封的局面。

虽然明、清时期有一些反对“南北宗”画论的声音, 如清人李修易批评“南北分宗”理论束缚了艺术家的创造精神,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认为南北分宗不符合中国绘画史的本来面目, 但都是只言片语, 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直到20世纪30年代, 在西方科学文化的冲击下, “五四”运动重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董其昌本人和他的“南北宗”论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言论攻击。文人画“超越形似”的根本精神遭到相当一部分学者的质疑, 于是发生了“学习西方”、“回到宋画写实精神”的运动。

同时, 国难当头, 人心激愤, “平淡天真”的南宗画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而刚健硬朗的北宗画正契合此时振兴民族精神的需要, 于是中国绘画界又出现了一阵“崇北抑南”的反动。徐悲鸿就曾严厉地批判:“董其昌、陈继儒才艺平平。吾尤恨董断送中国画二百余年, 罪大恶极。” 而近代滕固、童书业、启功、俞剑华等学者认为中国绘画史上并无南北分宗之事, 用禅宗的历史来比附山水画的发展极为牵强, 画分南北宗纯属是董其昌个人的捏造。

其中, 童书业还提出了南派山水和北派山水的问题, 认为画史上只存在南方山水和北方山水的区分。与此同时, 一些学者也对“南北宗”画论进行批判, 认为南北宗是一种错误的理论, “只是造成种种矛盾, 难以言之成理, 贻害甚大” 。这样的趋势甚至发展到对董其昌人品的质疑与抨击。但是, 继续维护董其昌画学的画家也不是没有, 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叙述画史, 都还遵循“南北宗”的构架, 但也并不排斥北宗。其实, 近代以来对董其昌及“南北宗”论的批判掺杂了太多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时代的习气, 多为意气之论。

对这一理论, 人们或赞同、或否定、或调和, 毁誉参半, 争论不已, 使“南北宗”论成为中国绘画史和绘画理论史上的一桩“公案”。其实, 无论承认与否, 董其昌及“南北宗”画论都是对中国山水画影响颇深的客观存在。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论调笼罩画坛数百年, 并且在实际上规范了画家的创作, 从中我们也可认识到“南北宗”所具有的独到而深刻的内涵。它不仅仅是董其昌等人的个人行为, 也不是一时的灵光闪现, 而是文人山水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内在要求。

或许我们不应该将它作为历史的总结, 而应该将其看作两种美学倾向与风格特征的概括。面对这样的纷争,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南北宗”画论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是针对当时的山水画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而发出的声音, 带有现实的批评意识。无论是淡泊名利、以画寄情的精神, 还是以书入画、追求自然的创作技法, 都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指明了路径。我想, 它不仅是一种绘画理论, 更是对绘画史的一种建构。

我们应当将“南北宗”画论放入它所涉及的那些历史情形中去讨论, 探讨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分宗说的提出, 与其说是现实的需要, 不如说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此外, 从董其昌的个人经历来看, 虽然南宗文人画中包含着一种逃避现实、阴柔萎靡的气质, 但他的绘画理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理论。

对于董其昌和“南北宗”画论, 我们要从绘画的发展历史去看。但“南北宗”画论并不就是绘画史本身, 作为一种理论, 它是有显著倾向性的, 它是基于自身的倾向性对绘画史的一种解读。所以, 不能将它拿来与历史对照, 也不能因其某些论断与历史记载有所出入就进行偏执而冲动的批判。应正确评估这一理论与绘画史实的关系, 理性分析它建构画史的真正目的。

这一理论之所以影响深远, 必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值得我们潜下心去研究、发掘。它无所谓对错是非, 任何过誉之辞和过毁之论用在这里都是不恰当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理论, 我们才有了对画史认识的基础, 才能更加有效地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方式和改进方向上进行探索, 使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0)

相关推荐

  • 【天下艺术】国画:南北宗论

    董其昌在历史上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出生在上海松江,当时称为华亭.明万历十七年考取进士,后来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董其昌才华俊逸,好谈名理,博学多才,擅长书画鉴别.他在书法上,初学颜真卿,后改学虞世 ...

  • 小景,大年

    赵令穰,字大年.是北宋皇族,赵匡胤五世孙.曾居闲职光州防御使等,所以平时也不用奔忙公务,操劳生计,有空就坐下来吟诗作画,也算自在.其实宋朝赵家的艺术基因也着实强大,其后比较有名的像赵佶,赵伯驹赵伯骕兄 ...

  • 唐代绘画学术理论与《唐朝名画录》

    唐朝,这个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辉煌的时代,在绘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古代绘画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唐代绘画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即在于当时的画家能够面向现实,他们的取材,不但 ...

  • 于广杰:王树楠题画诗的生命忧思与文人趣味(下)

    三.文士趣味:王树楠的 "画史"意识与天真雅逸的绘画美学‍ 题画诗兴盛于唐,多摹写画境和画工苦心经营之意.至宋代而一变,清人赵翼即谓"六朝以来绝少题画诗.自杜少陵创为画松 ...

  • 山水与山水画

    文 / 万木春 内容摘要:山水画作为艺术而成立,首先是人们能够欣赏山水,其次是进而欣赏山水画的语言本身.我国发生"山水的觉醒"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的觉醒" ...

  • 论气韵生动和以形写神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论气韵生动和以形写神 作者:韩倚云 陈少梅诗书画院 摘要:通过研究古人文献,阐述了气韵生动的内涵,继而论述了气韵生动与形似的标准,以实现以形写神,得出结论: ...

  • 交通部回应货拉拉事件:新业态不能打创新旗号牺牲安全谋发展

    央视新闻2月25日消息,当日,交通运输部对近期货拉拉一女生跳车事件进行回应.交通运输部表示,无论是传统道路货运物流企业,还是依托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成长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抑或是涉足到物流领域的电子商务 ...

  •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有如下一段话: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伯驌,以至马.夏辈.南宗则 ...

  • 王士祯“神韵说”和董其昌“南北宗说”

    清代还存在着多种其他色彩的思潮.康熙时名重一时的文坛领袖王士祯(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在诗歌领域提倡"神韵说".其观点的主旨是:诗写景尚"清远",诗抒情贵&qu ...

  • 董其昌:戒色戒酒,好好练字,长命百岁!

    董其昌活了81岁,也算是高寿书法家了.在他的<画禅室随笔>中,罗列了十大养生秘诀. 01 戒贪色 历代养生家主张:"善养生者,必保其精."明代名医张景岳说:" ...

  • 董其昌山水小景

    董其昌<书画合璧山水小景> 高清大图 董其昌(1555-1636年) 晚明杰出的书画大家 字玄宰,号香光.思白 董其昌的书法布白疏朗 结体灵活,用笔则轻巧平滑 这些都体现了 其" ...

  • 董其昌《谢惠连雪赋》行草长卷欣赏

    <雪赋>是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所作的一篇赋.开篇写下雪之前寒云四起,气氛冷肃的场景.中间写雪景的一节.最后以几支咏雪之歌作为结束,引发出人生无常之感.此赋沿用了汉赋中假设主客的形式,从酝酿降 ...

  • 董其昌年少时书法不太好,他的《画禅室随笔...

    董其昌年少时书法不太好,他的<画禅室随笔>中有如下记载:十七岁时参加会考,松江知府衷贞吉在批阅其考卷时,按董其昌的文才本应名列第一,但嫌其考卷上字写得太差,就将第一改为第二,而将字写得比较 ...

  • 董其昌《法卫夫人楷书册》

    董其昌<法卫夫人楷书册>

  • 董其昌《方旸谷小传》墨迹欣赏

    董其昌<方旸谷小传>纸本金笺,墨迹.册页,每页高35厘米,宽21厘米.计43行,373字.为董其昌五十岁前后所书,用墨浸润灵滋,古淡生动.该卷为纸本金笺,与陈继儒行书<方旸谷像赞&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