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增持,观致能否憋出个“大招”来?

宝能的“控股SHOW”至此落幕。2019年,观致能否憋出个“大招”来?

记者|王小西

量子公司退出观致汽车和中国市场,看来正在进入实质性的操作。实际上,早在1月8日观致外方股东量子公司Kenon Holdings已经宣布,作为观致大股东的宝能集团以15.6亿元购入12%股份,宝能在观致的持股比例也增至63%。

不过,从宝能集团 2017年12月以66.3亿元收购了观致51%的股权、12月29日法人代表进行了更换,到现在这场“控股SHOW”落下帷幕,观致汽车在其运作一年后受关注度大不如从前。没有关注就没有热度,也是很无奈的事。

收购完成后,观致汽车的股权结构为宝能、奇瑞和Kenon Holdings分别持股63%、25%、12%。而宝能控股观致一年后,Kenon Holdings也正在逐渐撤出观致,最后观致将可能成为一家完全由宝能集团操作的汽车公司。而且,从Kenon Holdings的纽约股价就可以看出,2018年1月出手股份后,其股价冲到了18美元以上。经过一年的平稳运行,中间虽有回落,但是现在股价又重新回到了18美元左右。

相对而言,奇瑞的影响力仅限于双积分政策下的最低限度25%股份。从宝能集团的操作来看,奇瑞在观致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从“斑马系统”而不是“雄狮系统”在观致产品上的应用,到2018年8月,宝能汽车与博世中国就电动车系统技术、自动驾驶、车联网等签署联合开发战略协议,再到11月10日宝能汽车与斯洛伐克AeroMobil公司牵手,种种信息表明,观致汽车正在与奇瑞渐行渐远。

从宝能控股一年的成果来看,2017年全年观致汽车销量仅为1.5万辆,但2018年开始,其销量数据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根据乘联会数据,2018年观致汽车共销售62,045辆汽车,同比增加了314.8%。

然而,业绩的增加并不能让观致的品牌力得以恢复,在业内所受的关注度正在逐渐下降。就在去年11月底,其销售总经理蔡建军在入职8个月后辞职,然后“闪电”加盟江西的爱驰汽车。其后,销售工作由观致汽车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陈思英全面接管。终究事发突然,让业内对此事内幕遐想联翩。

而总销量中,宝能通过关联的汽车租赁公司“联动云”拿下了大约9.5万辆的订单,刨去这部分销量后,观致汽车在各个经销商走货的销量并不理想,12月份1247辆的业绩,显然让渠道的弱势和经销商压库相当严重的消息坐实了。所以,虽然观致汽车短期内凭借关联销量而业绩暴增,但是,业绩的“春药”却足以成为品牌发展的“毒药”。

真实的渠道销量没有改观,而一直处于亏损经营的观致,在2018年并没有得到好转。根据观致汽车股东Kenon Holdings的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观致在第三季度亏损增加到6.21亿元,2018前三季度观致的总亏损达到13.62亿,同比增加了123%。

就算根据非国际财务准则下(non-IFRS)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来测算的话,剔除净财务成本、折旧以及无形资产摊销等因素,观致三季度亏损可以缩小至5.21亿。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观致连续第31个季度亏损,也是观致自2014年正式开始销售汽车以来的连续第16个季度亏损。

这样的亏损宝能能够承受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从整个2018年观致没有推出什么全新产品,销售方面只有一款观致5 SUV主打来看,观致的情况相当不乐观。虽然在去年国庆节前夕的沟通会上,就像记者文章《观致汽车,是复苏还是“活下去”?》中所提到的,观致汽车再次强调,计划至2022年推出多达26款新车型,包括18款传统燃油车和8款新能源汽车,覆盖轿车、SUV以及MPV三大领域,但是“雷声不大雨点也小”,之后观致再次陷入沉寂状态。

去年,宝能集团在观致汽车经销商大会上曾宣布过,从2018年开始,宝能将每年投入10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车研发,连续投入5年。此外,2018年北京车展时观致也提出未来十年的战略发展规划——MILE计划,涵盖多功能化(Multi-functional)、高智能化(Intelligent)、新材料化(Light-weighting)、新能源化(Electrific)四个发展方向。

现在看来,何时能让外界看到宝能“赋能”下的研发成果和计划落地,目前似乎还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2018年的大转折,已经让所有品牌噤若寒蝉,那么,2019年来临之际,观致能否憋出个“大招”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