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体育老师的绘本梦:请警惕那些“看上去很容易”的事儿
来访者陈静(化名)若干年前毕业于体育专业,本科学历,毕业后在一所公立中学做体育老师,这一做就是好多年。
这位陈老师找我咨询,就是想让我帮她把把脉,看今后她能往哪个方向发展。
陈老师性情爽朗,几个回合的谈话下来,她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工作时间不够自由。
陈老师的女儿今年两岁半,很快就要上幼儿园了,陈老师希望能在家多陪陪孩子。
二是薪资方面的涨幅不够理想。
嗯,估计全天下所有的打工族,都有这个苦恼。
三是职业诉求发生了变化。
生孩子之前,陈老师觉得当个老师挺好哒,毕竟收入稳定又是自己的专业。
但生了孩子之后,陈老师就觉得不是这么一回事儿了。
毕竟,陈老师上了这么多年的班,说实在的也有些厌倦了,出现了传说中的“职业倦怠”。
要知道,干一行厌一行,才是很多从业者真实的状态。
当了妈之后的陈老师每天晚上都给女儿念绘本,她觉得虽然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读绘本这件事儿倒也简单,自己完全可以胜任,就想未来往这个领域发展。
从我这些年接触的职业咨询案例来看,陈老师的梦想还算有现实依据的,好歹人家陪孩子读过绘本。
更多的情况是,很多人在自己对另一件事情没有探索也没有尝试的前提下,就一头热地想要往那个行业挤。
来访者小婷(化名)是中文系毕业的,她找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看很多大号的文章不过如此,写出来的道理我都懂,并没觉得有多么厉害。”
我告诉她,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
我对小婷说,你觉得写文章写起来很简单,那是因为“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或者说这只是“你的感觉”而已。
不信?
你从今天开始注册一个公众号,然后每天更新一篇文章,不说2000多字吧,你在最开始只要保持每篇1000字以上即可,这件事情你要雷打不动每天坚持,你可以试试看,自己到底能坚持多久?
如果文章没有几个阅读量,你还会坚持下去吗?
如果文章没人喜欢没人评论,你还会坚持下去吗?
如果坚持了大半年,你后台的粉丝始终停留在两位数,你还会坚持下去吗?如果写了大半年之后的某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快要不知道写什么了,你还会坚持下去吗?
......
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对别人发自内心地敬佩和欣赏?
就在于你当真投入去做了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自己与对方的功力到底差了几成,那个时候你才会对一件事情升起敬畏之心,你才会对这个领域冒出头的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如果不去做,你永远都不会认识到,自己在这个领域到底是有多菜!
这几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言不合就要去做心理咨询这类职业呢?问题在于他们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甚至基础非常薄弱。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玄妙之处就在于,这些事儿看起来好像人人都可以做啊!
这里面就有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大坑了:既然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么别人也是这样的认为的,于是这些大家能想到的领域,早已人满为患了,竞争之激烈,远远超过你我的想象。
于是这年头,很多人都按耐不住纷纷尝试转型,有条件的搞点副业什么的,女人们纷纷开始学身心灵学写作,男人们纷纷开始投资做餐饮。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1、越是看起来好做的领域,竞争往往越惨烈。
我以我自己为例。
我之前是个瑜伽爱好者,每天平均下来能练习一个小时就算很不错了,一年下来乐观估计也就300个小时。
而我的瑜伽教练呢?
她是专业的,基本上自己练习加上代课的时间算在一起,每天用在瑜伽这件事情上的时间差不多得有10个小时,一个月下来就有300多小时了,而且人家从25岁开始就辞职专职学习,我和她的差距至少要在10年以上。
也就意味着,按照我现在的时间精力投入程度,我得赶个10年,也未必能赶上她的专业水平。
例如下叉,我现在下不了,估计10年后依然下不了。
因为很多事情,你想要达成一定的质变,必须有个量变的积累,而在这个部分里,科学的方法加上大量反复的练习,是不二的法门。
如果我真想成为瑜伽教练,首先,我就不能把精力放在做咨询写职场文上面了,我得取舍;
其次,我就要拜专业的老师,每天疯狂练习,最好保证每天10小时以上的练习,不断地强化身体及肌肉的记忆,很多动作自然而然就能做到了;
最后,成为瑜伽教练之后,我依然不能放松学习,我还要参加名师的工作坊,不断精进我的专业,而很多瑜伽大咖的工作坊,一期动辄好几万......
等于我每天代课赚取的辛苦费,在前几年基本不会产生收益,而是要不断投入到学习和进修当中。
唯有做到了前面几点,我才可能吃上瑜伽老师这碗饭。
2、竞争越惨烈的领域,比的就是谁更专业。
这里的“专业”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
1)、对行业规则及玩法的把握,说白了,就是对套路的了解程度。
比方说明星开饭店,肯定要先做个市场调查,看看一碗面市场价格大约是多少,你定价可以定高一点,但必须要给消费者一个可以接受的高价理由。
2)、想多赚钱,至少具备三个要素
比如你开家面馆,你可以说这碗面配方独一无二,有多少味养生药材入面,并引经据典,告诉消费者吃了这碗面,能获得怎样的益处,最好会有些看得见的效果,例如吃了几次能祛痘这种。
于是,这就成为了一碗“治病神面”,别说三十四元了,估计三四百元也有人愿意吃,毕竟在生老病死等大事面前,钱真的是小事儿,不过你必须要保证效果,否则就涉嫌“虚假广告”嫌疑,搞不好要吃官司。
发现没有?
想比别人多赚点儿钱,你得:首先有核心竞争力(独一无二的养生配方),其次得有及时的效果与反馈(比如吃了三次,痘痘真不见了),才会渐渐积累口碑;最后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万一没把人吃好,可能会惹上官司)。
3)、如果遵守规则,则需要从市场定位等一系列工作做起,丝毫不能不专业。
在很多行业,靠什么吸引回头客?
要么就是同样质量比价格,要么就是同等价格论质量。
而很多真心不是可以速成的。
如果自己不够专业,那就花钱。
花钱是最好的捷径。
例如,如果你要涉足餐饮,最好请专业咨询公司给餐饮店做战略定位,提供指导建议;请职业经理人专业打点日常经营事务;重金聘用专业厨师,在火锅的口感上多下功夫,等等。
巴菲特老先生有个重要的投资原则,即,不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做投资。
我觉得放在职业发展与转型上也同样适用。
正如前面的分析,一个全新的领域,首先你要取舍,其次你要投入,最后要有一定的基础,起码在开始几年没有任何收益的情况下能养活自己。
所以有句俗话,叫“转行穷三年”。
对于那位体育老师而言,如果选择绘本领域,意味着前期体育方面的积累全部清零,问题在于,她既不具备当绘本老师的资格(除非重新读研考上全日制相关专业研究生),又从来没有这个行业的任何经验,一切都在脑海中想象。
所以如果转行,意味着下一个十年二十年的重新积累。
当然,还有第三条路。
如果她能转变认知,例如不去要求陪伴孩子的具体时间,而是提高陪伴质量;
如果她能明确要求,例如眼下最首要的是多赚钱;
-关于作者-
✎
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被评为2018年度经管类十大好书。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crystal_words),新浪微博@赵晓璃,抖音@职场作家赵晓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