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 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十一):康巴人生礼俗
王怀林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2000年10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版,2010年4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版。经作者授权,“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及“四川地方志”网自4月23日起连载,以飨读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2004年8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版书影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
男人是冷峻的高山 女人是金银的宝库——康巴人生礼俗 横断山脉的雪山峡谷,不仅塑造了高山般菱角分明的康巴汉子和溪水般柔情万种的康巴女人,也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现在让我们摘取其中几个片段:礼仪 在松赞干布时期规定的“神教十善法”就规定:不许杀生造罪;不能偷抢大于针线的财物;不能淫邪;不许谎言;不许挑拨人和;不可恶言咒骂;不许散布流言;禁止贪欲;禁害人心;不做违背因果之事等。长期的宗教熏陶培养,使得藏族成为一个十分注意道德修持和礼仪的民族。藏族人民十分热情好客,你到西藏,虽然素不相识,随便进入那一家百姓家里,他都会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直到你离开(笔者到许多藏族朋友家做客,家里经常都有长期寄宿的亲戚或客人)。
热情好客的藏族人追求高雅和整洁的藏族人民,在屋内禁止吐痰和放屁(尤其在客人面前)。取水要用水瓢,喝茶不能将茶伸入锅上。客人吃饭时,主妇不能扫地或洗碗。睡觉时,除主人家里年老的长辈外,任何人不能睡于客人之先。早上起床后,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向客人问安。客人要离开,要先将他的马鞍备好或为其收拾行囊,并送到园外或村外,目送客人走远。敬老爱幼是藏族人民的一大特点。对家里的老人,要特别照顾好,对和睦的、特别爱戴老人的家庭,受到全村或外村人的称赞。家庭主妇在倒茶、舀饭、上菜、分食物时,第一个要给老人,并且要双手端上。家有重大事情,要先和老人商量。各种场合,特别讲究长幼有序,依次就坐。他们非常喜爱年幼的小孩,且不论男女,没有贫富贵贱之分。
热情好客的藏族人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无论是婚丧嫁娶,迎来送往,还是求神拜佛,都以这种简洁、文明和高雅的礼物表达自己的感情。哈达是一种生丝或丝绸制品,上品哈达上面织有莲花、宝瓶、伞盖和海螺等隐花图案。其长短也不一,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一般为白色,象征纯洁和吉利。此外还有蓝红绿黄等彩色,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使用,如黄色的献给高僧以示珍贵。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要用双手捧上,高举平肩,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对方要恭敬地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要双手举过头,身体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或长辈也可以将别人献的当场回赠,这时受赠者要倾身前迎让对方套在颈上;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直接系在他们的颈上。
哈达在不同情况下代表不同的含义:佳节之时,人们互赠哈达,表示祝贺节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意味着祝愿新人恩爱如山;迎送客人时赠献,表示一片虔诚和祝愿;葬礼上献上,则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亲属的安慰之情。关于哈达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路过西藏时,向当地部落首领献上丝绸,使当地人认为这是中原的礼节,以此流传开来;一说是八思巴会见元世祖时带回的礼物,十分珍惜,慢慢就作为礼品相沿成习;还有说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来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进入藏族同胞家里,很快就有一碗浓香可口的酥油茶送到你面前,殷勤的女主人始终恭敬地站在你旁边,不断地为你斟茶,以保证你的茶碗永远是满的,使你倍感温暖。但如果你已经喝得差不多,不必将茶碗喝干便不动它,走时连喝几口,留下一点以示礼貌,否则热情的主人会一直为你斟茶不绝的。在康区,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酥油是几乎每个藏民家庭的必备之物,除了用清茶、酥油和盐制作的每日不离的酥油茶外,还可以用它炸果子,做人生果等。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它。实际上糌粑就是青稞炒面,吃时,在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入一些茶水,添上青稞面,用手搅拌,拌匀成团即可食用。由于糌粑携带方便,营养价值高,配合酥油茶、酸奶子和他们喜爱的风干牛肉一起食用,既富营养又十分方便和科学。藏族男女老少大多爱喝酒,许多人的帐房或家里用青稞酿成的青稞酒坛子往往都随时满着。近年内陆的啤酒传入后,由于高原干燥,藏族人民也十分喜欢饮用,往往喝酒以箱计。由于法国传教士的影响,他们带来的葡萄酒酿制工艺一直流传下来,在今天的迪庆、昌都等地,当地人用山上野生葡萄酿造的葡萄酒,十分美味美味可口。
藏民自制青稞酒藏族同胞不仅自己喜欢喝酒,也喜欢用酒招待客人。在康区,流行一种对尊贵客人“松追下打”(意为三口一杯)的喝酒方式,客人先喝一口,主人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添满后一次干掉。如果你实在不能喝,可用无名指蘸点酒向外弹三下,以示向天地、神灵和朋友表示敬意。有酒便有歌,酒助歌兴,歌由酒生,豪迈的康巴人用酒歌抒发着他们对朋友的真挚友谊和自己浓烈的感情。在康区,唱祝酒歌主人可以不喝,而被敬的客人是要喝的,有时在优美的歌声和浓厚的情谊里,客人在不知不觉中便醉倒了,于是主人客人皆大欢喜。酒后的人们往往伴以藏族舞蹈,于是气氛更为热烈,外地特别是汉族的客人难得有此放松和开怀的经历,这美好的夜晚往往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藏族的祝酒歌十分丰富和动人,请听这首在康区广为流传的《清满酒歌》吧,叫人如何能不醉呢?春雨要下透,朋友请喝够。美酒融进我的情,双手高高举过头。酒歌唱得月儿圆,云雀飞来不想走。哈达连着我的心,情与天地共长久。啊——拉里耶塞啊——拉里耶塞生育 由于生育手段落后,过去人们对生育现象感到很神秘,加之对生育中的异常问题难以处理,因此形成许多生育禁忌。如孕妇忌讳看到或接触怀胎的母马和死尸,否则易流产;忌讳搬动梯子、石磨和铁器等沉重的东西,以免难产;忌讳与丈夫同房,以免婴儿呆傻;忌讳吃生肉、喝很烫和很冷的水,担心影响正在转世的婴儿;忌讳吃辣椒、兔子肉和幼牛的肉;忌讳在家分娩,怕霉气冲走神灵,必须在牛羊圈中分娩并用山羊皮包裹,这样才生得顺利并像山羊一样健康长寿;忌讳分娩时丈夫在场,否则婴儿羞怯不愿出来;产妇生孩子被认为“脏”,男子便不再登产妇的门,有产妇的人家也要在门上拴一条红布条,既告诫别人不得登门,也有驱邪作用;胎盘和脐带要埋在牛圈角上,不能出寨门,否则天神看见动怒;产妇生下孩子后,要将房门关上,以免神灵将产妇的奶水带走……孩子生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请喇嘛取名。康巴藏族的名字一般房名或其它特征加人名组成。其人名一般取其吉祥的词汇,如男性叫尼玛(太阳),彭措(拥有一切)、次仁(长寿);女性叫达娃(月亮)、卓玛(仙女)、南卡(天上的)等;其房名有根据房屋的方位的,如帕卡(河对岸),阿多(上方);也有根据房屋所在地的地名取名的,如党项中的党就是地名;还有布(小男孩)等特征词;也有给小孩取贱名以保其易于养育的。对人名的称呼卫藏和康区也有区别,卫藏一般将名字的第一和第三字连称,以示亲切,而康区熟悉的人可将前后两字分开称呼,如彭措次仁,卫藏称彭次,康区可称彭措,也可称次仁。
清朝和赵尔丰改土归流后,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一些邻近汉地的地方也有不少取汉姓的,如果洛(放牧)就依谐音改姓郭,格纽改姓刘的,沿袭下来就成了姓。康巴人成人较早。小孩长到9岁左右,有的地方要给小孩举行成年礼,即在每年祭祀山神时,将孩子带到煨桑烟的地方,在喇嘛念经后,由孩子从大人手中庄严地接过火种点燃柏树枝丫,当桑烟升起,仪式就算完成。从此后,他就可以参加大人的活动了。婚姻 康巴男女恋爱的季节早早地来到了。由于地域差异,有的地方恋爱期间的性关系比较开放,甚至同居期间,另外结交异性朋友也不会受到责怪,但有的地方如三岩等地却十分严格。过去康区男孩长到18岁,女孩长到16岁,就可以谈婚论嫁了。无论贵族还是贫民,普遍存在以下婚姻形式。一是较为普遍的女嫁男形式。一般是男方家庭根据门当户对的原则选择姑娘,然后由男方父母向女方家提亲。或者男女双方私下恋爱上了,再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提亲。如女方家同意,便请喇嘛为双方卜卦,如命相认为将来相处和睦,则卜定婚期。然后由男方向女方及亲戚送礼,礼物不多,除必不可少的哈达外,可以送些肉和酒。在婚礼之日,由男方的兄弟或亲戚迎亲。在男方家里,男女对左,由男女方的德高望重的长者训诫后即算成婚。但多数地方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正式的婚姻,女方也往往不将陪奁带过去,一般要等几年后,双方确有感情或生下小孩后,女方家方才将陪奁送过去,这样婚姻方才固定下来。女方的陪奁较重,除生活用具外,还有牛羊等牲畜。前者差不多等于试婚。
二是男嫁女。这是一种招赘婚俗,至今也较多。男子上门如同汉区女子出嫁,是十分自然的事,不认为有失男子的体面。招赘婚礼和娶媳妇差不多,只是角色颠倒过来,从请喇嘛到承办婚宴都由女方负责。男子的“陪奁”一般为铜或铁锅一口,还有水瓢、弯刀等生活用具,而且也不一次送完,以示“观察”和考验。三是一夫多妻在历史上是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内容和其它地方以男子为中心、在一个家庭中拥有几个妻子的一夫多妻不一样,严格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妇女合伙拥有一个丈夫,女人仍是家庭的中心。妇女们都各自有自己的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源是独立的,不需丈夫供给,男子只是确立众多妻子中的一个家为基本落脚点。丈夫除了对妻子所生子女供给衣服外,不负担生活费用。
水洛旭米藏族一夫多妻贫民中实行这种婚姻,在贵族和土司中也如此, 土司和头人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除了自己官寨中有妻室外,还给临近的丧夫的土妇上门为婿,但却不影响土妇行使自己的土司权利。这种婚姻形式主要是为了不让原有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保证维持家庭的生活来源,另一方面,也是保证家庭的房名能够时代延续,不至于因为家庭无男子使女子出嫁造成房名和家族的消亡。还有一种重要的一妻多夫婚姻,后文还当详述。葬仪 藏族形成之前,在青藏高原这块大地上葬俗也是多种多样的。吐蕃时代一般流行土葬,今天山南雅隆河谷的雄伟藏王陵足以证明。在羌人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大规模南迁以前,整个西部游牧走廊曾大范围地流行过石棺葬。后来羌人把他们的火葬习俗带到今日的康区。其中从石棺葬时代流传下来的二次葬在个别地方还存在,比如东女国和当今的三岩地区。或许是羌人的遗风,或许是自然环境的作用,但更有可能的是佛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今天西藏以天葬为主,兼有塔葬、火葬、水葬、土葬的葬式。以上方式和其他西藏大同小异,此不赘述。以下介绍康区特有的几种:雪葬:在今昌都左贡一带以前有雪葬的习俗。这种葬法一般在家族内部实行,认为是最高级的葬法。家族中如果死了高僧或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人请喇嘛举行超度仪式并秘密占卜确定出葬日。在非常保密的情况下,把尸体和随葬品埋葬于终年不化的雪山或冰山上。认为只要保着死者身躯和随葬品,家族的运气和财源就会永远不断。每年吉日,家族成员到山脚下祭祀,祈祷。墙葬:在三岩地区,对年寿高,德高望重,在帕措中又很有威望的老人去世后一般不出葬,把老人的尸体看作财源和运气的象征,为保着运气不外溢,用盐水搽洗老人的尸体,五官用酥油堵塞,请喇嘛诵经祈祷、超度后,将尸体坐姿装入木箱或陶罐中,封口,在顶楼的墙边掏出地方放好封存,将其作为吉祥和运气的标志来保存。如果连年风调雨顺,则选择吉日进行火葬或水葬。合葬:三岩地区部分人家有人去世后,将死者尸体坐姿捆好放于木箱内存放,待有其他人死亡后,便请喇嘛择吉日将他们一起火葬,然后将骨灰撒入河中或放进高山深洞。估计是亲人不愿让其孤单上路之意。此外,在三岩地区还有二次葬的习俗,上文已述。藏人葬俗以天葬为主,但卫藏地区一般有专门的天葬师,而近几十年来在昌都等地天葬师的工作则由死者的亲戚或朋友帮忙承担。据说该传统最先由昌都强巴林寺的活佛身体力行提倡而来。笔者曾参加过天葬活动:朋友们在处理尸体时,主要出于友情和帮忙,并无其它心理负担,可见文化观念对人的行为影响是多么巨大。
生命犹如沙瓶中的沙子,每时每刻都有沙子漏下来,你对它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有哲学家说过:死亡比生命更重要,生命是肤浅的、琐碎的,死亡才使你更加深刻。生命是走向死亡的旅程,死亡存在着,且无时无刻不在死亡,正因如此,人们才倍加关注生命。有了对死亡的热切关注,才使生命得以展示和延续。天葬习俗使我们一方面感悟和认识到人活着精神生活的重要——死后没有了精神就只剩一个作为物质的皮囊存在,促使人更加珍惜有限的生命和使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另一方面这种丧葬方式不留完尸误后人,一魄直上云天外,回归自然,回报自然,有利人与环境的的天长地久、和谐相处,远非外人认为的那样不可理喻。
【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一)【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二)【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三)【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四)【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五)【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 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六)从卡罗山到江孜——英勇无畏的抗英主力【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 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七):朗色林扎仓——在拉萨的康巴人【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 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八):三岩 ——最后的“帕措”【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 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九):朝圣部落——藏族“吉普赛人”的故事【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 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十):邦达昌——康巴商人走四方来源:《寻找康巴》(王怀林著),2000年10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版,2010年4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版